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濟南穿黃隧道工程復工戰“疫”兩手硬

魯網2月27日訊作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的標誌性工程,被稱為“萬里黃河第一隧”的濟南穿黃隧道近日掘進突破千米。工程復工後,每天掘進8米,隨著人員陸續到後期速度將會越來越快。記者注意到,在積極推進工程進度的同時,工程項目部同樣堅持疫情防控不鬆懈,為進場的500餘名管理人員和勞務人員開展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济南穿黄隧道工程复工战“疫”两手硬

濟南穿黃隧道工程工人正在吊裝管片。

積極復工 每日掘進8米

2017年11月28日,濟南黃河隧道工程奠基,開啟了萬里黃河天塹從水上跨越到水下穿越的新時代。項目建設單位為濟南城市建設集團,中鐵十四局集團牽頭並組織施工。該工程是目前國內在建的直徑最大的公軌合建隧道,作為國內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懸河,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隧”。

穿黃隧道的北入口就位於鵲山腳下,長達160餘米的泥水盾構機從北側掘進。目前北側入口已經成型,隧道有四五層樓高,內部燈火通明,絲毫沒有隧道那種陰冷潮溼的感覺,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隧道管片的拼裝。

中鐵十四局濟南黃河隧道盾構掘進負責人周贊介紹,穿黃隧道盾構段長約2519.2米,盾構管片外徑為15.2米,管片內徑13.9米。工程採用最先進的兩臺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由北向南掘進穿越黃河,整機長166米,總重4000噸,刀盤開挖直徑15.76米,刀具共計347把。

記者在現場看到,管片拼裝由工人手持無線遙控器控制吊機,把重達6噸的管片運送至指定位置,然後再由其他設備吊裝至相應位置,這樣就完成了一塊管片的拼裝作業。每一環由10塊管片組成,每環寬2米。

“盾構掘進復工到現在,盾構機每天的掘進速度控制在8米,也就是四環,後續會逐漸加速掘進,能夠達到每天16米。”周贊介紹,目前黃河隧道有兩臺盾構機同時向南掘進,合計前進了1100米,突破了千米大關。

济南穿黄隧道工程复工战“疫”两手硬

濟南穿黃隧道工程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為500餘名工作人員進行了核酸檢測。

硬核防護 500餘人進行了核酸檢測

進門登記,測量體溫,留下聯繫方式,酒精噴手消毒,鞋底消毒……這是工人進入場區的基本防疫措施。

2月25日,項目部還聯繫了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為進場的500餘名管理人員和勞務人員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確保疫情防控不漏一人,可謂是做到了“硬核防護”。

在隧道負責遙控吊機的於先生老家在日照,因為是省內人員,在家裡待了幾天,便早早地回到了工地。“我來工地上已經將近三年時間,穿黃隧道是濟南市的大工程,能參與這樣的工程很自豪。因為不少同事還沒有返回,項目現場一刻也離不開人。”於先生說。

老家江蘇的周贊今年春節又沒有回家,參加工作10餘年的周贊參建了國內將近10個隧道建設項目。他已經五年沒有回家過年,濟南穿黃隧道是他參與的難度最大的項目,他為此感到很自豪。

“盾構掘進必須保持連續性,不能完全停工。因為盾構機是在黃河下,就算是暫時停下,也要隨時進行保養和維修,一旦動起來,那就要隨時注意,不能扔那裡不管。所以,我們這個項目不可能沒人,需要有人在這裡一直盯著。”周贊說。

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公司項目負責人白坤介紹,在疫情期間,中鐵十四局項目部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通過對關鍵工序緊迫崗位復工人員實施返崗前健康篩查、到崗後建立健康檔案、隔離觀察、線上每天健康打卡、線下每天專人測量體溫。

項目部對工地實行封閉管理,只留必要進出通道,24小時人員值守,對進出人員、車輛進行嚴格檢查檢測,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現在我們現場已就位人員已近500餘人,早上7點和晚7點換班,工人在隧道下一待就是12個小時。中午和夜宵由我們的專門管理人員送過來,施工工人和管理人員都是在施工現場吃飯。”周贊說。

展望未來 今後5分鐘內即可“穿黃”

濟南黃河隧道工程位於城市中軸線,北連鵲山、濟北次中心,南接濟濼路,距建邦黃河大橋和濟南黃河大橋的垂直距離分別為5.3公里和5.1公里。也就是說,隧道建成後,市民不需要再繞行將近一個小時,以時速60公里穿過4700米的隧道僅需不到5分鐘。

按照計劃,穿黃隧道建設工期約為45個月,預計在2021年10月份竣工驗收並通車。建設方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工程貫通後將大大加強濟南北部新城與主城區的聯繫,實現新城城市綜合功能提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速濟南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據山東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