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期間長時間不出門,小孩會得抑鬱症嗎?如何自檢抑鬱和治療抑鬱?

悠閒順心


與其擔心結果,不如提前預防,自己創造點遊戲互動,適當室內運動,定點學習,找點有益身心健康的節目一起歡樂一下,放鬆的談天說地交流一下,等等,給小孩講講現在形式,也是一種對抗困難的成長方式,相信小孩的吸收和學習能力,對自己的小孩要有信心,首先自己就要有信心。個人觀點,謝謝。



鍾呵呵


會出問題。

我之前曾在某一業內壟斷公司工作了6年,薪水豐厚,福利極佳,但是前提是你能承受每週工作70小時以上,無任何私人生活,隨時加班出差,且日復一日的超高強度工作(大概一個人相當於其他公司4個人)。

因拒絕調往其他地區分公司,我主動辭職,想著休息一段時間,嗯,結果就休息了一年,當時未婚,且存款比較充沛(基本上只花掉了定投的利息),父母也感慨我一直太累,所以外部無任何壓力。

第一個月,豐富愉快,第二個月開始,感覺每天過得奇快,四個月後,沉默寡言,易怒敏感,半年後,整個人渾渾噩噩,生理時間完全打亂,外部形象邋遢,開始越發的不愛出門,不再注意健康,經常一睡一天。

大概一年後,我對大部分事失去了情感,莫名的疲勞,還有產生了偶爾短時間失憶(突然發現天黑了,卻除了起床外完全沒有其他印象)或者失語的情況,多次因瑣事和其他人打架,自己覺得問題嚴重了,去醫院查出抑鬱症,吃了一段時間的藥,沒有任何作用,長時間失眠,每天都用父母在世等藉口強制自己不自殺。

幸好有天自己突然想開了,先是打理好自己,然後去圖書館看書,再然後準備各類資格考試,忙起來後最明顯的效果是能睡著了,後來被獵頭挖到了另一家規模相對小一些的公司,每天正常工作,加上公司年輕人多,氣氛活躍,在一年多後基本回復正常,只是除了和父母外,情感一直比較冷漠。

姑涼,勸你一句,孤獨最可怕,無所事事最無聊。。。工作並不只給我們帶來薪水,它還帶給我們朋友和動力(大家都很忙,你的發小一般都在上班,估計很少有時間陪你),人,真的不能宅在家。

評論區的小夥伴們,每週工作70小時真心不是每天十小時,去掉一週休息一天,然後去掉午休1小時,上下班的一小時,還有外聯什麼的,基本每天在單位時間最少14小時,我的工作就是各種審批,強度大的要死,還要提出解決方法。。。確實很累。





MR劉JL


是否會得抑鬱症主要看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氛圍。如果是留守兒童,本來就缺乏與父母的親子互動,又長時間不能戶外活動,與小夥伴玩耍,心情抑鬱的可能性大一點。或者是家庭的氛圍不好,父母之間感情不和的對孩子影響也會大一點。關於如何自我檢查抑鬱,關鍵的一點是看孩子有沒有長時間情緒低落的表現。比如以前願意做的事情現在提不起興趣了,以前很愛活動的現在不太動了之類的。發現這些苗頭家長可以多和孩子互動,多說說心裡話,在家裡簡單的做些運動比如跳繩,健身操。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很多的心理疾病都是兒童時期慢慢形成的,所以家長們要多關注孩子們的心理!


劉蓓43


疫情期間長時間不出門,我學得小孩會得抑鬱症。大人都會得抑鬱症,其解小孩不會的。如果小孩老是說好無聊好煩啊之類的話,你要小心一些了。儘量找一些感興趣的事讓他做,引開他的注意力,或和他在家做一些親子活動,如一起玩遊戲、陪他看動畫片科技片之類,就是儘量高質量多陪他一起。


維維媽


沒有必要過分擔心。。。該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疫情過去以後發現有什麼問題再考慮解決,一點點問題也沒有,耽誤不了任何事情。。。該來的一定會來的,擔心害怕沒有用。不該來的,擔心害怕也不會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不是?


羅桂田心理諮詢


不會吧,至少我家幼兒園的小朋友一直都很開心。


陽光下的野喵


最好還是諮詢醫生。心理疾病最難看清和分辨。誤診錯診會加深病情的。


橘座為重


不會抑鬱,只要你讓他學習,娛樂,運動都正常。但是如果單獨只有手機就不好說


一街綠樹


疫情期間別說小孩兒就連大人都會抑鬱的!但是我們可以自行排解!


幸福de亦可


在家想方設法地玩,不會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