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廣寧:“四支隊伍”直面企業需求

<table> 廣寧:“四支隊伍”直面企業需求

廣寧縣黨員幹部到企業登記、核查人員信息,有序有力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廣寧縣委辦供圖

/<table>

在廣寧縣的科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下稱“科達機械”),員工們戴著口罩,經檢測體溫消毒後進入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不斷,一條條生產線已恢復了往日的忙碌。

除了科達機械以外,截至2月22日,廣寧全縣已有72家規上企業復工復產,復工率91%,開工員工4354人。

當前,廣寧縣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組織動員黨員幹部積極投身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組建“排頭軍”“攻堅軍”“主力軍”“後援軍”四支隊伍,分級分批、穩紮穩打,有序有力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努力確保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施亮 通訊員 凌傑 董文權 周遙遙

“排頭軍”分片包乾掛點聯繫強化督導力度

只要機器熱起來,就有希望。廣寧縣科學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印發出臺《廣寧縣2020年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指引》《廣寧縣工業企業公務員掛點責任人安排表》等文件,督導企業建立統一指揮、快速響應機制。

此外,該縣組建復工復產“排頭軍”,堅持領導幹部分片包乾責任制,細化包括縣鎮領導、部門領導、黨員幹部在內的聯繫企業措施,堅持領導幫扶、屬地負責、企業落實、醫療保障四方聯動。

2月10日以來,廣寧縣主要班子成員與縣工信局、衛健局等主要負責人深入中盛、鼎豐、科達機械等企業,多次實地調研督導復工復產工作,通過“解剖麻雀式”檢視企業疫情防控流程、措施落實等情況,督導企業建立統一指揮、快速響應機制,落實應急值守、情況報告、物資調配以及力量調動等措施,層層把關、嚴格限制、抓實細節,在築牢疫情阻擊防線前提下進行安全有序的復工復產。

目前,廣寧已落實32名縣領導帶頭聯繫包扶全縣79家規上企業,一對一落實包括疫情防控、困難解決、達產達效、安全生產“四包”責任制。併成立督查組,切實強化對企業復工復產的督導力度,做好督查反饋、交辦任務等問題的整改落實,已落實或正在落實涉及企業人員返崗、企業服務等督查反饋問題20餘項,妥善解決復工復產困難和問題。

“攻堅軍”駐守一線以先鋒引領落實企業承諾制

廣寧嚴格落實“一企一策”,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主動作為、跟上服務,堅決落實“四個嚴格”,即嚴格落實責任、嚴格執行復工復產指引、嚴格宣傳培訓、嚴格安全生產的工作要求,確保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該縣篩選專業精幹的黨員幹部,第一時間做好報備、審核、驗收等工作,確保具備條件的企業全部恢復生產,對復工復產企業的醫療口罩、消毒液、體溫探測儀等疫情防控物資儲備,臨時隔離場所,宣傳教育等情況進行實地核查。

據瞭解,當前全縣共組織79名黨員幹部駐守在企業,幫助做好對上聯繫溝通、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復工復產準備把關等各項工作。

作為防疫復工攻堅戰的“主力軍”,廣寧各企業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嚴格落實企業承諾制,參照《肇慶市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檢查清單》48項內容,指導企業做好相關復工復產的各項準備,督促企業從嚴落實復工復產政策、履行復工復產程序。

企業組織黨員、骨幹對照企業復工條件深入自查、抓好整改,全面摸查員工的健康狀況及休假外出情況,“一員一檔”建立花名冊,通過健全小班制、分散用餐、非關鍵崗位延後返崗等管理制度,防止人員聚集。目前,全縣79家規模以上企業已完成“一員一檔”造冊登記工作,完成率100%。

廣東鼎豐紙業有限公司作為廣寧縣第一批覆工企業之一,企業黨委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生產,積極組織黨員志願者對接各類資源,努力籌集防疫物資,向各科室發放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積極宣傳科學防疫知識;設置消毒程序、檢查崗,為企業復工加固安全防護層。

“後援軍”靠前服務全方位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

“廣寧全體黨員幹部都是人民的服務員!”廣寧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有序有力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全縣各級黨組織立足自身職責,主動靠前服務,積極幫助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廣寧認真貫徹落實《肇慶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文件精神,縣財政局(縣金融局)積極幫助企業融資增資,收集企業融資需求,並積極跟蹤銀行融資對接情況,截至目前已有6家企業獲批銀行共1708萬元的信貸支持,放款1680萬元。

為緩解企業“用工荒”,縣人社局已對企業用人用工需求進行摸底調查,並及時發佈崗位信息500餘條,目前就業達成意向270多人,實現應聘120人。為助力復工復產,採取“點對點、一站式”專車送進廠門的方式,派專車免費接送外地員工回寧入企和外出鄉親去往廣州、佛山等地就業,截至2月22日,已接送83名外省籍員工回寧返崗,輸送外出返崗人員到廣州、佛山及深圳等地共計875人。

此外,生態環境、供電等部門從排汙、企業用電量方面加強對全縣已復工企業的監測分析,尤其對企業用電數量進行每日一梳理、每日一報告,確保批覆復產企業恢復用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