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旅行禁令一再延長,澳洲留學生開啟第三國“流浪”計劃

記者 陳曉雙 鄭萃穎

2月27日,澳大利亞宣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再次延長旅行禁令至3月7日,這也是本月來第二次宣佈延長該禁令。

旅行禁令意味著,包括曾在中國大陸停留過的外國人,需要在離開14天后才被允許入境澳大利亞。

部分仍然在中國觀望期待的中國留學生感到失望,有的甚至提交了休學申請。在昆士蘭大學就讀的張玲很無奈,“我們學校已經開學了 ,如果下週能如期解禁,回去隔離14天的話,也要3月底才能上課,可四月份就要期中考試了。”

澳大利亞政府首次出臺旅行禁令是在2月1日,宣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禁止所有從中國飛抵澳洲的人員入境,除澳大利亞公民、永久居民及其直系親屬和機組人員。這一管制措施導致大量中國留學生滯留國內、無法如期返校上學。據澳大利亞教育部統計,滯留的中國留學生超過10.67萬人。

除了延遲入學外,連帶留學生當地租房、延遲繳費等都會受到影響。對於已經畢業的學生,畢業後澳洲政府會給予2年工作簽證,學生簽證正常在3月中旬過期,更換工作簽證需要本人在澳洲境內辦理。如果不能在此之前入境,畢業生的工作簽證也會受到影響。

為了能夠按時入學,一些留學生不得不選擇第三國中轉的策略,即在第三國達到14天要求的停留天數後再行返澳。去哪兒網數據顯示,16-24歲學生群體近期經第三國中轉前往澳大利亞的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97%。

泰國憑藉其寬鬆的簽證政策、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較高的性價比成為中國留學生的第三國中轉首選。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16-24歲的學生群體,由泰國前往澳洲的人數較去年同期暴增237倍。馬來西亞、日本緊隨其後,分別增長12.9倍、6.14倍。

墨爾本大學的塗安高就是其中一員。“2月1日當天得知禁令,學校3月初開學,政策不確定,不想上網課也不想耽誤開學只能第三國中轉了,”他告訴界面新聞,“13號訂的機票14號就走了。選擇泰國是因為距離比較近,而且費用開銷也不大。”

留學生的“流浪計劃”並不侷限於泰國、馬來西亞等,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近期前往迪拜的人數較去年增長57%,其中16-24歲的學生群體增長189%。

學校方面也為留學生的“流浪計劃”給予了一定補貼。墨爾本大學宣佈為受新冠病毒和相關旅行限制影響的學生提供支持計劃,其中包括最高7500澳元的補助金支持。西悉尼大學、阿德萊德大學等則宣佈為第三國中轉留學生提供1500澳元的補貼支持。

不過第三國中轉政策仍有風險,如何計算14天停留存在爭議。新紐卡斯爾大學的李亮選擇將日本作為第三國中轉,在呆滿14天準備返回澳大利亞時卻在機場值機時被攔下了,“航空公司要求從入境日本的第二天開始數14天,飛機是晚上11點半起飛,我還差了半個小時。”不過在和機場方面溝通協調後,最後予以放行,並順利入境澳大利亞。

仍然有不少留學生在國內觀望,一方面等待政策調整,另一方面擔心第三國中轉可能帶來交叉感染風險以及對應的醫療保障。

除了澳洲外,由於航班量縮減,一些留學生在回程上也遇到了麻煩事。在德國讀書的許輝,春節期間回廣州過年,因3月15日北京飛柏林的航班取消,只好改簽3月14日凌晨1點多從北京飛布魯塞爾,從布魯塞爾轉飛柏林。

擔心國內段廣州到北京的行程可能遇到取消等情況,許輝買了廣州到北京的火車票和機票,“現在是雙重保險,到時候看情況。所以我現在手上訂的有火車票,有三段飛機票。接下來可能還要買柏林到自己德國住處的大巴票。”他希望把所有能做的準備好,可以順利回去。

目前國內航空公司國際航線執飛航班量基本不足計劃的20%。以原本繁忙的中美航線,原本有50餘條航線,但受疫情影響目前每日航班量僅為2-4架次。國航更是整合運力,將以前的直飛航線改為串飛航線,北京-洛杉磯-舊金山和北京-紐約-華盛頓,分別為每週三班和每週四班。不過疫情之前學校已開學,對大部分留學生影響較小。

(文中張玲、塗安高、李亮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