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在家上網課,不少家長和學生產生矛盾怎麼辦?

山水月竹


最近網課,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成了朋友圈的常態。其實我們換個角度想,我們做家長的為什麼會著急?很簡單,我們突然發現孩子在學習時的狀態,和我們想象的完全不同。

我們想象的狀態是娃在教室安靜上課偶爾調皮搗蛋,被老師批評。回家也會出現錯誤,大部分都在說,太馬虎,不用心,這怎麼會錯。但我們在家看到的確是一個完全不同狀態的娃。老師上課,他不知所措。老師已經再繼續下一個知識點 他還在上一句話徘徊。明明老師一節課都在強調的重點,下了課他卻忘的乾乾淨淨,你一提示,又都想起來了。家長不免著急上火。自然態度就會不好。

可我們忘了他們是孩子,我們不能拿成人的判斷來作為他們判斷的標準。馬虎,還是因為知識掌握不夠熟練。忘記重點,也可能是學習方法 聽課方法有問題,我們首先要允許孩子犯錯,他們才會知道有錯誤這件事存在,知道了才會改正。


喵菓說說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把自己的角色轉換為一名老師,並能體諒一回老師在課堂上管理學生的為難和辛苦。

老師作為一班之師者,真實的身份就是一個管理學生學習、教授學生知識的生人罷了。以這樣的身份去管理學生,在學生沒有足夠好的思想素養和家庭教育的情況下,很容易他們發生正面衝突,甚至由於學生一時的想不開而做出自我傷害的事情。

所以各位家長在平時應設身處地的為老師想一想,體諒他們在管理學生方面不容易。

回到這個問題上來。其實,家長和老師在這個情況下,雖扮演不同角色,但起的作用是相同的。當我們看到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問題或者不足時,都會去提醒和糾正。

與孩子發生學習方面的分歧時,最關鍵的不是爭出你錯我對,也不是必須讓孩子聽自己的——必須保證孩子在學習上的積極性、樂觀性以及自信力。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有自主,擺脫依賴和監管,實現自覺。如果一味地依賴家長和老師的方式,學生始終無法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引發網課時,家長和學生之間矛盾的主要還是由於兩個人對於學習方式、學習效果以及學習態度之間存在差異。家長的要求始終會高於學生對自己的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要求始終在落實的過程中還會再降一等。這就導致了理想和實際情況落差太大。

家長要做的就是讓要求更加貼合孩子實際,不至於使自己過於失望,也是孩子失去自信。


玖抒教育


[祈禱]應該說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每個人都被捲入了一場特殊的戰役。在這場全民戰役,人民戰爭中,每個行業每個人都應該拿出自己最強的氣勢,以最好的狀態投入戰鬥。

❤️逆行而上,主動請纓,支援武漢。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是 “白衣天使”。在疫情中,打開心靈的窗戶合唱國歌和《我和我的祖國》的是堅強樂觀的武漢人。我們河南省教育工作者,老師,同學,家長應該扮演什麼角色?該拿出什麼樣發的精神狀態呢?

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抗日戰爭時期教育奇蹟的締造者西南聯大。西南聯大的校訓是 “剛毅堅卓”西南聯大與戰爭同行的八年培養了3882名學生,其中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4位最高國家科技獎獲得者,172位院士,上百位人文大師。我也不禁想起戰爭時期,河南大學8年抗戰的辦學歷史,河大師生犧牲9人,失蹤25人,在烽火連天和戰爭的硝煙中,堅持敵前辦學秉承教育報國,表現出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應該說這就是我們河南教育的精神。我還不禁想起,我們的省委書記王國生同志在去年教育大會上講過的一個故事。他說2008年大地震之後,他帶領一批學生志願者,支援汶川的經歷。在援助返回之後,很多學生家長感嘆,自己的孩子在參加抗震救災後得到了快速的成長,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很多學生家長讚歎,孩子們在災難中的成長曆練進步和不妥協的精神。

💪在災難面前我們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家長,必須真正的風雨同舟,攜手共進。我們都需要共同面對,共同討論,共同參與,共同承擔,在教學條件變化中,在交流空間變化中,把疫情把災難變成教材。把我們應該做的,能夠做的,通過努力能夠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積極的心態。共同完成好這場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在抗擊疫情的的戰役中,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出學生們堅韌不拔從容不迫愛國愛民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真正的與祖國一起成長,用成長的足跡踩踏災難,讓不幸成為通往幸福的橋樑。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教育的本質和追求。我相信有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Zoe一心教育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最近大人延遲上班,孩子推遲上學,假期延長了很多。有的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感情越來越好,但是,也有的父母和孩子“相看兩相厭”,出現的矛盾卻越來越多。

產生矛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在家上網課學生不安心,不認真聽講,做些與學習無關的事,完不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2、學生以上網課為由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

3、學生處於青春期,有逆反心理。

4、家長愛子心切,愛之深,恨之切,教育孩子不講方法。

5、由於疫情隔離,心情焦慮,脾氣爆躁。

可以說,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矛盾、發生爭執是在所難免的。重要的是,和孩子發生爭執後,父母應該怎樣去解決。父母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試著解決。

1、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孩子發生爭執後,父母最好的處理方法,應該是和孩子一起,商量怎樣解決問題。可以臨時組織一個“小會議”,父母和孩子一起討論,找出一個令雙方都滿意的辦法。在“會議”中,父母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孩子也可以說出自己的做法,然後大家一起討論。

2、積極傾聽。在做反應之前,先重複對方所說的,並且由對方的回應中確定你所聽到的確實是對方所表達的意思。要確保善意的解讀有建設性的內容,而不是更多的關注賭氣、訓斥的話。

3、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規律有序生活。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學習、娛樂等安排做成一張時間表,還可以列出每日願望清單,如做手工、畫畫、親子游戲、室內運動、製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來完成,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使居家生活變得更健康更有序。

4、給孩子一定獨處空間,多一些理解信任。隨著與孩子在家裡共處的時間增多,親子矛盾和衝突可能也會增加。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獨處空間,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們對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學會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進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勵,少一些管制和嘮叨。

5、分享抗擊疫情感人事蹟,傳播社會正能量。要讓孩子瞭解,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鬥中,有無數工作者犧牲了休息時間,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堅守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守護著大家安全。引導孩子關注那些奮戰在一線的抗“疫”勇士和感人事蹟,學習他們勇於擔當、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總之,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很容易出現矛盾,但是,如果矛盾每天都會出現,而且每次都鬧得兩敗俱傷,爭論不出結果,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覺得非常挫敗,那麼父母就應該好好想一想,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是出現問題了。


指尖畫流年


上網課也是一種學習,需要認真的學習態度,現在不少線上學生利用網絡學習藉口,玩遊戲,消磨時間,覺得網絡老師管不到自己,導致學習效率底下,家長要引起重視。


快樂的數學老師


其實主要矛盾不在家長和孩子,而是課程的內容和上課時間安排。上課時間不能太長,不超過40分鐘,小學應該更少。其次,不要講解特別難的問題,以簡單題為主,中等題為輔。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他才願意去學。另外,多給孩子鼓勵與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