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大家對目前的學生教育有什麼看法?

何一0728


中國教育制度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典型的應試教育讓學生壓力挺大還缺少創造力


冷月疊蕩


我是一名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這個問題在我看到後有非常大的自我感受,所以想跟所有能看到我這篇帖子的人分享一下。

我是一個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四年以來,專業性知識就學過那麼草草了事的幾本書。在實踐中根本什麼都做不出來。大學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其實也是敷衍的。我記得有一天我們學校負責專科的老師,因為給我們代實踐課然後說了一句很讓我們氣憤但是無法反駁的一句話,那就是:“你們這些本科還沒有專科的學生有用!”。是啊,回想起來我們只是學習了理論知識。更何況無論是在老師,在學生躲在敷衍。學生上課睡覺,打遊戲。每次上課全是爭著後排的座位去坐,有的老師甚至一節課光念ppt,更懶的老師還有讓學生念一節課的ppt。

索性我對本專業沒有興趣,從大二開始自己學習編程,學完了他們信管系的所有專業課書籍,今年也嘗試了跨考研究生。大學確實讓我很失望。我感覺自己唯一的收穫就是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已。

大學生教育目前在我看來是真的很有問題。一來沒有吸取到好的營養,二來也存在一些難以啟齒,比如說作弊考試拿獎學金,結幫結夥去爭助學金。我相信這都是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希望在以後高等教育能夠儘快得到重視和嚴加看管。


sensible圖圖


缺乏個性教育,由於每個學生的興趣與智力發展不一樣,使得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不一樣,接受科目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但是學校都以同樣的標準在教學,不能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點,使得學生不能發揮自己獨有的優勢,學生大概分為如下幾種情況:

第一、成績優越的孩子,他們的接受能力很強,對於他們來說,學校的教學節奏很慢,一個學期的課程,他可能只需2個月就能考到80分,可是他必須跟著學校現有的節奏走,雖然能考98分,但卻減慢了他前進的節奏,本來三年能學完的課程,他卻花了六年,增加這18分的代價太大,而且最要命的是家長與老師還非常滿意。學習是這樣的,當你用初中的知識很難做的題目,到高中用高中的知識來解答也許就很容易,所以我們在每個階段不一定要追求98分,能考80分,知識點都基本掌握就行了,儘快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讓自己飛得更高。

第二、有的孩子可能有強烈的興趣差異,天生就非常喜歡數學,不喜歡語文,本來是個數學天才,卻被認為是偏科的另類孩子,最終淪為平庸一事無成。如果我們的教學機制相對靈活,使得他可以在五年級上數學,三年級上語文,當他數學達到博士水平的時候,他的語文大學畢業了,這時也許中國的愛因斯坦就誕生了。

第三、對於那些語文數學都不好的學生,他們不用一起和成績好的學生賽跑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他可以慢下來,發現自己別的愛好,比如體育、音樂、畫畫等等,找到自己的優勢後快速成長。

有一個方法不知道是否可以嘗試,小學、初中、高中,不再以總分來晉級。每科晉級每科的。


少國強666


把老師當學生管

老師還能好好教?

有人說,做老師不是很輕鬆嗎,上幾堂課就完事兒了。

而我當老師這麼多年,面對這樣的話只能有苦難言。

老師成了寫材料的一把手。

教案、聽課記錄、計劃總結、反思心得、課件、論文、課題計劃、職稱材料、學習筆記、說課評課……

除了上課之外,老師有70%的時間都在寫根本寫不完的材料。

有人質疑,老師不好好上課,光顧著做材料,搏升職嗎?

可是不寫不行啊,任性的話連位置都保不住。

老師成了哄孩子的保姆。

做過班主任的都知道,帶好一個班有多難:

今天這個孩子突然發燒了,要帶他去看病,最好保證能退燒;

明天那個孩子不愛學習了,要給他做心理輔導,甚至要家訪;

後天班裡孩子打架了,要一邊給孩子協調,一邊向家長解釋;

……

每次班上的孩子出了問題,學校和家長第一時間追究的,一定是老師的責任。

老師成了無所不能的超人。

大部分人都覺得年輕老師和科任老師輕鬆,只有他們知道自己其實就是個“跑腿”。

外出教研,派他們去;級組出版報,讓他們做;學校搞開放日,由他們組織;市裡有什麼比賽,叫他們參加……

一個原本只會教書的老師,生生被逼成會攝影、能主持、懂技術、善繪畫的超人。

學校方面,一項項工作不間斷地丟下來。

家長方面,直接將教育孩子的重任丟給老師。

當一個老師要完成的材料、要開展的項目、要參與的活動比學生還多時,還有時間,還有精力好好教孩子嗎?

事又多,錢又少,壓力太大,沒人理解……這是多少青年教師心中的隱痛。

2

把學生當祖宗供

學生如何能學好?

看過這麼一則笑話:

老師發現有學生上課睡覺,就請他站起來聽課。結果學生回家告狀了,家長就向學校投訴老師不尊重孩子。

老師又發現學生上課睡覺,他就由著學生睡,自己繼續講課。家長知道了就投訴老師管不好孩子,還不好好上課。

老師再次發現學生上課睡覺,為了給學生提神,他組織全班學生進行戶外學習。結果家長就投訴老師翫忽職守,不務正業!

“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這就是當前教育界的最大笑話!

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從小被家長寵著長大,不知道遵守規則。

遲到早退、曠課逃學對他們來說是普通事,家長卻怒氣衝衝趕到學校,第一句罵孩子不爭氣,第二句質問老師:

“你是怎麼教的,連孩子都管不住!”

被質問的老師只能無奈道歉,事後卻心有餘悸:

“我知道,他在我面前故意罵孩子,就是想罵我。”

老師都想教好孩子,可一些老師不知道怎麼管,一些老師根本不敢管。

陝西某中學的女學生遭同學掌摑,明明是典型的校園暴力事件,孩子被家長領回去“教育”了,學校校長、德育主任、班主任卻因為失職而被處分!

湖南某學校的學生只考了3分,老師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教育了他,沒想到家長聽說後卻對老師拳腳相向,直接將老師打進了醫院!

教育最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孩子,老師卻不敢管孩子。

如今做老師,確實太難了。

既要面對社會的譴責,又要面對家長的責罵,還要面對學校的壓力,以及家人的埋怨。

身為老師,有幾個能真正在太陽底下熠熠生輝?

3

若老師不像老師

若學生不像學生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些名言曾讓無數教師引以為豪,並以最大的熱誠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可時代變了,教育的風氣彷彿也變了。

當初那些心懷熱誠與理想的老師,早已在教育部門的再三告誡、學校領導的一再警示、家長的埋怨聲中失去了熱情。

當講臺上沒有了戒尺、手中握不住教鞭,多少老師在一再退縮:

算了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當老師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當老師變得不像老師,當學生變得不像學生,最終傷害的會是誰?

只會是孩子。

著名教授曾仕強說過:威脅教育的最大破壞力,就是扭曲師生關係。

在江蘇,一名小學老師就遭受了不公待遇。

有學生沒完成大部分作業,他只懲罰學生在教室後面站一堂課,沒想到家長就直接來學校鬧事了。

最後,這個懲罰了學生的老師,被迫在全校大會上做了檢討。

曾經問過一個老師,如果懲罰學生反而會被處分,甚至要做檢討,還會罰學生嗎?

她沉默了很久,才很認真地說:

“如果連懲戒學生都要冒職業風險,那我寧願不冒險。”

教師也是需要安全感的,若教師背後無人撐腰,教育只會孤立無援。

老師不是保姆,更不是父母,老師只是老師。

老師只是老師,他最重要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他最應該做好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傳道、授業、解惑。

老師必須站在主導的位置,才能引導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4

現在贏過了老師

只會輸掉了孩子

前段時間,河南一位小學老師的“辭職信”刷屏了。

他因為將學生的默寫成績發到家長群,引起部分差生家長的不滿,要求老師上門道歉,否則就告到教體局。

深感惶恐的老師只能一再道歉,最後迫於無奈,放棄了這份曾經熱愛的事業。

所有老師都是普通人,一時犯錯難以避免。

如果家長願意理解,加強溝通,或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老師的教育與懲罰都是為了規範孩子的行為,改正孩子的錯誤,讓他們知錯能改,不斷進步與成長。

家長切勿貪圖一時的勝利,而輸掉了孩子的未來。

還記得同學聚會上,有朋友專門搭飛機趕回學校,就是為了當面感謝師恩。

“幸虧老師當年罵醒了我,我才沒有一直作下去。”

“當年討厭老師的嚴格,如今才明白,都是為了我們好。”




榎璟瑜


首先教育也是兩面的,一方面普及教育知識,擴大各種招生規模,增加學歷比例,這是其一。但是我更加偏向於精英教育,源自德國的教育理念,這是培養頂尖人才的核心,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想法,望見諒



才子的時間


我認為目前小學教育太注重國學要求學生背古文古詩太多三年級學生背國學太深的內容真是無用孩子壓力太大


張煥申


過度強調知識、成績,忽視道德、品質、格局、情懷、責任……即“不完整的教育、不健全的成長”?


流雲詩集


我們的教育在理數方面相當成功,在人文社方面不好評論,普通百姓說了沒用。


用戶8418343200152


現在學生教育真的很不好😔,現在學生每天都盯著手機看,這樣一熬到疫情結束,眼睛就得瞎[霧霾][霧霾] 所以還是希望學生能早點到學校去上課


一隻天狼遊戲解說


現在大部分三四流的大學生學校的學生能動性非常小,從高中緊張的學習狀態中,家長的嚴格管教中終於逃脫出來了,他們上了大學以後會對學習有些鬆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