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意大利新增病例佈滿全境,並不斷向歐盟蔓延,目前情況怎麼樣了?

姬夢塵


意大利的疫情情況挺嚴重的,現在除了米蘭所在的大區之外,其他的區域都存在病例了。

昨天一天時間,意大利新增250個病例,這個增加的速度是很快的。

現在意大利也屬於重災區。從報道上看,意大利的民眾很多還是不戴口罩,有的人想戴,但是買不到口罩,這種情況會加劇疫情的蔓延的。

意大利學著中國封城,這已經充分說明了情況有多麼嚴重。


薈聚影視經典


上圖:意大利疫情街道管控


653例新冠累計確診患者是意大利目前的疫情數據,疫情死亡患者達17例,出院45例,此時意大利疫情已經蔓延到了境內13個大區,封城已達12座,意大利的“火神山”醫院正在加緊建設。這些數據對只有6043萬人口的意大利來說疫情還是挺嚴重的;致此意大利也成為了歐洲新冠確診最多的國家,也是因疫情嚴重使意大利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上圖:疫情管控

據意大利媒體消息,意大利最嚴重的疫情災區是倫巴地大區,而引發此地區疫情危機的原因是這個地區的醫護人員在處理“第一號患者”引發了操作失誤,從而使這個“第一號病人”傳染給了13個人。也就是說傳染給這13個人後,意大利疫情開始向境外傳播。而且這一醫院操作失誤意大利總理已經確認。

上圖:超市貨架大部分掃空

據英國BBC報道的消息,意大利的疫情已經蔓延到三個洲和多個國家,分別是拉丁美洲,歐洲,非洲,被疫情蔓延的國家有巴西,西班牙,奧地利,阿爾及利亞等等,這些感染者大都是在意大利旅行回國的,回國後與人形成了交叉感染,所以後續歐洲,非洲,拉丁美洲都有可能續增加病例患者;今天消息歐洲的北愛爾蘭和荷蘭都出現了首位病例。加上上述北愛爾蘭和荷蘭新冠疫情已經在歐洲14個國家蔓延,法國18例,英國15例;德國48例,俄羅斯5例,瑞士9例,瑞典2例,西班牙25例;希臘3例,奧地利3利,克羅地亞3例,馬其頓1例,意大利653例。這是目前歐洲疫情的累計確診情況。


上圖:意大利超市的一位老爺爺說,二戰時也沒這樣掃空超市的


牛頭馬面兩鬼


意大利新増病例如此迅猛,主要原因應該從他們身上去尋找。其原因在於: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在華人身上,對身邊的華人保持著距離和警惕。而意大利人之間卻沒有這種警惕性,所以火已經燒到了他們的眉毛還不以為然,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慢半拍,有時候真為他們的行為感到不安……

華人在意大利雖然生活的很艱辛,但是大家對這場疫情都有高度重視和防範意識。比如十分注重自身衛生,還有隻要是從中國回來,每個人都主動隔離二個星期,而且是共守諾言,毫不打折扣。我有個親戚在普拉託布衣工廠工作,從中國回意大利有三個工人,一時間找不到隔離居住房,他們就將工廠生產停下,作為隔離居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華人在意大利很遵守規則,特別是在國家有難的時候,都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意大利人就不一樣了,他們自私自利,髒亂差的環境讓人窒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是意大利人的真實寫照。所以慢半拍的生活習慣與疫情的迅速蔓延又分不開的聯繫…


鄭乙生3775821518


這個問題暫時沒有正確回答最新消息,意大利承認用錯試紙了,沒錯,意呆利什麼都可能發生,可能接近400個人因為試紙用錯了而誤診 實際確診新冠或只有190例,一切結果明天才知道[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那麼到底錯沒錯呢,……




三隻毛流浪記


形勢嚴峻,光中國自己打贏疫情狙擊戰沒用啊,國外也不重視,世界的人來回折騰走動,以免再次輸入中國,主要不好控制是潛伏期沒有症狀,以量體溫去證明有沒有新冠病毒肺炎那是不準的 。

所以全國人民不能放鬆,繼續提高警惕,還是少出門,聚集,國家最好把疫情國家通道關閉,不是歧視,是為了全世界人民安全著想,如果不這樣做,每一個國家都有,沒完沒了。

2008年全球危機時期,就是我們國家自己拉動內需,過緊日子,頂住了經濟風暴,還迅速崛起,也救了很多國家。

沒有生命安全保障,全民怎麼能幹好工作。


縱觀世界奇聞


截止目前為止,意大利感染人數已經達到650例

意大利政府對此事態度,雖然表面上封城採取措施,然而意大利科學家和衛生局都建議民眾不要戴口罩,更可怕都是還有針對戴口罩華人的歧視和暴力事件,二月份以來意大利已經出現多起針對華人的暴力事件。

意大利本地人完全是那種不慌的態度,甚至人口密集的區域,戴口罩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對意大利疫情保持不樂觀態度,感染者逐步攀升,人民防疫意識薄弱,意政府無能


安百立


那意甲的球隊去法國比賽,是不是會限制球迷觀看呢?


用戶83903916492


這種可能性很大,歐洲國家的政府對社會控制力較弱,老百姓民權太強。


地澳法律諮詢調查策劃


要重視啊!


yes主1


目前來看對西班牙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基本上西班牙的病人都是去過意大利的,歐盟沒有國界,又都不帶口罩,這要傳染起來太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