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微信上購物如何避免掉坑?你需要這麼做

目前許多人熱衷在微信上購物。他們通過公眾號推文的廣告鏈接、或微商城、微店購物,或通過朋友圈、微信好友代購下單。

前者賣家均經過實名認證,受《電子商務法》監督。而後者引發的購物糾紛卻有上升趨勢。此類案件中,微信證據成為當事人證明自己主張的唯一電子證據,因此買家常陷維權困境。

微信上購物如何避免掉坑?你需要這麼做

真金白銀兩萬元,血本無歸

<strong>在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中,蔣先生通過朋友介紹,與微信名為“親愛的辣白菜”成為好友。“親愛的辣白菜”常通過微信朋友圈發佈化妝品、皮包等海外代購信息。

<strong>蔣先生於17年4月9日向其購買了某奢侈品牌皮包,支付貨款2萬元。

<strong>“親愛的辣白菜”承諾4月13日給蔣先生髮貨,但卻在4月12日通知蔣先生貨物被海關暫扣。

<strong>一年多過去後,蔣先生仍未收到貨物,遂將其訴至法院。

<strong>然而立案時,蔣先生僅知道賣家名為韓某,無法提供韓某的身份證號,同時未能確認韓某是否為“親愛的辣白菜”真實姓名。

<strong>法院經審理查明,蔣先生提供的電話號碼並非韓某所有,“親愛的辣白菜”也並非微信實名認證用戶,因此無法確認被告身份。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二)有明確的被告。

<strong>由於本案中蔣先生無法提供韓某身份證號等具體資料,被告並不明確。法院無法立案,蔣先生只能無奈撤回起訴。


微信上購物如何避免掉坑?你需要這麼做

信息確認說得簡單找起來難!實名信息哪裡有?

購物時要求賣家提供身份證照片微信支付管理頁面中“實名認證中心”顯示的信息截屏。身份信息經過對比驗證,能有效降低賣家主體不明的風險。

實名認證中心顯示的信息中已將姓名及身份證號碼的一部分隱去。但只要確定賣家微信經過實名認證,即使未能掌握賣家的身份證完整信息,也可以在訴訟中申請法院調取微信賬號持有人的真實身份信息,避免陷入維權困境。


微信上購物如何避免掉坑?你需要這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