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藍牙耳機的形態有包耳式的,頸掛式的,分體式(真無線耳機)的,從形態上來看,似乎分體式更輕便更有市場,而要求音質和降噪的選擇包耳式的更好一些,反而是頸掛式的耳機,帶著感覺跟分體式差不多,降噪效果又不如包耳式來的直接,在真無線耳機技術突飛猛進和發展大潮下,頸掛式耳機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作為包耳式和分體式的中間產品,頸掛式藍牙耳機通過頸掛的設計,解決了真無線耳機容易丟失的問題,也解決了的續航問題,空間大了也能容納更好的藍牙芯片和音頻芯片,同時也可以加入更好的降噪芯片,又比包耳式耳機帶來了更好的便攜性。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索尼完成了三種形態的降噪藍牙耳機的大換代,但從京東官方旗艦店的銷量就能看出大法的威力,也不得不說WI-1000XM2發佈短短小半年,不比自家的WF-1000XM3差到哪裡去。

一、開箱及外觀

先來個開箱,包裝盒採用抽拉式的方式,包裝盒並不大,設計也比較簡約、小巧,對比我用過的頸掛式耳機,收納算是比較小的了▼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包裝盒裡緊湊的擺了兩層,一層是耳機盒(含耳機)、附送耳塞、配件,一層是說明書,也就是說第二層完全不用去理▼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照例來個全家福,很多人會奇怪一款無線耳機為什麼要有3.5mm耳機線,有的小夥伴會說可以給耳機邊充電邊聽歌,但如今手機不都是取消了耳機接口了嗎,其實它最大的作用是連接航空轉換頭,要知道很多航空公司提供影音娛樂系統的,比如新加坡航空公司,就有好看的電影▼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從外觀美學設計上,兩款產品都很優秀或者說是不相伯仲吧,索尼WI-1000XM2兩條鍍鉻加持,又有兩種顏色可選,時尚性和沉穩性都有了;Bose QC 30設計很獨特,採用了一個整圓的設計,很有設計美學,加上標誌性的鯊魚鰭,很有辨識度▼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索尼WI-1000XM2增加親膚的硅膠材質頸帶,感覺稍微有點頭重腳輕,其實頭重腳輕也是為了更舒適考量的,我稱之為“蹺蹺板”作用,耳機的線材採用了麵條線,不容易打結下面部分再細講▼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這個勁帶是軟性記憶材料,可以隨意彎曲,鬆手能夠迅速恢復到原始狀態,也能減少佩戴時候脖子的異物感,收納性也提升了不少,不過目前的新發布的頸圈耳機大多采用這種設計▼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耳機腔體外側,外部的反饋降噪麥克風巧妙的用“索尼金”點綴,讓黑色看起來不那麼沉悶,又不那麼輕浮▼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牆體內側上面的是洩壓腔,耳機的出音口,有黑色的金屬防塵網,隱約能看到裡面的動鐵單元▼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頸掛兩側有紫金色的sony的標示,跟耳機前饋麥克風點綴的紫金顏色類似▼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相比前代,索尼WI-1000XM2調整了按鍵位置,開關機按鍵在左側,安卓可用的NFC功能在右側▼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按鍵放在了左側耳機線上,一共四個,常規的是音量加減和播放按鍵,多了一個C按鍵,來控制降噪和環境音▼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Bose QC 30發佈的比較早了,沒有親膚材質的可彎折勁帶,沒有面條線,沒有磁吸收納,MicroUSB接口這些也都是意料之中,但即便發佈這麼早了,鯊魚鰭的傳說還沒人能破,我們後面繼續看一看▼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Bose QC 30有一個通病,就是比較容易開膠,其實索尼降噪頸掛1代也有開膠問題▼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Bose QC 30操作比較好理解,在耳機線上就集成了播放、音量加減和降噪級別的調整,這裡還集成了NFC功能▼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Bose的耳機好像很久沒變過了,不過這個造型挺經典的,鯊魚鰭很軟很經典,真的很舒適▼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二、佩戴舒適性

對於藍牙耳機來講,音質固然重要,降噪固然需要,但由於藍牙耳機的佩戴場景決定了舒適性和牢固性一定也是最重要的位置,特別是頸掛式藍牙耳機,考慮耳朵舒不舒服還要考慮脖子舒不舒服,還要問問肩膀耳機沉不沉,走起路來又沒有聽診器效果等等吧。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剛剛在外觀部分說了,索尼WI-1000XM2採用了親膚的軟性材質,問問脖子和肩膀,日常佩戴真的沒有什麼存在感,甚至有的時候會忘記自己還掛著耳機呢,這種輕便的舒適感還會很令人驚豔的。另外,這也得益於索尼對這個勁帶加入了一個角度的設計,更加貼合肩膀,好評。Bose QC 30從材質上就知道肯定沒有索尼WI-1000XM2舒服,對脖子和肩膀不友好,尤其是夏天,運動起來摩擦感還是有的。從佩戴圖也能看出來,索尼WI-1000XM2是自然下垂,活動的空間比較大,Bose QC 30是圓形的,扣住脖子比較緊,活動起來摩擦力相對強一些,舒適度自然不如索尼。▼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問完脖子和肩膀再問問耳朵,索尼WI-1000XM2採用的是入耳式的設計,導管是斜的,有很長,附送了海綿和硅膠兩種耳塞,我個人不是很喜歡硅膠耳塞,偏向於海綿耳塞,但索尼附送的記憶海綿耳塞貌似有些滑,找到合適的尺寸帶著帶著就會滑出來,硅膠耳塞還是很穩固的,不過建議可以去某寶上買適配索尼WI-1000XM2的鯊魚鰭,更舒服▼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對於我的耳朵來說,我肯定要買一個能套在索尼WI-1000XM2的鯊魚鰭,淘寶上才15元左右,很便宜▼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另外,索尼WI-1000XM2耳機一側附帶了磁鐵,可以系在一起收納,磁吸在一起耳機音樂並不能暫定,而是繼續播放,建議廠家後續更新的時候加入磁吸的時候暫停▼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Bose鯊魚鰭對耳朵的友好是有口碑的,而且的確佩戴上會更加舒服,柔軟、貼合,不用擔心會掉出來,耳塞帶來的聽診器效果也很小,佩戴的舒適性上沒的說,不得不佩服Bose這家公司,不僅僅是QC30,Bose家的頭戴式耳機也是出了名的舒服▼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剛剛說了,索尼WI-1000XM2附送了硅膠和海綿兩種耳塞,比較齊全,但沒有太適合我的,不適合的同學可以去買鯊魚鰭,淘寶僅售15元還包郵;Bose QC 30附送的是不同型號的鯊魚鰭,雖然不多,但很舒適▼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三、降噪體驗

Bose的降噪能力始終很強,QC 30也是出色的產品,降噪體驗也是頂尖的。索尼這一代的降噪耳機憑藉著一眾黑科技,WI-1000XM2保留原有音質水準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降噪水平,並且配合多場景的AI智能降噪實現彎道超車,這兩款耳機對比,最想了解的就是降噪能力誰更強,具體情況我們往下看。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索尼WI-1000XM2首次連接到手機上時,會彈出提示進行APP下載。sony headphones control,這個APP為索尼新的降噪耳機提供更好的智能化服務,讓你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降噪和聽音方式,所以這個APP也是必備的,沒有這個APP貌似索尼在耳機上的黑科技就無法完全展現了,就像一個舞劍高手沒了劍一樣▼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按照嚮導一部一部設置APP即可,設置過程中還會分析耳朵的性狀,貌似很高大上,不管怎麼樣,還是把智能和有針對性的調整用戶體驗提上了日程▼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APP設置也很豐富,可以調整環境音或者降噪,也可以智能保留一部分聲音,這點很贊▼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Bose QC 30同樣也有APP,但這個APP沒有索尼的那麼強大,只提供了降噪等級的調節,這些調節在耳機上也能實現,APP的重要性似乎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主動降噪原理已經是老生常談了,簡單說就是耳機上的麥克風監聽到噪音的聲波,然後經過芯片的處理和對比,發出一個和噪音相反的聲波相抵消,來達到降噪的交過,不過噪音的聲波並不是一個,高頻的聲波緊密、低頻的聲波綿長,所以不同的降噪耳機處理的能力也不一樣,下面說說我的主觀感受。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我拼盡全力想分辨出兩款耳機的降噪水準誰強誰弱,但我失敗了,兩款耳機的降噪能力都是出色且頂尖的,而且分不出勝負,只是在降噪的調教上稍有不同,如果就降噪水平來說,用一句古話“既生瑜何生亮”。在測試兩款耳機的降噪能力時,都是開啟降噪模式,把降噪水平開到最大,不播放任何音樂,嘗試用抽油煙機模擬飛機發動機噪音(疫情原因無法出門),辦公室機械鍵盤噼噼啪啪的敲擊聲,遠處服務器風扇的轟鳴聲,加入人聲說話等等。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索尼WI-1000XM2採用了和自家WH-1000XM3同款的QN1降噪處理器,由於入耳降噪先天比包兒降噪弱,打開能有WH-1000XM3的70%降噪水準吧,抽油煙機的低頻震動噪音過濾的很好,只有細小的高頻音;辦公室鍵盤敲擊聲音能過濾大概90%,空格鍵過濾的不夠好,近處電腦機箱風扇噪音完全過濾,遠處服務器風扇的轟鳴聲過濾大概80%,對近距離的人聲保留的比較多。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Bose QC30給我的感覺降噪來的更簡答猛烈一些,抽油煙機的低頻震動噪音過濾的同樣優秀,細小的高頻音過濾的也不錯;辦公室鍵盤敲擊聲音能過濾大概80%,弱於索尼WI-1000XM2,近處電腦機箱風扇噪音完全過濾,遠處服務器風扇的轟鳴聲過濾大概80%,對近距離的人聲過濾的要比WI-1000XM2還要多一些。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這一章節最後,談談底噪的問題,索尼WI-1000XM2把底噪控制的非常出色,夜深人靜下只有細微的聲音,Bose QC 30壓根就不適合在夜深人靜下聽歌,底噪還是有的。

四、聲音(音質)

索尼WI-1000XM2的降噪芯片採用了WH-1000XM3頭戴降噪藍牙耳機同款的索尼HD降噪處理器QN1,平臺方案採用了WF-1000XM3真無線降噪耳機同款的MTK(絡達)MT2811平臺方案,結合了先換代兩個大哥的優秀芯片的特質。索尼WI-1000XM2支持DAC+放大器和32bit音頻信號處理,再加上小金標Hi-Res加持,Android手機LDAC藍牙音頻編碼傳輸,發聲單元方面延續了上代,同樣採用了動圈+動鐵的形式,但動圈和動鐵單元的位置換了,導管內部是動鐵單元,後面的是動圈單元。能看得出來,索尼的確是在藍牙耳機上做音質最用心的一個了。

先試聽再給結論,試聽音質採用開降噪下進行,多說一句,現在高端的降噪耳機開降噪對聲音輸出沒有什麼直接影響,試用的是iPhone,所以是ACC傳輸,沒法體驗大法家的LDAC。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搬出老掉牙的蔡琴,不得不說,用《渡口》聽低音已然成為一種習慣,索尼WI-1000XM2聽開頭的鼓聲清晰且有力,不哄腦但又有迴盪的那一下了;Bose QC 30聽低音一樣發揮的不錯,但AB對比顯得低音稍微有一點糊。

於是乎我又換了一首歌,艾米納姆,姆爺的《Lose Yourself》,索尼WI-1000XM2感覺又完全不同,連續的鼓聲乾脆利落,既沒有喧賓奪主搶走人生部分,又能演義的不錯,人聲分離也比較不錯;這首歌用Bose QC 30聽,低音的量感讓我覺得更多更突出一些,也就是低音更加有力量感,但人聲分離的沒有索尼WI-1000XM2好,尤其是姆爺連續饒舌的時候。

我比較喜歡民謠樂,聽吉他一般用《Each Coming Night》,這首歌曲本來人聲就比較靠前,對吉他的演繹是一種考驗,索尼WI-1000XM2演繹的比較中規中矩,人聲貼耳,吉他聲音清晰可變,分離較好;Bose QC 30聽人聲貼耳程度比索尼還多一些,如果不是AB對比很難察覺,多少有一些覆蓋吉他的感受,冷暖音算是比較居中類型。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試聽了一段時間,索尼目前調教的聲音其實不用太擔心,第一代的好口碑註定了第二代不會錯到哪裡去,索尼WI-1000XM2整體的聲音是耐聽、好聽的一種,抓耳不膩歪,低頻恰到好處不哄腦,算不上嚴格意義的三頻均衡,但真的做到了不錯的聲音,既發揮了動鐵解析度強的特點,用很好的利用了動圈的特性,達到一個比較均衡的聲音素質。Bose QC 30聲音方面的確不是強項,但也沒不堪到什麼底部,低頻比索尼要多,演繹流行樂、嘻哈樂這類歌曲也是綽綽有餘的。


最後說兩句關於通話質量的問題,雖然兩款耳機的主要作用還是聽音樂,但也要偶爾承擔打電話的責任。WI-1000XM2在藍牙5.0的加持下,通話穩定性首先就得到了保證,而開啟降噪後也可以很好的濾掉外界的噪音;相比之下,QC30採用的是藍牙4.0,穩定性上稍弱於WI-1000XM2.

五、總結

索尼WI-1000XM2音質突出、降噪優秀、佩戴舒適,尤其是智能環境音的加入,讓降噪更加符合日常工作、生活場景的需要;缺點是耳塞差那麼一點意思,智能環境音個別時候識別不準。

Bose QC 30降噪類似“一刀切”什麼場景都給你拿下,有需求的時候自己調整,耳朵佩戴十分舒適;缺點是肩膀有異物感、音質比較索尼差一些。

索尼WI-1000XM2對比Bose QC 30,誰才是地表最強頸掛降噪耳機?

試聽完之後,我打算收回開頭的話,不再去盲目跟風真無線耳機,反過來想想什麼是我們需要的藍牙耳機,音質突出、降噪優秀、佩戴舒適、續航夠用、省心省力是必須的要素,當一款耳機都能滿足上面的特點,我想這款耳機不管是真無線還是勁掛式也都不那麼重要了,索尼頭戴式和真無線已經更新到了第三代,而勁掛式剛剛更新到第二代,我想索尼其實也知道未來的方向,索尼WI-1000XM2也可能是最後一代勁掛式降噪耳機了,但他足夠優秀,擁有業界頂尖的素質。索尼WI-1000XM2就像一個全優的優等生,如果你想省心或者長期持有,那就選擇索尼,或者等等降價;如果單純需要性價比高的耳機,可以選擇便宜一些的Bose QC 30。


WI-1000XM2和QC30究竟哪個好,相信看到這裡,你已經找到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