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劉禪投降以後,關羽一家慘遭滅門,但是為何張飛後代卻平安無事?

亞亞X


關羽滅門的種子,其實埋在關羽最後的高光時刻。在《三國志·蜀書》關羽的傳記中順帶提了一句,關羽水淹七軍後,殺了魏國將軍龐德。而在《三國志·魏書》龐德傳記中,記載更為詳細——

在樊城之戰中,龐德與關羽大戰,甚至射中了關羽的面額。水淹七軍後,龐德奮戰到最後。應該說,關羽是很大氣的,對龐德惺惺相惜,並沒有記恨一箭之仇,反而勸說龐德歸降,讓他做將軍。但龐德破口大罵,關羽只能將他斬首。

應該說,關羽的胸懷是廣闊的,龐德的氣節是可嘉的,兩人的做法都無可厚非,值得稱道。壞就壞在,龐德生了個小心眼的兒子——龐會。

《三國志》本身沒有提關羽滅門之事,其記載見於裴松之所加的註解:“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而裴松之所引的,是晉朝史學家王隱所寫的《蜀記》,這是一本明顯的抑蜀揚魏之書,所以關羽滅門之事未必就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麼關羽和龐德的戰鬥是光明磊落的,龐會的行為無疑顯得齷齪卑鄙。

關於張飛後代平安無事,有說法稱是因為張飛娶了曹操的侄女。這樣的說法是荒謬的,因為滅蜀時,已經是曹魏後期,司馬氏已掌握實權,張飛和曹操那一點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不存在的遠親關係,並不能改變大局。

另外,在滅蜀時,並沒有發生對投降者的大肆屠殺,可見張飛並非特殊的一個,而是主流中的一員。由此更可見,如果龐會滅關羽一族,也僅僅是個人的洩憤行為,只與私怨有關,而與魏國的政策無關。


史小煮


劉禪投降,對於全國統一是大幸,對於成都百姓是大幸,對於關羽個人來說是大不幸。

關羽死於公元220年,劉禪投降於43年之後,也就是公元263年,雖然時間久遠了,但關羽生前的一次結怨,最終導致家族被滅。


關羽結了什麼怨呢?他殺了龐德。

龐德大戰關羽,曾經搞得聲勢很大,他特意打造了一口棺材,命士兵抬棺上戰場,準備與關羽打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且龐德出征之前,特意指了指兒子龐會,對妻子說:“假如我死了,兒子定能替我報仇!”

這句話在龐會幼小的心裡播下了仇恨的種子!

四十年後,龐會隨鍾會、鄧艾攻擊蜀國,劉禪打開城門投降之後,龐會不搶錢,不搶美女,也不搶糧食,只見他帶著一幫士兵餓狼似的衝進了關羽的家中,不問老幼,一個不留。


讀者讀到此處,唏噓不已,關羽和龐德並無血海深仇,二人各為其主,各安其命。龐德被抓之後,關羽苦口婆心勸其投降,但龐德毫不領情,居然破口大罵,關羽無奈才將其斬殺。

龐德死了之後,關羽敬重其為人,還為其厚葬,這已算是仁至義盡了,龐會殺盡關羽後人替父報仇,真是太殘忍太無道太喪心病狂了!

相比之下,張飛的後人幸運的多了,無一遭到迫害,這是為何呢?

因為張飛“後臺很硬”!張飛的後臺不是劉備,而是他的老婆夏侯氏。

夏侯氏是夏侯淵的親侄女,當夏侯氏長到十三四歲的時候,有一天出城拾柴,結果被張飛搶走了,當得知懷裡的是夏侯家的女人時,張飛大喜,於是娶了她,後來生下了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劉禪當皇后。


夏侯霸投降蜀漢之後,張飛指了指身邊的孩子說:“這是夏侯家的後代!”

有了這層關係,所以蜀漢滅亡之時,張飛後人免遭大禍。


一半秋色


關羽在成都的後人是否被人滅門,還是有爭議的,況且就算真的被人滅門,也是私人行為,非魏軍公共行為,而這裡稱為關羽一家也是不妥的,是能算關羽後人,而且這不是關羽唯一的後人。

關羽有兩個兒子,長子叫關平,次子叫關興,關羽被殺的時候是60歲,長子關平同關羽一起被殺,當時是43歲,長子關平的後人,沒有留在成都,而是隨關羽一起住在荊州。



根據地方誌記載,關羽與長子關平被殺後,東吳的呂蒙攻下南郡後,關平在荊州的妻子和兒子關樾躲藏起來了,隱姓埋名,直到晉朝統一天下後,才恢復原姓,這是關羽長子的一支後裔,一直活了下去。

關羽次子關興在成都為官,官至侍中,但英年早逝,20多歲時就因病去世了,關興有兩個兒子,長子關統,關統娶了公主為妻,但也是英年早逝,並且死時沒有兒子,次子關彝就是關羽留在成都的後人,也就是有可能在成都被龐德兒子龐會滅門的關羽後人。



龐會滅門關彝在正史中不見記載,只是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蜀記》中的記載,而更早時期且身為蜀人的陳壽都沒有采用這種說法,因此關羽後人被滅門是可疑的。

蜀漢皇帝劉禪投降後,魏軍中由於爭權奪利引發動亂,鄧艾被捕,鍾會聯合姜維準備造反,結果由於計劃不當,引起魏軍動亂,亂軍衝向鍾會官府,殺死鍾會和姜維,而且姜維一門都被魏軍殺害,由於動亂,魏軍主帥鍾會被殺,鄧艾被囚後也被殺,魏軍無人約束,因此肆意妄為。



此次兵亂,很多人都被無辜殺害,除了鍾會與姜維是目標,其它人都是被無意冤殺的,如劉禪的太子劉璿被殺,左車騎將軍張翼、漢城護軍蔣斌(蔣琬長子)、太子僕蔣顯(蔣琬次子)等人都被殺害,很多魏軍也趁亂搶掠及公報私仇而殺人,如龐會殺關羽後人關彝家族。

再說下張飛的情況,張飛也是有兩個兒子 ,長子張苞,次子張紹。



張苞是張飛的長子,但也英年早逝,並且沒有留下兒子。張紹是張飛的次子,官至侍中、尚書僕射,並繼承了張飛的爵位西鄉侯爵位,鍾會之亂時,張紹也在成都,並且這是張飛唯一的後代了。

很幸運的是,鍾會之亂時,魏軍亂兵沒有殺害張紹,若一定要問為什麼沒有殺張紹,原因就是:張紹運氣好。



本來蜀漢投降後,是沒有這些動亂的,全是鍾會引起的,鍾會想背叛司馬昭,但他的手下卻不肯,結果因為謠言四處傳,導致了魏軍的兵變,兵變中魏軍亂兵殺了鍾會和姜維,之後魏軍沒有主帥約束,魏軍就開始肆意殺人搶掠,而且是隨機的,找到哪裡就殺到哪裡,並沒有列出一個名單,一個一個來殺人。

那些在亂軍中被殺的,要麼是運氣不好,要麼是與魏軍中某些人有仇恨,如太子劉璿、張翼及蔣琬的兩個兒子等人,張飛的次子運氣好,就沒有被殺,當然蜀漢也有不少人活了下來。



另外張飛本人與魏軍將領及其後人也沒有大的仇恨,而且張飛的老婆夏侯氏還是魏將夏侯淵的侄女,與魏國有一些淵源,而不像關羽在襄樊之戰中殺了龐德,擒了于禁,與魏軍部分將領產生仇恨,這也是關羽後人被滅門,而張飛後人活下來的原因之一。

當然了,如果關羽後人真的是被龐德兒子龐會所殺的話,也只能說明龐會公報私仇了,戰爭中的仇恨如果要拿到生活中來報,那無論如何也是不對的。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 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在三國的時候,三國分立,社會動盪,百姓的生活很艱難。因為三國的三股大勢力,如同美國的三權分立,美國有商量的餘地,但是嘛,三國時期,他們是誰也不服誰,都想稱霸天下。在他們打鬥的過程中間,我們最熟悉的還是劉備他們這一方的實力。其實劉禪是劉備的後代,他在為管理朝政時,很不上心,敵人打進來了,抵擋不住,就投降了。

劉禪在洛陽時,他過的十分的高興,在國家破亡時,沒有表現的多痛心,依然在朝政上不作為。當時劉禪想要投降的時候,很多人都勸他不要投降,更有甚者,他的兒子都用死來奉勸他不要做這樣的事情,但他從沒有聽取別人的意見,一意孤行,同時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心。

在劉禪投降了之後,關羽的一家最摻了。不僅關羽被殺之後,而且還連累著他的後代人們,敵人們把他的後代人都殘忍的殺死。有個原因是當年龐德被關羽殺了,但是讓我們想不到的是,關羽的後代人被龐德的後人給殺害了,這一切,也許在冥冥之中吧,也許是因為報應吧。

而張飛和魏國大將沒有仇恨,張飛的妻子還是魏國大將夏侯霸的堂妹,劉禪決定投降魏國時,還是派潐周和張飛的兒子張紹一起去送投降文書,所以張飛在蜀國滅亡後沒有受到災禍。


江水趣談


三國時的蜀漢,在劉備、諸葛亮、蔣琬等人相繼去世後,勢力日漸衰弱。特別是到了末期,劉禪寵幸宦官黃皓,導致蜀漢朝政混亂,大臣不睦。姜維為了避禍,被迫屯田沓中。曹魏政權的實際控制者司馬昭,看準時機,於263年,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人兵分三路伐蜀,展開了魏滅蜀之戰。

姜維率軍且戰且退,拒守劍閣天險,擋住了曹魏大軍。魏將鄧艾兵行險著,偷渡陰平小道,迫降了蜀漢江油守將馬邈,並在綿竹擊敗了前來阻擊的諸葛瞻,兵鋒直指成都。包括姜維,以及吳國援軍在內的多路軍隊,都在趕往成都的途中,劉禪本可以堅守成都,或者向東吳方向撤退。結果,劉禪在譙周的建議下,竟然開城投降。

魏蜀吳三國爭霸,魏國想要統一天下,在滅了蜀國之後,接著就要滅吳。魏國為了便於以後招降吳國君臣,所以,並未殺戮蜀漢大臣。蜀漢後主劉禪,也被封為了安樂公,上演了一出“樂不思蜀”的歷史大劇,被後世人恥笑了一千多年。

張飛生前娶了曹魏宗親夏侯淵的侄女為妻,共育有兩子兩女。

張飛的兩個女兒,全部嫁給了後主劉禪。其中,長女在劉禪為太子時,被納為太子妃,劉禪繼位後被立為皇后。張飛長女去世後,次女再嫁劉禪,並被立為皇后。蜀漢滅亡,張飛次女隨劉禪東遷,陪伴劉禪餘生。

張飛長子張苞早逝,留下一子張遵。綿竹之戰中,蜀軍兵敗,張遵戰殞,死於劉禪投降之前。張飛次子張紹,則在劉禪投降後,跟隨劉禪一起去了洛陽。估計因為張紹是劉禪小舅子的緣故,魏國冊封張紹為列侯,張飛的血脈得以延續。

關羽原本也是兒女雙全,根據史料的記載,至少有關平、關興兩子,另外還有一個女兒。關平跟隨關羽敗走麥城時,被吳軍所獲,一起被殺。而關興則深受諸葛亮器重,後來病逝。關興留下兩子關統和關彝。關統無子而終,關彝繼承了關羽的爵位。

蜀漢投降時,被滅門的應該就是關彝家族。之所以有此慘禍,就是因為關羽駐守荊州時的北伐。

關羽北伐曹魏,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聲名顯赫。當時的關羽可謂志得意滿,群盜爭相歸附,曹魏大將曹仁被圍困於襄樊,而曹操也被嚇到要遷都避禍。

關羽被滅族的禍根,正是此時埋下的。關羽俘虜了龐德,而龐德為曹魏大將,勇武過人,是不可多得的將才。關羽本可以將其暫時關押,或者送往成都,由劉備設法招降。可惜,關羽因為威震華夏的一時傲氣,將龐德給斬了。

龐德有一子名叫龐會,魏滅蜀之時,他跟隨鍾會、鄧艾作戰。據《蜀記》記載,劉禪投降後,龐會為了替父報仇,“盡滅關氏家”。這就是關羽一家,慘遭滅門的原因。而在古代,講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龐會殺關羽全家,也並未受到追究。

關羽一生忠義武勇,只可惜殺錯了一將,導致了滅門之禍。中國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正好印證了關羽的人生。


奕天讀歷史


劉禪投降後,關羽家慘遭滅門,張飛後人躲過一劫。其原因如下:

第一,張飛妻子是夏侯氏,夏侯淵從女。夏侯淵與曹操有姻親關係。張飛後人與曹家有親戚。



陳壽說:

夏侯、曹氏,世為婚姻,故惇、淵、仁、洪、休、尚、真等並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

夏侯淵是西漢太僕夏侯嬰之後,他夫人是曹操的妻妹。夏侯淵曾經代其曹操受罰。



夏侯氏一家與曹氏一家關係親密。夏侯淵,夏侯淳與曹洪,曹仁,曹休等人休慼與共,互相扶持,共建大業。

早年,因為戰亂,生活貧困,夏侯淵捨棄了幼子,養活亡弟孤女。這個孤女可能是夏侯氏。

夏侯氏被張飛搶走做了妻子。



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死後,《魏略》記載:〔故淵之初亡,飛妻請而葬之〕。張飛妻子安葬了夏侯淵。

張飛的後代,就是夏侯氏的後代,曹軍看在夏侯淵的面子上,也會善待張飛後人。



第二,張飛與曹軍沒有個人恩怨。不會報復張飛後人。

張飛外粗裡細,不逞一時之勇。當陽橋頭,張飛單人獨騎嚇退曹兵。張飛沒殺曹軍有名的大將,曹軍敬佩張飛的勇猛,再者他孫子張遵已經戰死,只剩下一個兒子張紹,也不會有什麼作為。因此魏帝封張紹為列侯。



第三,關羽沒有張飛的人脈,還與曹軍大將結仇。關羽後人被滅門,來自龐會替父報仇。

關羽出身低微,沒有張飛出身高。關羽為人傲慢,人脈不如張飛。劉禪投降後,沒人為關羽後人求情。



關羽一生斬殺18員大將,結了18次大仇。尤其是關羽水淹七軍後,生俘龐德。龐德以“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拒絕投降,關羽斬了龐德。

龐德的兒子龐會官至中尉將軍,封列侯。鄧艾伐蜀,龐會在軍中為將。



263年,鄧艾在綿竹大破諸葛瞻後,鍾會派遣龐會同胡烈、田續一起追擊姜維。 〔蜀破,盡滅關氏家。〕龐會率兵進入蜀國,將關羽一家滅門。

國破家亡,忠義關羽關二爺,其後代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不得不令人嘆息。

張飛的兒子雖然逃過一劫,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潤楊閬苑


前幾天看了一個小視頻,一輛寶馬把一對母子撞倒了。小男孩從地上爬起來,衝著寶馬就是兩腳,然後走向車門。男車主下來了,小男孩毫不畏懼,迎面就走向了車主。

小男孩大約不到十歲,像個小學生。

創作者留下了個問題,說是否考慮要生個男孩呢?

在微頭條也有種說法,說生兩個女孩幸福指數最高,生兩個男孩最低。

豹眼一向無意重男輕女,也一向主張弄璋勿喜,弄瓦勿悲。只是看到這個問題有一點感慨,順便多說幾句。

據《蜀記》記載,龐德的兒子龐會,跟隨鍾會、鄧艾討伐蜀國。蜀國被滅後,龐會把關羽全家給滅了。

儘管當時鄧艾已經下令,嚴禁掠殺民眾,但龐會還是報了殺父之仇。

關羽殺龐德沒有大錯,龐會殺關羽全家也沒大錯。各為其主、為父報仇,殺人都有很充分的理由。

雖說是冤冤相報何時了,但殺父之仇也能放得下,也太沒有血性了。

為何張飛後代平安無事呢?

張飛被張達、範疆所殺,他們跑到東吳去了。

張飛也有兒子張紹,不去東吳尋找殺父仇人,還等著張達、範疆再回來殺你全家嗎?

且不管關羽後代是否有生活在成都的,是否被龐會全部殺掉,龐會要殺關羽後人的原因就是關羽殺了龐德,純屬私人恩怨。

鄧艾有令,不得亂殺無辜,張飛沒有如此的仇人,魏軍也沒必要殺張飛後人全家。

劉禪投降,張飛之女貴為皇后,是重點看護的對象。張飛長子張苞早夭,次子張紹如果不反抗魏軍,自然就平安無事。

這事其實很簡單,沒有多少可說的。


豹眼看歷史


  劉禪,三國時期蜀漢第二個皇帝。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沒氣節的皇帝,公元263年,曹魏名將司馬昭一手策劃滅蜀之戰。而身為蜀漢代表的後主劉禪。不但沒有帶頭防禦反而遠賢臣、近小人。在劉禪投降後,關羽慘遭滅門,為何張飛後人無人敢動?只因一人!

  

  在關羽被呂蒙殺死後,他的嫡系勢力也都隨之一起消亡了,只有一個廖化跑回來了。且更關鍵的是,關羽一直鎮守荊州,幾乎從未踏入過西川。這就比不上張飛、趙雲等人了,這些人一直在西川,兩代以後已是盤根錯節了!

  

  與關羽相比,張飛的死似乎更令人遺憾。而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張飛有嗜酒這一惡習,且每次醉酒就鞭撻士卒。最終,士卒不堪忍受,被一個因遭毒打而懷恨在心的人趁其熟睡將其殺死並割下頭顱前往敵營邀功。那在劉禪投降後,為何關羽慘遭滅門,張飛後人卻無人敢動,會有這麼打差距呢?

  首先,且不論張飛兩個女兒都是劉禪的皇后,最主要的是因為張飛的老婆是曹魏大將夏侯淵的親侄女!

  

  據《三國志》記載:公元200年,夏侯淵的侄女在出外背柴回家時,被張飛給搶走了。當得知是夏侯淵的侄女後,張飛便娶她為妻。後來在夏侯淵被黃忠斬於定軍山後,還是張飛的老婆埋葬的夏侯淵。

  也正是因為張飛老婆的這層關係,所以在鄧艾破蜀後,才沒人找張飛的麻煩。不知各位看官看過之後有什麼想法


大海里的方舟


公元263年,蜀漢皇帝劉禪投降曹魏以後,所謂關羽一家慘遭滅門的說法正史並沒有記載。

龐會殺關羽滿門的記載,只見於王隱《蜀記》。

“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史學考證上講究孤證不立,單隻有這一則記載,那麼“龐會屠關”之事就是個弱命題,不能斷言其真。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在蜀漢歷任多種官職,經歷了蜀漢滅亡的過程,對其中故事必然熟知。

同時,陳壽也是個十分嚴謹的史學家,不至於隱瞞、竄改真實史事。在《三國志》中,並未見“龐會滅關”的記載,這也能證明此事可信度不會很高。

何況這裡稱為關羽一家被滅門也是不妥的,是能算關羽後代,而且這不是關羽唯一的後代。

關羽有兩個兒子,長子關平,次子關興,關羽遇害的時候是60歲,長子關平同關羽一起被殺,當時是43歲,長子關平的家人,沒有留在成都,而是隨關羽一起住在荊州。

根據地方誌記載,關羽與長子關平臨沮遇害後,東吳的呂蒙攻下南郡後,關平在荊州的妻子趙氏和8歲的兒子關樾躲藏起來了,隱姓埋名,直到西晉統一天下後,才恢復原姓,這是關羽長子關平的一支後裔,由此可見,義薄雲天的一代武聖關羽並沒有絕後。

關羽的次子關興在成都為官,官至侍中,20多歲時就因病去世了,關興有兩個兒子,長子關統,關統娶了蜀漢皇帝劉禪的女兒為妻,但也是英年早逝,並且死時沒有兒子。

關興的次子關彝就是關羽留在成都的後代,也就是有可能在成都被龐德兒子龐會滅門的關羽後人。

但《三國志》在關羽傳末記載到了關彝,卻未說他遭到了殺害。

當然,如果龐會殺關羽的孫子關彝一家為父親龐德報仇也是無可厚非的。

《三國演義》記述,龐德死後,關公憐而葬之,實際上並非如此。

據《三國志》,曹操死後,曹丕即魏王位之後,曾遣使赴龐德墓賜諡“壯侯”,諡文有“先軫喪元,王蠋絕脰”等字句,春秋名將先軫首級被狄人所獲,後送歸晉國,以此事類比龐德,可知墓中龐德的屍身是沒有頭的。

又據王隱《蜀記》,“鍾會平蜀……迎德屍還葬鄴,冢中身首如生。”

可知龐德被殺後,首級被關羽送入西川報捷。由於蜀中有其故主馬超、兄長龐柔,因此龐德首級不至曝於荒野,而能擇善地安葬,故數十年後面目如生。

既然關羽斬殺龐德並將其“傳首西川”,龐德的兒子龐會如果真的屠殺關羽孫子關彝一家為龐德報仇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說下張飛的情況,張飛也是有兩個兒子 ,長子張苞,次子張紹。

《三國志》記載張苞英年早逝,所以張苞雖有兒子張遵“為尚書,隨諸葛瞻守於綿竹,與鄧艾交戰時,戰死”。

而張飛的次子張紹,在蜀漢滅亡後,跟隨劉禪一起去了洛陽,並且被封為了列侯。

至於曹魏為什麼沒有殺張飛次子張紹一家的原因。

首先,張飛妻子是曹魏大將夏侯淵的侄女,張紹也算是夏侯家的後代。

其次,張飛與夏侯夫人的兩個女兒都是劉禪的皇后,不過長女在蜀漢未滅亡時便去世了,次女則在蜀漢滅亡後陪劉禪去了洛陽。

作為夏侯家的女婿劉禪受到曹魏與西晉的優待,作為夏侯家的兒子張紹受到優待更在情理之中。

但據記載劉禪投降曹魏後,名義上被司馬昭封為安樂公,而劉禪的後宮美女被賞賜給了魏國諸多沒有妻室的將領。

可見,連劉禪都這樣被侮辱,張紹等蜀漢大臣在亡國後也好不到哪裡去。


厚德載物49847


蜀漢投降後,在成都的關羽後人被屠殺滅門這事第一個不服的是陳壽,《三國志》作者表示沒有這回事(沒記載),他生活的年代就是在三國時期。過了180年,晉朝的裴松之再續前朝往事,關羽一家就被龐會(龐德之子)屠殺了滿門,替父報仇。這場滅門官司爭了一千年多年,更多的傾向於關羽成都的家人被滅門。(關羽和被俘龐德劇照)

關羽家人為何被滅門?

219年,龐德抬著棺材和關羽決戰,被關羽俘虜,堅決不投降被關羽斬殺,水淹七軍也淹死了不少魏國的將士。後主劉禪投降時是263年,此事已經過去了44年,龐德的兒子龐會也有50-60歲了,他跟隨鍾會、鄧艾參與滅蜀漢之戰。(三國殺龐德抬棺作戰形象)

佔領成都後,龐會就找到成都關羽的後人滅了門。這事和鍾會之亂巧合了,鍾會死後,魏軍在成都大殺一通,關羽的孫子關彝和劉禪的太子一起死於亂軍之中,看來並非是龐會專門滅門,而是魏軍在消除蜀漢政權的隱患勢力。劉禪的兒子和關羽的孫子可能參與了動亂。(龐會形象圖)

晉朝修的史書以龐會替父報仇殺關羽滿門,有一點國恨家仇的味道在裡面,讓人不得不深思。

蜀漢滅亡後張飛後代如何?

張飛死的早,他的兩個女兒(長女在皇后位置病故)先後成為後主劉禪的皇后,張飛的兒子張苞在北伐時意外傷重而亡,張苞的兒子張遵與鄧艾交戰時戰死,張飛的次子張紹是侍中、尚書僕射,沒有參與戰爭。(張紹交給鄧艾印綬,形象圖)

公元200年,張飛在進攻魏軍時,抓獲了出城撿柴火的13-14歲的小女孩,一審問,居然是夏侯淵收養自己弟弟的女兒,張飛優待並娶了夏侯淵的侄女為妻(或者妾)。張飛的兩個兒子張苞和張紹極有可能是夏侯氏的兒子。(夏侯淵劇照)

鄧艾進攻成都時,劉禪派遣張紹去和鄧艾遞送降表和印綬,這時張紹母親夏侯氏的地位凸顯出來,怎麼也是和曹魏家族有親戚關係,劉禪和張紹家族也被重點看護,做好兩手準備,保護和預防作亂,鍾會之亂時也很少波及到劉禪和張紹。

264年,劉禪和張紹到達洛陽,張紹被封為列侯,可能沾了母親的關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