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戰疫“後勤兵”供給“強後盾”

<table> 戰疫“後勤兵”供給“強後盾”

中山市商務局分組調研市場供應保障情況。中山市商務局供圖

/<table>

凌晨3時,當中山整座城市尚在酣睡時,來自中山食品水產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山水出”)的部分一線員工,戴著口罩到水產基地撈魚。撈上來的新鮮活魚,每天將通過水路、陸路等方式出口至港澳。一年365天,從不間斷,疫情當下,也未曾斷供。這背後,是中山水出60餘年經營的企業責任感,是政府部門急企業所急的堅強後盾。“不管晴天雨天,我們保供港澳每一天!”中山水出董事長何榮洪喊出該集團幾代人的口號。今年1月份,該企業出口港澳水產品達1900噸,出口收匯1300萬美元,鮮活塘魚供貨量佔香港市場的30%。目前,中山水出復工率達七成左右,既要自我保安全,也要復產保經濟。

當前,“疫情阻擊戰”全面打響,企業復工復產刻不容緩。截至2月26日15時,包括中山水出在內的中山外貿企業,復工達2668家,佔全市外貿企業98.52%。中山市商務局積極推動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把疫情對商務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為打贏“疫情阻擊戰”和“經濟保衛戰”提供堅強後盾。

大力發掘海內外防疫物資貨源

“感謝包括中山市商務局在內的多個相關部門千方百計為我們企業排憂解難,當知道我們緊缺口罩和有關抗疫物資時,及時協調有關部門幫助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何榮洪的一番感激之詞,正是對中山市商務局全力抗擊疫情的最好證明。

事實上,中山水出得到的幫助,只是市商務局在防疫工作上的冰山一角。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組的統籌安排,市商務局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1月21日,市商務局就成立了以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局內應對疫情臨時工作小組,並積極協調海關、邊檢等部門和口岸各經營單位成立口岸應急工作小組,做到不靠不等,把防疫工作做到前頭。1月24日,中山啟動一級響應當天,市商務局成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為加強生活物資保障,市商務局牽頭起草《中山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組生活物資保障工作組工作方案》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組批准後印發實施,下設協調保障、市場監測監管、物資保供與物流調配、信息綜合與督辦、海內外物資採購等5個專項工作小組,制定溝通協商、信息通報、督辦檢查等制度。尤其是建立應急物資生產供應與需求採購對接機制,協助復工企業採購急需的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防疫物資緊張,開源是關鍵。“近期口罩需求大增,公司本著支援社會的理念,急招普工。”1月底,中山市賽夫特勞保用品有限公司(南區)(下稱“賽夫特勞保”)緊急復工,發佈招工通告。市商務局積極與廠方溝通銜接,推動產銷對接,組織媒體報道廠家缺工情況。報道一經發出,不少員工迅速返崗,還有許多市民積極報名,希望加入口罩生產團隊。在市商務局和其他部門的協助下,有效解決賽夫特勞保、中山市金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小欖)等兩家生產一般性口罩企業缺工問題。此外,該局還協調世界最大的包裝生產公司安姆科集團和中山聯昌噴霧公司,解決中山市露科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角鎮)、泰華施利華(板芙)等兩家消毒液生產企業缺乏消毒水產品包裝等問題。目前,兩家企業消毒液生產廠日均產量達5萬支/天,有效加大復工防疫物資保障。

“您這邊有口罩供應嗎?”連日來,市商務局協調境內外政府機構、商協會、企業等超過100家,組織工作人員聯繫了約6000家海內外防控物資生產經營商家,收集有效信息100多條,涵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通過有效增加口罩等防控物資市場供應,同時加強協調,切實保障口岸聯檢單位、重點商超等抗疫一線物資供給,同時,協助外貿、外資重點企業解決職工返崗、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資金缺口以及口罩、消殺用品、測溫儀等防護物資保障問題,有效組織好復工復產,協調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監測。

全力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

2月9日,中山市發佈《應對疫情穩企安商若干措施》,即“中山穩企安商20條”。就其中涉及商務職責的第3條“降低費用負擔”、第6條“加大防疫相關企業支持”、第11條“加大企業出口支持”、第16條“優化應急公共法律服務”、第18條“調整政策時限”等相關內容,市商務局及時制定申報指南,出臺政策解讀,通過網站、政務新媒體、送“法”到企業等途徑和形式,廣泛宣傳,指導企業用足用好政策措施。同時迅速對接調整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預算安排,切實確保對疫情期間以自有運力向中山市運輸醫用防疫物資的物流類企業,按其實際運輸防疫物資給予運費(運入)40%的支持,以及將一般投保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保費扶持比例從30%提高至80%的扶持政策(省市政策疊加扶持比例可達100%,覆蓋200多家投保企業)落實到位。

疫情當下,不少外貿企業還面臨著訂單損失的難題。市商務局強化法律服務幫助企業降低風險,市貿促會為外貿企業和境外項目實施主體免費出具因疫情導致未能按時履約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若企業提交的相關證明文件齊全,最快一個工作日即可開具。”市貿促會工作人員表示,2月3日,中山市貿促會為中山企業廣東長虹電子有限公司簽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為中山市首份。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無法按原合同約定向客戶交付產品,如不能及時提供無法履行合同原因的合法證明,將承擔不可估量的損失。截至2月26日,市貿促會已為近200家企業提供諮詢及指導,累計出具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41份,涉及家電、服裝、裝備製造等行業,涉及合同金額約2.6億元人民幣,主要涉及美國、德國、俄羅斯等16個國家和地區 。

至於政府招商引資項目無法按原約定時限履約的,可按疫情防控時間在合同及監管協議約定基礎上順延。

疫情發生以來,市商務局深入走訪外貿企業,瞭解企業防控物資、人員到位、防控措施、隔離場所、應急預案等情況,做好政策解讀宣傳,同時,成立5個商貿領域復工復產服務小組,深入一線瞭解並幫助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和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2月17日以來,市商務局局長吳翹楚帶領商務局工作人員深入鎮區一線聽取企業訴求,全力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助力企業用好用足政策,全力打贏疫情阻擊戰。

保障重點防控物資供應一線

“通過對商超和菜市場的摸底調查,目前中山市蔬菜等各類食品供應充足,廣大市民不必恐慌,按需理性選購。”1月底,市商務局副局長高曉波帶隊對家樂福新悅店摸查後如是說。這一個多月來,市商務局兵分多路,對全市各大商超及菜市場進行摸底調查,督促指導企業做好採購、儲備和上架工作,確保各類食品供應。目前,全市生活物資市場供應充足、穩定。

同時,市商務局牽頭,通過市鎮聯動、政企協同,持續開展防控物資市場供應摸查。“好鋼用在刀刃上。”在挖掘防控物資資源的同時,如何全力保障重點防控物資供應一線,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為此,市商務局在廣泛聯繫貨源的基礎上,打通物流配送、指導企業和相關單位增加防控物資儲備。

2月19日,在市商務局的積極協調下,在中山港海關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的配合下,來自哥斯達黎加、秘魯、香港等地捐贈的口罩、防護服等5批物資順利清關,分別發往中山市第二人民院、南朗醫院等意向使用單位使用。市商務局作為清關牽頭單位,第一時間協調已復工的貨運企業參與進口捐贈物資的運輸物流工作,保障進口捐贈物資儘快送至使用人手上。經多方協調,該批物資於2月19日下午順利清關運抵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2月21日,市商務局積極統籌協調,助力由明陽智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山僑光紡織有限公司捐贈的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等防疫物資,在中山港順利清關,為進口捐贈物資順利送達意向使用人保駕護航。

防控期間,市商務局聯動海關、市場管理等30多個部門單位完善中山海外物資進口業務流程,協調各方力量共同搭建物資接收渠道,為坦洲、五桂山、東區、民眾等鎮區和多家重點企業提供購買防疫物資渠道,累計協調10餘批海外捐贈防控物資進口清關工作。

堅定信心,精準施策,中山市商務局大力協調國內外防控應急物資的供需、採購、保供等工作,全力支持中山企業復工復產,當好戰疫中的“後勤兵”。正如市商務局通過網站發佈的《拒絕恐慌!中山市商務局致全市廣大企業的一封信》所言:“相信在我們每個人的努力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一定能打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