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這次疫情給國人上了一課,您覺得傳統文化,在今後的生活工作方面有什麼作用和價值?

聿劍傳統文化


傳承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主導了幾千年的社會道德方向,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禮”、“義”、“仁”、“智”、“孝”、“忠”、“善”等觀念的傳播,更是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團結。可是,每一件事都是有利有弊的,觀念文化也是一樣的。“禮”字重尊卑;“義”字談恩怨;“孝”字更是把父母之命放在首位。幾千年流傳下來除了良好的道德觀之外,還有沉澱了幾千年的階級尊卑觀念,那是獨立人格也難以掙脫的束縛。

以儒、道、佛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實踐理性原則。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從中汲取豐富的修身之道、處世之道和管理智慧。儒家以“德本財末”的原則為出發點,主張做事先做人,做人以德為本,人要有敬畏,要敢於追求真理。道家以“道法自然”的原則為出發點,給出“無為才能夠有為”的人生智慧,它以不刻意、不勉強、不妄為為告誡,引導人們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通曉自然和社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佛家以“慈悲”的原則為出發點,強調善與惡、因與果之間的關係,只有積德行善,四大皆空,人才能脫離苦海,最終涅槃,追求人與靈魂的和諧。只要將“儒釋道”三家的人格思想精髓互補互融,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能在人的成長中不斷修行,最終達到自我超越、自我實現、締造有意義的生活。

最後最關鍵的是在這個社會快速發展,經濟壓力很大的社會環境下,每個人都在努力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不改變思想觀念,還抱著“靠”、“等”、“要”思想的人,還會與社會整體發展趨勢嚴重脫節,甚至被社會淘汰,在面對新時代和新的社會環境,自立自強才是我們立身之根本,也是我們獲取自由與財富的動力之源。



閒雲倚山聽天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直到今天,我們仍然離不開這一標準。很長一段時間,中西醫粉論戰不休,多是就理論而理論,最終只有看是不是能把人的病治好,用實踐來證明理論的正確,而不是相反。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回答白巖松問題是說得好:中國人應該感到幸福,有中醫西醫兩套醫學保證,有什麼不好的呢?

這次在武漢抗疫前線,3000多名中醫醫生通過自己的實戰證明了,中醫照樣能治好新冠這樣的未知瘟疫。本人前幾年得了喉咽,上很多醫院醫治兩年未見好,但在草藥市場讓收草藥的郎中拿了五元錢的草藥,竟然奇蹟般的好了。所以後來對中醫越來越信,雖然仍不知道所以然,但其中一定有道理,我們只是沒有研究透罷了。

但讓人悲哀的是,今天在中國,中醫學已經日漸勢微,從業多年的中醫拿不到執照的多的是,只能靠西醫資格證開藥。

我們祖先醫書中所描述的經絡啊等等,肉眼看不見,但古人都有特定的語言解釋,不是玄妙的、講不清楚、而是我們看不見、看不懂而已。如果能用現代的語言進行解釋和解讀,那麼中醫對普通人而言,也就是變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比如針灸、推拿、呼吸訓練、運動、草藥等等,都需要很多人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和實踐解讀,這樣才能與時俱進,讓中醫成為我們當下時代的大眾醫學。


慢客阿銳


育魂,沒道德感、文化感的人,本事有多大,禍害就有多大,無德難成大器,如高福之流的疾控中心所謂的院士們!把毛主席那套全否定,現在報應了吧?科學家眼中只有名利,民族悲哀,共產黨悲哀,國家不幸,社會精神文明倒退!急功近利風氣養成,中央要負責任,尤其貓論者!


秋風8031636046042


本次疫情的發生,看似偶然,但也存在很大程度的必然性。我們先不說傳統藝術文化,先談談中國的飲食文化。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中國地大物博。造就了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地域的的飲食文化。可謂博大精深,享譽世界。

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的快速發展,一部分人短時間財富的積累和他本身的素質、或者說修養,出現不協調!有學者說過:“一個真正的貴族形成,最起碼得一個世紀教育修養。”真因為如此,有些短時間富起來的人,就不會生活了!就拿生活最基本的吃、穿、住、行方面而言,他們穿名牌,奇裝異服,大金鍊子等。不懂得衣服的得體、品味!住的地方以豪華奢侈為傲,不懂得采光、舒適。開豪車。再說吃的方面,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做飲食文化,什麼色香味,營養的均衡都無所謂,就抓住一個“奇”,一個“補”。吃野生動物,見啥吃啥,沒見過更想吃!啥補吃啥!這就是導致今年冠狀肺炎的爆發!這裡面存在著很大的必然性!

恩格斯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看看吧,不幸言中了!我們要尊重自然規律,任何超越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的發展都是飲鴆止渴,自然會讓我們付出慘痛代價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這個命題太大了,不是我等隨便可以討論的。但至少,在今後我們必須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儒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反應出一些糟粕,但畢竟瑕不掩瑜!正因為有了儒家文化在中華大地幾千年的傳承,才成就了中華千年的璀璨文明!誰都不能不承認,不能批判,也沒有資格批判!否定,更是一種犯罪!歷史要發展,文化要傳承,也要革新,平等,自由,公平是人類社會追求的永恆主題!

筆者粗淺觀點,歡迎各位朋友關注指正,謝謝!


半醉半醒半癲狂


這次疫情,讓很多家庭或個人 或公司甚至當地政府部門和國家都經歷了考驗。大部分人遵從鄰里和睦的傳統和在如今特別形式下“各家各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也不失是一種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新作用。


所以,經歷本次疫情之後,傳統文化在以下方面發揮作用和價值:

第一:傳統中醫的作用和價值會逐漸凸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藥在抗擊乙腦、鼠疫、非典、甲流等傳染性疾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作為本次的冠狀肺炎戰役,各個醫院的中醫師主動請纓,甚至新聞熱情報道:15省市區一線調查:中醫藥抗擊疫情應“全程參與,越早越好”。

第二:傳統文化特別是中國的儒釋道國學漸漸融入尋常百姓家,孩子在家撿起了經典書籍,大人也閱讀量大增,線上國學館開通,很多人拍攝書法練習視頻、繪畫在線教學、道德經和風水課程都進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第三:國家和地方的綜藝節目增加了很多關於傳統文化的頻道,比如央視一套推出的中國首檔大型詩詞音樂文化節目《經典永流傳》,通過明星的傳播,讓很多人在第一時間和傳統文化親密接觸;還有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讓很多小朋友,大朋友都喜歡上了中國古典傳統文化的特別是詩詞的魅力。

第四:個人才藝的厚積薄發。很多人通過直播和錄視頻的形式,從二胡演奏、古箏彈奏、揚琴直播、相聲專場、讀書解說等方式讓更多的人守在家裡,避免外出,隔離了自己,也學到了東西。


總結:

所以,本次疫情是中華民族的一次傳統文化迴歸總動員,我相信只要地方社區引導,國家提倡,更多的人會去思考本次疫情帶來的原生態的東西,比如不吃野生動物、勤洗手、不隨地吐痰、非常時期不外出,多戴口罩等。歡迎大家繼續關注@上官朝夕。


上官朝夕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慚愧不慚愧,我估計不是日本道出這些詞,好多中國人都不知道。我輩棄之如敝履,他人拾之若珠玉。這不是偶然,唐代的毛筆咱們一支沒有,日本正倉院那十七支整整齊齊。所以今天我們學書法學的不是橫豎撇捺的基本寫法,而是接祖宗的魂,續文化的根。千萬別再重演當年拿黃花梨傢俱換電鍍摺疊椅的蠢事。


雪兒她爸1


這次疫情更深刻地給國人上一課,沒有這次疫的的瘋狂,我們那個又有清醒的頭腦去認識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上下五千年可謂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飲食也是一種文化其中包含酒文化、茶文化、餐飲文化太多太多。自古以來以來我們的祖先就是與大自然和諧共生,我們食用的家禽、生畜為我們的生活所用,並且能夠和我們世世代代友好相處。這是因為沒有違返大自然的規律,如果執意去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圈,大自然也會給人類相應的懲罰。想當年小時候陽光明媚、風調雨順、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彷彿人在畫中游。而如今人肆虐大自然塗碳生靈,造成生物鏈失衡。大量的森林被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各個國家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發展造成大量汙染水土中毒。隨著社會商品化快速發展,我們吃食物越來越不是原生態了,這也是世界上普遍現象。為什麼現在的人生活雖然都能吃飽,可以不一定“吃好”。看一看為什麼現在有的人出現三高的那麼多,糖尿病患者那麼多,去一小門疹牙科看看無論年齡大的年齡小的壞牙的那麼多,並且牙科醫生忙的還要預約。我們再看一看老一代活著的人,身體硬朗,有的連一顆牙都不掉。雖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有錢人開始不滿足現有生活水平開始獵奇了,打起野生動物主意,於是乎撲天蓋地就興起了吃野生動物熱,就連蛇、蛙、猴腦、螞蚱…都成了他們的美餐,這就極大地造成了生物多樣性,打破大自然生物多樣性給我們教訓還少嗎?同時沒有經濟利益的驅使,沒賣買就不會造成野生動物的虐殺。你非洲的象牙賣買造成了大量野生象被殺擄,多麼的殘忍,最後殘忍的一面要我們人類去付出代價。我們要大聲疾呼要斬斷那些打野生動物的利益鏈條,還我們一和睦相處的大自然吧。



閒棋益智


人類總是在思考中不斷進步,在反思糾正自己的路線,使其能夠沿著正確的路線前行。通過這次疫情,國人們也因此上了一課。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說,這次事件之前讓我們反思出四個道理:

敬畏自然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代先賢對自然一直是有著敬畏之心的。孔子有言“畏天命”,《尚書》裡有“唯天地,萬物父母”的句子。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莊,更是對自然推崇備至。

大自然是人類耐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自然中的一切,山川河海、飛禽走獸、花草樹木都與人一樣,同屬於這個自然界之中。它們就像我們的兄弟姐妹,地澤萬物,大地則扮演的是母親的角色。

對於自然,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敬畏不是害怕,只有敬畏自然,我們才行有所止。行有所止後,我們才可以在大自然中和平、持續地發展。

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與敬畏自然不同,順應自然更多的是強調順應自然的規矩發展,做到因勢利導。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的《寡人之於國也》這篇文章中就強調了人與自然的順應關係。就像農民根據二十四節氣種田耕地一樣,只有摸清大自然的規律,並順應這種規律。人類才能在規律的作用下更好地發展。相反,如果違背規律,必然會自食惡果。

防微杜漸

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中有這樣一句話:“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這是在告誡人們,要注意事情的細節、細微之處,才能更好的防範禍患。

這個道理對於這次疫情也同樣適用,如果疫情初期,有更多的人能夠早點發現它,相關者能夠儘早的重視它。那麼很有可能將病毒扼殺在搖籃中,不會像現在這樣大規模擴散,損失慘重。

仁愛積善

在疫情期間,有很多暖心助人的事情發生。大到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援助,小到中國民間個人為抗擊疫情所作的貢獻。這些都極大的幫助和鼓舞了中國抗擊肺炎。

出現這些好的現象,也與中國一直所提倡的和平、互助的思想有關,而這些思想落實到傳統文化中就是仁愛積善。

常言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能夠做到仁愛積善,必然會有更好的發展。因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社會和諧,世界太平,人才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若木語

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精華的部分,值得我們後輩人學習。通過這次疫情,我們也從傳統文化中悟出了很多道理。但傳統文化中也有糟粕,我們在繼承和發展時要注意甄別,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若木小記


其實,我們這幾代人,更多的人,完全不知道傳統文化是什麼東西

很多人認為傳統文化是過時的,迷信的,邪乎的,沒有接觸,就全盤否定和詆譭。

我帶孩子讀《易經》,很多人完全不知道《易經》是什麼,就會大批特批。

我們生活在文化更替的時代。科學開始發展,物質文明開始發展,唯物主義者思想盛行的時代,而中國文化,研究的是物質文明背後的推動力,很多東西,科學尚未證實,所以,很多未被證實的,人們認為迷信而不可信。

我們人類在科學方面,只是探索了宇宙極有限的部分。佛學,道學裡的經典,不斷被科學家所印證。中國文化,在海外關注度,越來越高,我們國人,有什麼資格詆譭自己的文化,否定自己的文化。

我們骨子裡流淌的就是華夏文化的血液,就像這次方艙醫院一個患者,說自己是不認可中醫的,卻喝著中藥治癒了。人生路還長,不要把話說那麼武斷,武斷的否定自己的文化,可能就是堵上了一扇你自新的大門。

孩童六歲以前記憶力很好,理解力相對弱,是孩子語言啟蒙的大好時機,陪孩子誦經典,南懷瑾老人從1997就開始提倡,這幾十年,國學經典學習已經逐漸蔚然成風

中醫進九年義務制教育,易經進高中考試卷,這都是央視報道的,關注身心健康,在物質駕馭人心的時代,如何把空虛的心充實起來,中國文化正當時。

我錄製了部分孩童誦讀經典的視頻,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參考參考


陪菡寶讀古典


你說的對,這次疫情確實給國人上了生動的課,特別是在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光大上值得我們深思。

先秦諸子百家中的道家學派,提出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家理論學說,明確告訴人們:宇宙間的自然萬物,都按照一定的自然法則而存,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這就是"道法自然”;自然萬物和人之間是互相聯繫的一個整體,是不可分割的,是不可打破兩者之間緊密聯繫這種平衡關係的,這叫"天人合一”。

可惜,我們把老祖宗的話當成了耳旁風,本來我們應該和野生動物和睦相處,卻去亂獵亂殺亂吃,帶來的是野生動物身上病毒的報復。本來森林是保護自然的屏障,卻遭到無節制的亂砍亂伐,帶來的是沙塵暴的襲擊和旱澇災害;本來我們吃的糧食蔬菜水果是天地自然孕育而生,卻非到外空去改變它的基因,弄出些轉基因食品,它對地球人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也是未知數,反正我認為凡違背了自然規律的結果是不會好的,是否能帶來比新冠更慘的報復,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這一切教訓驗證了一句古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不遵循"天人合”,"道法自然”就不行。

我們天天在高喊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然而怎麼繼承和弘揚?自己做為一名齊文化研究者也深有體會,重視的是理論研究,開研討會,請幾個專家高談闊論一番,彙總個論文集就完事了。弘揚傳統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嘴上,結果在理論上,應該切實注重在實踐上,讓傳統文化從書齋走向社會,用理論指導實踐,真正做到古為今用。


道家莊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