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昔日明星股也要“賣身”了,全通教育控制權擬發生變更

昔日明星股也要“賣身”了,全通教育控制權擬發生變更

A股市場昔日的明星股、教育板塊的嬌子全通教育(300359)控制權變更的框架協議已經簽訂,投資人的背景是江西國資和民資聯合體。連續鉅虧、股價一落千丈的全通教育要易主了。

現在簽訂的還只是框架協議,正式股權轉讓協議計劃於4月底前簽訂,交易框架為: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與投資方(擬設立新主體)協議轉讓部分股份(6.8911%),並協議將剩餘所持大部分股份(16.6089%)的表決權委託給投資方。後續仍有可能繼續轉讓股份,但約定累積不超過一定比例(18.5%,即不超過實控人所控制股份的2/3,實控人至少會保留1/3的股份)。

《電鰻快報》研究發現,全通教育本次控制權變更的“易主”方案於市場上出現的案例多少有些差別,尋找的新買主也是兼具國資和民資背景,而目前對新投資方的資金情況和具體話語權暫未披露。

先看看這個方案的設計路徑。2月27日晚間,全通教育公告稱,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陳熾昌、林小雅夫婦及其一致行動人全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全鼎資本”)、中山峰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峰匯資本”),與江西中文傳媒藍海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藍海國投”)、江西東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投集團”)於當日簽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藍海國投、東投集團擬作為主要出資人共同投資設立合營企業,並由合營企業作為普通合夥人新設合夥企業(簡稱“投資方”),陳熾昌、林小雅、全鼎資本及峰匯資本擬將其持有的佔公司總股本6.8911%的股份轉讓給投資方,並將持有的不超過總股本16.6089%的表決權委託給投資方,以使得投資方取得公司的控制權。後續若轉讓方有意向繼續將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轉讓給投資方,股份轉讓比例累計將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8.5%。

由於合營企業的設立需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經營者集中的審批(即“反壟斷審批”)並在反壟斷審批完成後進行工商設立登記手續,交易雙方正式的《股份轉讓協議》預計2020年4月30日前簽署。

《電鰻快報》注意到,由於交易的眾多事項尚未確定,本次股份轉讓的價格也未最終確定,只是披露了定價原則。在本次公告中,全通教育甚至沒有披露交易對方的主要情況。

根據公開信息,《電鰻快報》計算出全通教育當前實控人實際控制的股份合計佔總股本的27.5645%。其中,陳熾昌持有公司11594.49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18.282%;林小雅持有公司1636.22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58%;全鼎資本持有公司3574.16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5.6357%;峰匯資本持有公司676.54萬股份,佔標的公司股份總數的1.0668%。陳熾昌、林小雅夫婦持有全鼎資本和峰匯資本100%股權。

那麼新的投資人又是什麼背景呢?

通過《天眼查》查詢,新投資人的投資方之一藍海國投,註冊資本9億元,單一股東為中文天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文傳媒”,為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600373,中文傳媒的控股股東為江西出版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江西省政府。

另一個投資方東投集團為民營背景,註冊資本10.5億元,第一大股東和實控人陳東旭股權佔比超過90%,該公司旗下有30家企業,涉足教育、文化出版、房地產等多個領域。

換個新主人或許是全通教育的最好出路了,該公司的經營已經一塌糊塗。

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全通教育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3967.63萬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5713.97萬元,即營收8個多億,虧損竟然高達6個多億。而這一局面在2019年進一步惡化。

全通教育2019年的業績虧損額度將超過營業收入。根據該公司剛剛披露的業績快報,預計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1781.5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51%;營業利潤-72526.7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7.49%;利潤總額-73154.8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3332.9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59%。所有利潤指標的虧損幅度均比2018年擴大,且虧損額均超過了營業收入。

昔日全通教育受市場追捧時,其股價一路高歌猛進,最高漲至467元(摺合目前復權價99.93元),而目前該公司股價維持在7元上下,投資者已經虧得要吐血了。新投資人的到來,能否順利接手,能給公司帶來改觀,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