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不花錢,離心泵這樣改造,月省電費近三萬元

很多金屬礦山隨著持續的開採,採空區會越來越多,井下的排水量也會隨之增大,水泵就成了主要的耗電設備,因此礦山排水節能也就成了老闆和設備主管需要重視問題。

通常中小非煤礦井深度都在300—900米,井下水源面廣、中段多,排水系統複雜,各中段湧水量不均衡,變化量大,因此在選購水泵時,往往將設備參數預留的較大,基於這些原因,也為礦山排水節能提供了不少選擇。

就以中陝金屬旬陽礦區為例,礦井深度為550米,排水由三個泵站採用階梯傳遞方式,每天礦井總湧水量變化不太大,一天最大涌水量為1250立方,這些水每天都得必須排出,否則就無法生產。

每個泵站按非煤礦山條例要求:由三臺水泵組成(一用、一備、一修)。旬陽礦區選用的是多級離心泵,型號:100D45X7;揚程:315米;排量:85立方/小時;電機功率:132千瓦。通過以上數據看出,水泵揚程的富餘量為100-150米,這也是為什麼水泵運行時電機溫度總是偏高。

從崗位職責劃分,井下排水不歸我管,但我還是在2010年向老闆提出了水泵節能改造的建議,起初老闆不同意,問其原委。老闆說:“都這麼多年了一直都這樣用,不也挺好嗎?再說了只要設備改造,就會耽誤生產,就要花錢。”我向老闆保證:“不影響生產,非但不花一分錢,水泵改造後故障率會下降,每月還能節約電費兩萬元以上。”老闆聽我介紹後,樂了。隨後在機修工人的配合下,對水泵做了“抽級”改造,具體做法是:將1#、2#泵站的水泵(實際揚程200米),由原來的7片葉輪,抽去倒數第二片葉輪(末端葉輪不能去除),變成6級離心泵。

對三號泵站的水泵(實際揚程150米),抽去兩片葉輪,變成5級泵。並對去除葉輪後的倒液腔作技術處理。

全部改造完成後,通過一週的實驗,水泵各項參數都達到了預期目標,排水量達到了水泵額定排水量,較改造前實際排量下降了5%,平均節電率達17%,兩項指標相抵實際節電率13%。排水電費較改造前每月減少近三萬元。

不花錢,離心泵這樣改造,月省電費近三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