02.27 廣義貨幣M2超過200萬億,意味著什麼?對普通老百姓有什麼影響?

據有關消息瞭解,近期關於廣義貨幣M2超過200萬億的熱點,成為了市場關注的一道聚點。不過對於此事的發展,並無過度的“妖魔化”貨幣供應量。實際上,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增速,在近些年來已經是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這也是和我國的經濟發展階段是相匹配的。

廣義貨幣M2超過200萬億,意味著什麼?對普通老百姓有什麼影響?

以下為2010年-2018年關於M2增速情況統計:

單從數據方面來看,2010年的M2增速是高達19.7%,直到2016年的M2增速,也都是達到兩位數的。但是在2017年之後,M2增速突然下降到8.1%,2018年的M2仍保持在8.1%,到了2019年因為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 M2的增速出現了有所回升的情況,M2提高至了8.7%。

但從最新的數據來分析,M2的1月份餘額雖然已經超過200萬億,但是和同比對比增幅為8.4%,增速仍然是處於下降的狀態。不過經過前些年的貨幣持續性超發,現在貨幣的發行增速已經持續低於10%,這樣的發展情況實際上和我國現階段,關於經濟轉向高質量的增長方式還是相呼應的。

M2超過200萬億意味著什麼?會給普通老百姓帶來什麼影響?這些問題也一直是市民們所關注的話題。關於這些問題我們可從以下三方面開始看待:

1)廣義貨幣M2超過200萬億,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體量太大,而絕對值主要是在前些年開始增發的。前些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對貨幣的需求量比較大,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貨幣超發。

2)M2的增速,從2017年開始就已經有著明顯的下降,貨幣的超發也推動著我國的房價,讓房地產行業出現價格大漲,那些年在房價大漲之下,有多少人陷入“買不起房”的實況?不過,在貨幣發行量增速下降之後,這個因素對房價的推升效應便開始降低,房地產行業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持續上漲,也將進入到橫盤階段,但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分化。

3)如果貨幣持續超發的話,是不利於幣值的穩定性發展,也會帶來比較明顯的通貨膨脹,未來的M2的增速可能會長期低於10%。不過,由於國債的發行量可能會加大,所以這個是有利於人民幣長期的穩定性走強,同時也有利於物價、更有利於老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保持。

所以,總體方面來分析M2突破200萬億,這是一個長期貨幣的發行結果,和我國的經濟增長相適應,未來貨幣發行的增速也會保持溫和狀態,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也將從貨幣超發、依賴固定資產投資的領域,逐漸轉向科技創新、和消費升級驅動的新模式發展,未來也將會走向更高質量的增長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