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自己的父母不幫忙帶孫子好嗎,你怎麼看?

好奇小發發


其實父母幫忙帶不帶各有利弊,打我自己的經歷說起吧!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特別希望父母能作為過來人給予一些經驗,可是有些時候父母給的經驗與書本上學到的育兒知識有衝突了,這個時候容易產生家庭矛盾,父母也會覺得幫忙帶孩子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如果我們自己帶,會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會懂得寶寶不同階段身體的發育,會督促自己學更多育兒知識,更會增加和寶寶的感情。孩子大一些能走,會自己吃飯,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時父母幫忙帶會輕鬆一些。寶寶一歲之內儘量自己帶,畢竟孩子很小很脆弱,帶起來也特別辛苦,父母身體也不太吃得消。最後總結一下,孩子的成長中父母一定不要缺席,再苦再累都是難能可貴的情感。我們的父母願意幫忙帶當然很好,如果實在不願意也不能勉強,他們是幫忙不是義務,幫忙帶要懂得感激,不幫忙帶也要學會理解,家和萬事興


聽風吹過的聲音


其實作為爺爺奶奶不幫忙帶孩子是利大於弊的一件事。

翻開任何一本經典育兒書籍都會告訴你,父母自己親力親為帶孩子是最好的教育。

作為爺爺奶奶他們本來跟我們這一代人的思想觀點都有隔閡,事事容易經驗主義。

一旦牽扯到小寶貝的問題,雙方更是寸步不讓,他們會據理力爭說自己有養育經驗,老辦法錯不了,但我們明明已經瞭解了更科學的方法。

雙方往往是針鋒相對,大家心裡都不好受,為小事傷了感情。

舉一個小例子,我親媽老說我給孩子奶粉衝的太稀,但我是按比例沖泡,所以她總是偷偷去加奶粉,認為多吃點孩子就不容易餓,長得好。孩子吃了後,肚子脹氣使勁哭的臉都發紫了,但我媽不認為是她加了奶粉的原因,我們倆每天都要為衝奶粉吵好幾次,老人也很委屈,我們心理也難受。

我自己帶孩子,他就會乖乖坐椅子自己吃飯,我媽來帶孩子,他絕對是要喂著才吃,有時甚至追著才吃,我說什麼都不管用,我批評孩子,我媽還要翻過來批評我。

諸如此類的情況太多,確實讓我意識到老人帶孩子弊端不少,自己帶孩子確實更高效,孩子的行為習慣更好。我們要相信,雖然辛苦但收穫更多。

當然現在父母工作都很繁忙,如果老人能在工作日適當搭把手帶一帶孩子,為我們分擔一點,作為自家人我們更放心。但如果老人不願意,也是怕出力不討好,畢竟身邊都是這樣的例子,所以理解為主,實在有困難多溝通,父母心裡還是愛我們,願意為我們好的。





小羊成長記


父母不幫忙帶孩子有幾種情況:

第一種,父母有兩個兒子或是多個,給誰看不給誰看呢,所以都不給看,也免得孩子們之間鬧矛盾,各自把各自的日子過好,得空了約著一起回老家看看爸媽,這也不失為一種和諧的小幸福吧。

第二種,父母偏心,不待見你,不重視你,所以你結婚生孩子後也不當回事,那這就是父母的原因了,那這樣的父母也沒必要勉強來給看孩子,不待見你估計也不會待見你的媳婦和孩子,你們兩口子想辦法應付唄,這樣的父母就過年過節去看看就行,沒必要太較真,畢竟有著血緣關係。

第三種,自己媳婦跟婆婆不和的,不管是媳婦不願意讓她來還是婆婆本身不願意來,為難的都是你自己,也只能怪你自己沒有處理好婆媳之間的矛盾,一個堅持原則的男人,一個明事理的婆婆,一般都不會有多大事,就擔心是拎不清的男人,沒有界限感的婆婆,混在一塊那就是家裡的炸彈了,如果是這樣,就真沒必要來,兩口子受點苦受點累,家裡的環境是和睦的美好的比掙多少錢都痛快。

第四種,家裡父母還有工作的,沒有退休的,還有父母家裡有地種,不願出來的,各種各樣的都有。

不管哪種,父母沒有給看孩子的義務,看孩子是情分,不看孩子是本分,老了病了兒媳婦床前伺候是情分,不伺候是本分,法律上沒有規定兒媳婦對公婆的孝順義務,只能在情理上來把握,不要道德綁架。

其實兩口子看孩子也不是有多累,還能認真充實的體驗當父母的感受,也會更好的融合夫妻感情,兩口子辛苦帶大的孩子,孩子也會有著感恩的心和很好的習慣。

建議如果不是萬不得已,還是兩口子帶孩子,老人也有他們的老年生活。



dang裡個dang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我都會莫名暴躁。

因為人總是喜歡仗著我愛你,就胡作非為。

你父母愛你,那是因為血脈相連。但是不是讓你丟失自己責任的藉口。

你選擇生孩子,孩子是你們夫妻的責任。

是你們夫妻的,不是你父母的,清醒一點。

父母幫你是愛你,不幫你,任何人都不能說什麼,經常看到媳婦怨婆婆不帶孩子一大堆的,你憑什麼?

孩子是你要生的,孩子是你自己要生的。

沒有人拿著刀,駕到你的脖子上逼你生孩子。

倘若你不想生,婆婆硬逼你生,那你就跟婆婆說好,以後帶孩子,餵奶粉,換尿布這些婆婆去負責,你就生,也別管婆婆怎麼帶,孩子該叫你媽,還是得叫你媽,也沒那麼多煩心事。

問題是,自己小兩口願意生,又不願意帶,然後把這個責任打包丟給長輩,厚顏無恥的啃老。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把孩子丟給長輩的,都不是好父母,逃避責任的藉口比比皆是。

希望你的愛很長,失望很短。

春天很長,寒夜很短。

我不認識你,希望你的夢很美,夢裡的玫瑰很香。

我是 用文字溫暖你,記得關注哦。



鄭感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法律沒有規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照看孫子或孫女及外甥或外甥女的義務。

所以,父母願不願意替你們看孩子,你們先得徵求一下老人的意見。老人願意,那是基於血緣關係對晚輩的厚愛,老人不願意,也無可厚非。


王吉坤律師


答:多問自己有否照顧父母?

1、自己孩子自己帶,才會體恤父母不易!

2、有多少子女會感恩父母?

3、聽聽父母的聲音:“當了貼費保姆,還要看他們臉色,只知道埋怨,不懂得尊重。”





綏格格


①老人該有自己的晚年生活、幫忙帶孩子是兩廂情願的事。

②自己帶孩子,從長遠看,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母嬰關係,會在他日後的成長中,保持較好的親子溝通,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時。

③只有自己經歷了這個過程才能體恤父母的不容易!



瀟瀟隨行日記



手機用戶6448405427


謝謝你的提問,讓我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父母幫不幫帶孫子,還得看父母的身體狀況及跟父母是不是一直都住一起,如父母身體不好,不幫帶,可以理解,如父母在老家,非要安排他們過來幫帶,得取決於他們真心願意過來幫帶嗎?不然,他們呆久了,心裡會不情原的。父母含辛茹苦的養大我們,現他們年紀大了,幫帶是情份,不幫是本分,我覺得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父母身體健康快樂的安度晚年才是最重要的。


軒恩朱子


沒有好不好,畢竟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是你們,與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沒有多大的關係,而現在隔代教育也是不好教育的,要是孩子和你們做父母的感情疏遠了,那最後後悔的也還是隻有你們這做父母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