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風暴來襲,誰也不是局外人

請保持

你心中的理性之光

也許有人藉著它走出黑暗;

請保持

你心中的溫情善良,

也許有人藉著它走向希望;

風暴來襲,誰也不是局外人

希望


請保持

你心中的堅定信仰

也許有人藉著它走出迷茫……

這是誰寫的小詩?在當前卻特別應景。

1

自我隔離的第一天,除了聽窗外的冷雨霏霏,陰風怒號,就是看著手機滿屏不斷滾動的關於病毒的消息。住在和湖北僅一橋之隔的地方,唇齒相依的距離,站在樓頂都可望見的江北人家,他們曾經挑著雞蛋,提著菜藍,操著近似的語音,在潯陽街頭叫賣,而今那裡卻是重災之地。這個寒冬,比天空更陰雲密佈的自然是之先毫無警覺,根本連口罩都沒戴就與江北往來的潯城百姓了。

流言四起,真假難辨,這種病毒如何興起,如何防護,一片懵懂。還有那麼多來自湖北小池的學生,在政府宣佈戒嚴的前一刻,我們甚至還和他們一起說說笑笑,無間接觸,細思起來多麼恐懼。可是曾經有專家說不會人傳人,但畢竟早就發佈過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為何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一點防患意識呢?百無聊奈中,偶然看到加繆的“人世間的罪惡幾乎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這句話,如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一下把我從矇昧中驚醒。

立即上網找到《鼠疫》的電子書,下載後發到班級微信群,讓兩班學生在五天內讀完,我也陪著學生重溫差不多早已遺忘的《鼠疫》。


風暴來襲,誰也不是局外人

《鼠疫》


讀完後我要求學生用摘抄本將自己認為好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在微信群分享。然後讓同學結合當前的形式,談談自己讀書後的感悟和收穫。並約定在正月初一晚上七點統一上線開展討論。

有同學說:“當老鼠大量跑出來,而且掙扎著就莫名死亡時,本是大難來臨的徵兆,可是很多人雖然覺得奇怪,卻沒有引起高度的警惕,無論是法官奧通,還是政府滅鼠辦主任梅西埃,都覺得沒什麼,就是有一種莫名的病出現並死人時,政府都無動於衷。這次冠狀病毒的出現,起初的情況與《鼠疫》的出現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鼠疫》這本書,對我們面對疫情該做出快速反應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如果當初就能第一時間高度關注,做好隔離措施,恐怕不會有今天這麼嚴重的後果。”

也有同學說:“讀了《鼠疫》,我感覺沒有哪個人是一座孤島,誰也不可能成為局外人!我們每個人不僅是同類命運相連,就是同自然界的每個物種也是緊密相連的,一株草,一隻小動物,都可能都關乎著我們的性命。這次冠狀病毒的大爆發,據說是與華南野生市場的蝙蝠密切相關。我們是該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了。不要以為自己是強者,就無所不能,就真以為人定勝天。要理性認識人不過是萬物之一。和諧社會,不僅是人與人的和諧,更應該是萬物和諧。”

還有人說:“發現異樣的時候,不要總以習慣來思考問題,要有理性,先從最壞的方面來考慮。”

平時不太愛說話的琪說:“通過《鼠疫》,我覺得自己突然好像懂得了要學會思考,不能渾渾噩噩,要自我贖救。現在疫情嚴重時,大家更要開展自我贖救。”

討論異常激烈,同學們用得比較多的字眼是:理性、思考、應對。從非典到冠狀病毒,相隔不過短短十七年,可以說我們的應對並沒有多大進步。關鍵時期讀《鼠疫》,這些高三的學生很快就會走向社會,未來他們面對問題時,也許會想起正月初一夜討論《鼠疫》的情形,能像他們當初反思的一樣去應對生活中的種種突發事件。當他們有幸成為領導者時,能更好地服務大眾。

書能醫愚,書能讓我們從容面對人生。因疫情而延長的寒假裡,我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在群裡吆喝著一起讀書。隔離的時光,在書裡遊目騁懷,也別是一番景象。

我們是一個感性民族,唯有多讀經典書籍,慢慢浸染,才能讓我們逐漸趨於理性,和整個世界和解。

2

“到昨天為止分明還是生龍活虎的兩個人,可今天無論到哪裡也找不到他們了,就像被黑板擦擦掉了,被擦得無影無蹤了。”當我們讀北野武的《小酒館》時,也許是當前形勢的催醒,我和學生竟然對這句話都特別有感觸。雖說死亡誰也逃脫不了,但在疫情洶湧而來之際,我還是萬分害怕死亡。我不能任由疫情蹂躪,必須奮起抗擊,於是,我無意中成了一個網絡上隱形的義工。

讀書累了時,翻翻微信聊聊天,搶搶紅包,也是隔離狀態的日常工作。當疫情迅猛時,突然發現微信群有網友在發問:“有誰知道哪裡有醫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賣麼?我們校友會捐了十幾萬元款,要採購大量物資捐給武漢。”政府沒大量公佈疫情的時候,隱約記得某群有人在叫喊賣防病毒口罩,我趕緊說願意幫他尋找。正值年邊,工廠均已放假,需要的是標準的醫藥3Mn95口罩,何談容易!我幾乎把三百多個微信群都找遍了,將幾十個賣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用物資的商家全拉到一起組建一個群,讓捐贈方來選。除夕晚上大夥看春晚,搶紅包時,我卻在為捐贈方尋找貨源找到晚上一點多鐘。


風暴來襲,誰也不是局外人


正月初一我們的風俗是老老實實玩一天不能做事的,預示一年都過得清閒。可是買齊了貨的人又打電話來了,說不知道捐贈渠道,要我想辦法。如何讓愛心物資真正送到一線嚴重缺防護物資的醫生手上,而不會被不法分子侵吞呢?我又在我的二千多個好友中尋找武漢醫院的醫生。找呀,找呀,兩個眼睛都發花了,終於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武漢各大醫院的具體渠道,讓愛心人士安穩地將物資快遞到疫情前方。

在網上忙碌穿梭的時光裡,很多陌生的網友,很多災區的醫生,乃至病人,他們都來找我。武漢某醫院的醫生加我好友後,打著哭腔與我說:“除了最前線的醫生外,我們一般醫生都是戴著普通的醫用口罩,我們是專門接收這個病的醫院,都會直接接觸到這個病的病人,您要是能幫我們弄到一些3M防病毒醫用口罩,我們會感激不盡的。”我只好將這個科主任的訴求發到我的社友群,社友們又接力行動。幾天後,主任告訴我,說他們社市委會給他們送去了一千隻口罩,醫生們都覺得看見了生命之光,開心極了。聽了我也開心極了。有的病人家屬因病房緊張不能及時入院,也通過人託人找關係,最後竟有人找我問是否能幫忙找到醫院。


風暴來襲,誰也不是局外人

手術成功之後


在網上我還有一個角色就是防疫宣講師。老家很多親人,他們無論年齡大的還是年齡小的,從沒有帶過口罩。當我打電話告訴他們要戴口罩時,他們嘲笑我小題大做。我就一個個打電話進行攻心戰,時不時將政府發佈的疫情通報發到親戚群、村組群,讓他們感到危機就在身邊。隨著政府宣傳力度加大,這些人也慢慢認識到,無事不出門,出門戴口罩的重要性。

有學生在微信裡問我:“老師,您這麼忙碌在網上做隱形義工,是您的工作任務嗎?”我告訴他們:不是我的任務,但主動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疫情來臨,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努力為前方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早日戰勝病毒,我們自己不也安全自由了嗎?不要以為這是別人的災難,這是關係著每個人安危的切身大事。人在社會中,誰也不是局外人。於是,我趁機給學生推薦了加繆的《局外人》和北野武的《小酒館》.

有個群友打電話給我,說看我在忙碌為武漢拉捐助,她也千方百計購買了二千個口罩,請我給她地址寄往武漢。不少朋友也表示要捐款。平時他們說起郭美美事件就憤憤不平,說再也不會捐款,可是真的大難面前,卻又慷慨解囊。人心不是沙漠,一個人的善舉,可能就在眾多人心裡激起漣漪,每朵漣漪擴大開來,就形成了一個美麗的世界。

加繆說:“即使世界荒蕪如瘟疫籠罩下的小城奧蘭,只要有一絲溫情尚在,絕望就不致於吞噬人心。”這個寒冷的冬天,我們有過絕望,有過恐慌,但更有讀書後的理性反思,奔走於網絡空間相互救助的溫情善良。

人啊,請保持你的理性之光,也許有人藉著它走出黑暗;請保持你的溫情善良,也許有人藉著它走向希望;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也許有人藉著它走出迷茫……因為,我們誰也不是局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