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周谷堆:不惜代價、不計成本保障合肥人菜籃子

“幹蔬菜批發20多年了,今年最忙,我是年初一開業的,找不到員工,自己家人全部上了,就是為了保供應嘛。”2月24日,焦永光在位於百大周谷堆自己的貨場內,一邊指揮出貨,一邊告訴記者,現在一天的出貨量都在150噸左右,僅年初二就出貨100噸,往年才不過20噸。他的安徽滿地紅農產品商貿公司主營冬瓜、南瓜、洋蔥、胡蘿蔔這四個品種。前來進貨的肥東徽商批發市場經營戶吳長智女士告訴記者:“焦老闆蔬菜的價格和往年比基本沒有變化,我們也是平價出售”。


百大周谷堆供應充足

記者看到,2月24日的百大周谷堆市場,比起月初更為繁忙了。百大周谷堆公司信息部負責人黃偉告訴記者:“收集的數據顯現,復工復產以來,市場的需要在加大,現在每天進場交易的人數在12000人左右。”

這麼多的人進出市場,疫情防控的壓力怎麼消解?記者在百大周谷堆市場看到,目前整個市場區域內實行“一進三出”,唯一的進口設置了三道關:第一道關查驗身份證、商戶出入卡、測量體溫,第二道關複測區,對身份驗證有問題、體溫異常情況由交警和醫護進行專業處置,第三道關消毒區,通過驗證的人員車輛由兩臺霧炮車灑消毒水消毒。三道關過完方可進場交易。

另一方面,市場交易過程中,人員密集帶來的疫情防控壓力怎麼化解呢?記者瞭解到,目前,百大周谷堆市場實行壓縮交易時間、錯峰交易、嚴控家庭採購三種辦法。蔬菜、水果、水產等各區域交易時間錯開,同一時間段內市場的人流就變小易控。設置的三個出口會將市場管理人員引導的人流車流快速消化掉。


百大周谷堆對入場車輛消毒

“我們從1月22日到現在一天未休,尤其是161名黨員始終在崗,就是為了全時、全員保障合肥市抗疫復工的菜藍子供應穩定有序。”王皓說,百大周谷堆目前把市場的疫情防控和全市復工復產菜籃子保障在第一位,讓人員安全地進來,再讓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安全地走到合肥每一個人的餐桌上。

作為保障全市、輻射華東的安徽最大“菜藍子”,百大周谷堆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皓有壓力,也很有信心。他告訴記者,在疫情防控上,地方政府瑤海區非常重視百大周谷堆對全市人民的生活保障問題,尤其是復工復產以來,瑤海區對市場的監管和幫扶也同步升級,指定分管副區長專人督查周谷堆市場。百大周谷堆公司疫情防控也同步升級。“我們要用200%的努力,去杜絕1%的漏洞。”王皓說,在市場防疫物資的準備上,周谷堆“不惜代價、不計成本”,就是要穩保合肥復工復產後480萬人的菜籃子。


百大周谷堆交易繁忙

張大海,安徽源海農產品商貿公司負責人,也周谷堆蔬菜交易量排前20的大戶。他告訴記者,目前他每天的穩定出貨量約在100噸以上,價格方面“因為高速的通行免費等政策讓運輸成本下降約30%”,張大海經營的海南、福建、雲南等地的螺絲椒、蘇椒、萵苣等品種價格均低於往年。“今年合肥支援武漢的300噸蔬菜,就有我精選的10噸萵苣呢。”張大海很自豪。當及時如果復工導致市場需求加大怎麼辦,張大海說:“我可以把最大供應量提高到180噸,沒問題。”

記者從合肥火車站綜合管理辦公室獲悉,2月24日中午12:00至25日中午12:00,合肥火車站進站流量已達13040人,合肥湧入人口呈遞增趨勢。王皓告訴記者,為保合肥市場穩定供應,周谷堆公司春節前已經赴南方各省洽談對接生產大戶,確保對商戶的源頭供應沒問題。另外公司還充分發揮了經營戶黨支部的作用,像張大海這樣的經營戶黨支部成員共有19位,他們均帶頭加庫存,動用自家運輸車輛從原產地直接拉貨。焦永光按照市場的統籌調配,也在年前就把自己的庫存加到了500噸。

關堂所 徐明瑤 記者 祝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