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作者 | 希小小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經典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就是這樣一部講述天才少年威爾在兩位教授、女友斯凱蘭以及兄弟查克的幫助下,成功治癒童年傷害的影片。

故事從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不起眼的清潔工威爾 (馬特·戴蒙 飾),夜裡偷偷解算出“世上只有兩人會的方程式”開始的。可惜的是,等蘭波教授找到這個“數學奇才”時,他正因打架滋事被提審,面臨牢獄之災。為了幫助威爾回到正途,不再浪費非凡的天賦,經過蘭波教授和心理學家尚恩(羅賓·威廉姆斯 飾)的不懈努力,威爾終於克服了童年的陰影,突破了影響他多年的心理障礙,完成了自我療愈,勇敢追求新生活與愛情。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

在電影中,威爾有一個非常糟糕的童年,他是一個在養父虐待下長大的孤兒,童年的創傷滋生了威爾的軟弱。他堅信,“走出舒適圈就會受到情感傷害”。正如有人所說,“當我受到傷害時,你們在哪裡?現在我已經築起了保護自己的城堡,不再需要你們保護我了,請回吧。”

看這部電影時,我始終覺得這部影片有太多的戲劇色彩,畢竟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每個曾經遭受到不公平對待的人都有威爾這樣的天賦,不是每個治療師都如尚恩這般技術高超,也不是每個人身邊的朋友都像電影中的查克那般講義氣,尤其是查克規勸朋友的那一番話,我很少在現實生活聽到。

01 威爾和尚恩的療愈之情從“傷害”開始以擁抱結束

《心靈捕手》中威爾有著超強的記憶能力和極高的天賦,他總能通過滔滔不絕講出書本上的知識,讓和自己爭論的人啞口無言。他同時也擁有極強的分析與觀察能力,所以他奚落了六位輔導自己的心理醫生,包括尚恩。

威爾第一見到尚恩時,就出言不遜試圖激怒他。威爾透過桑恩辦公室的一幅畫作的色彩和主題,猜測出尚恩畫畫時的悲傷心情,就像處在暴風雨中的港口。但同時他也惡毒的揣測尚恩悲痛的原因是,他的妻子愛上了別人,離他而去。剎那間,威爾已經被尚恩掐住了喉嚨,他顯得很無助。

威爾本以為尚恩會和其他心理諮詢師一樣,不想再和他見面了,沒想到尚恩決定繼續治療威爾。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

①、生活不是靠書本和想當然得來的,需要用心去體會

第二次尚恩將見面地點選在了環境清雅的公園,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方式。房間裡壓抑的氛圍,容易讓人產生防禦,但大自然裡,會讓人感覺在休息,更容易接受別人的思想。

在這部126分鐘的電影裡,有一段臺詞發出了最耀眼的光芒,那是尚恩在河邊長椅上對威爾說的一段話:

“你只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麼。所以如果我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政治抱負、他和教皇…性傾向,所有作品,對嗎?所以我敢打賭你說不出西斯汀教堂散發的氣味,你從沒站在真正站在那兒,仰頭欣賞過它美麗的天花板。如果問你戰爭,你大概會拋出莎士比亞的名言:‘共赴戰場吧,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沒接近過戰爭,從沒有把好友的頭抱在膝蓋上,看著他吐出最後一口氣……”

尚恩告訴威爾的道理也正是我們需要了解的:生活不能只靠書本和想當然,需要用心去體會。

不要輕易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而暴露了自己的淺薄,不要因為出門旅遊了幾次,就說看懂了世界。世界那麼大,我們未曾瞭解過、感受過、經歷過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

②、關於親密關係:你不完美,你認識的男/女生也不完美,問題是你們是否完美的合適?

關於親密關係,大概沒有人會比電影中尚恩總結的更好了。他說:

你不完美,你認識的女生也不完美,問題是你們是否完美的合適,親密關係就是這麼回事。

在威爾與尚恩的一次會面中,威爾主動談到自己正在與一個漂亮姑娘談戀愛,可是現在卻不打算約那個姑娘了,理由是“女孩現在很完美,我不想破壞這種完美。”

尚恩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出在哪?威爾說:“也許是你不想破壞你自己的完美。”

這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你在意什麼,就會關注什麼。你缺少什麼,就會炫耀什麼 。所以威爾看似是害怕斯凱蘭的不完美,其實是害怕對方發現自己的小瑕疵。

電影裡,尚恩對妻子深沉的愛令人感動,他主動告訴威爾自己與太太之間諸多讓人捧腹的糗事。比如太太一緊張就會放屁,甚至一次放屁把家裡的狗都吵醒了,但尚恩並沒有告訴太太真相,而是將這些糗事統統攬到了自己身上。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

這些都不是完美的事情,但奇怪的是,妻子去世後,能讓他記起的反而是那些不完美的東西。他說:

像那樣的小事很奇妙,那是我最想念的事,這些小特點讓她成為我太太。她也知道我所有的小瑕庛,人們稱之為不完美。其實不然,那才是好東西,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

說起來,威爾並不是電影中唯一需要進行心理治療的人,失去心愛妻子的尚恩也同樣需要啊。老先生不願開始新的親密關係,他走不出自己的心結。就如同影片中說的,“

我想那是極好的哲學,這樣可以一輩子不認識任何人。

關於“妻子放屁”的趣事,其實是已故演員羅賓·威廉姆斯的臨場發揮,所以才能讓威爾笑的如此開懷。羅賓·威廉姆斯也憑藉自己在電影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③、如果你曾遭受不公平對待,請記住那不是你的錯

在《心靈捕手》中,威爾和治療師尚恩·馬奎爾的最後一次治療場景,應該是整部電影的高潮部分。

當威爾意識到尚恩的檔案裡有他遭受虐待照片的時候,威爾小心翼翼地詢問尚恩,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得到尚恩肯定的回答後,威爾稍微覺得放鬆了一些。

當他們因悲慘童年經歷而產生共情時,尚恩找到了一種幫威爾打開心結的辦法。他不斷重複著對威爾說出“這不是你的錯”(十次),威爾從一開始的不屑到自衛性地咬著下唇,再到憤怒地推搡尚恩。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尚恩已經瞭解了威爾所有的防禦機制,從而讓他無法逃避。直到最後……威爾終於卸下了所有的心防。

尚恩把威爾抱在懷裡,就像抱一個小男孩一樣,而威爾哭得像個孩子。鏡頭拉開,兩個孤獨的靈魂像父子一樣擁抱,這些情節讓威爾體驗了一次情感的宣洩。一個好的故事會吸引我們進入故事中的世界,讓我們對角色的掙扎感同身受,見證著他們迴避那些能成全他們自己的機會,甚至從角色的身上也能看到我們的影子。

02 真正的朋友會希望你,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亞說,真正的友誼總是預見對方的需要,而不是宣佈自己需要什麼。

這句話為我們定義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但在生活中,卻鮮少有人能做到:鼓勵朋友離開自己,去追尋真正屬於朋友自己的路。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

在《心靈捕手》中,查克說出了少數人才敢說出口的話:

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你知道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是什麼?只有十秒,從停車到走到你家門口的這段時間。因為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家。不說“再見”或是“明天見”,什麼都沒有,你就是走了。

而對於威爾來說,和查克這些“問題青年”的友誼才是他最看重的東西。因為這是許多年來僅有的,認可他、接納他的一段關係。朋友們的不成熟和高度忠誠,給了威爾一個,永遠不用長大或不需要接受挑戰的地方。

後來,當威爾與女友斯凱蘭有了感情危機時,他也告訴自己,丟掉工作和愛情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他永遠有朋友可以依靠。

威爾執拗地與內心的渴望做著對抗,他明明很熱愛數學,卻拒絕蘭波教授推薦給他的新工作,並固執地掩飾說砌磚、修車與清潔工等等都是很好的工作。 但就像尚恩反駁的那樣,威爾既然在哪裡都能當清潔工,為何偏偏選中世界一流的大學校園?又為何要在夜晚偷偷地結算出蘭波教授留下的數學難題?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

很顯然,威爾一直在掩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因為他捨不得離開“有朋友”的好處。他通過浪費自己的天賦,甚至以自甘墮落的生活方式融入“問題青年”的世界,贏得了三名死黨的友誼,而這段友誼也成為他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獲得的支持。

尚恩懂得這一點,所以當蘭波教授說威爾的朋友都是“智障”時,他憤怒地為威爾辯護。

關於誰才是真正的朋友,高爾基曾這樣總結過:

真正的朋友,在你獲得成功的時候,為你高興,而不捧場。在你遇到不幸或悲傷的時候,會給你及時的支持和鼓勵。在你有缺點可能犯錯誤的時候,會給你正確的批評和幫助。

威爾與查克在工地汽車旁的那一段對話,應該是整部電影的轉折點。當聽到查克說,“你坐在一堆中了獎的彩票上,卻窩囊地不敢兌現,20年後如果你還在這兒,這對我們是種侮辱。”威爾才終於意識到唯一阻止他前進的人,只是他自己。

終於在片尾,查克去接威爾的時候,發現他已經走了,威爾去尋找自我價值與一直迴避的愛情去了。查克在一陣失望後微微一笑,真心的為威爾高興,而後轉身離去。

實際上,查克的扮演者本·阿弗萊克與威爾的扮演者馬特·達蒙不只是在電影中出演一對好兄弟,在生活中他們也是好搭檔。這部電影的劇本就是兩人合作完成的,並在1998年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原創劇本獎。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三座奧斯卡小金人

03 結合電影《心靈捕手》對“自我和解”的感悟,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現實思考

電影《心靈捕手》中,威爾是何其幸運,遇到了尚恩這樣擁有高超技術的心理治療師。現實中,這樣的好運氣怕是寥寥無幾吧?但就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仍是普通大眾關心的話題。

①、與過去和解,從來都不是原諒那些給自己造成過傷害的人

馬斯洛一生都未原諒自己的母親,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偉大的心理學家。記得曾經在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我從來不對媽媽說“原諒”,因為我並不覺得自己比她高一籌,可以居高臨下、大度地原諒她。因為緣分,我們在“今生”這場戲裡扮演母女,脫離角色身份,我們都是本質一樣的人。童年的經歷確實帶給過我傷痛,但現在我逐漸接受了,事實是什麼就是什麼,無須粉飾,無須原諒。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曾遭到父母嚴重傷害過的人,都會被心理治療師要求“無條件原諒”自己的父母。最廣為人知的大概是在《中國夢想秀》的某一期節目中,主持人周立波逼迫,一個不滿週歲就被親生父母拋棄的女生與親生父母相認。

女生微笑著堅定地說了兩次,“我不願意。“

周立波反問女生:“或許他們有難言之隱呢?你永遠不可能幸福,如果你想幸福,應該接受。”

當時看到這個節目時,我看到的是滿屏的惡意。主持人不僅沒有專業素養,還少了些許善良。

我們常說,為了幸福,我們需要與過去不完美的自己和解,但從來就不是無條件的原諒那些曾嚴重傷害過我們的人啊。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

②、勇敢踏出自己的舒適區,不要只看到負面的事情

在《覺醒的百萬富翁》中,有這樣一段話:

只要踏出舒適區,就會不舒服。只是不舒服而已,並沒有性命之憂。不舒服的感覺,只是表示離開了已知的範圍,進入了未知領域。這是進步的標誌。

“舒適區”大概就像冬天早起溫暖的被窩,夏天涼爽舒適的空調房間一樣吧,它會讓置身其中的人們不捨得離開。但如果想要追求人生更大的精進,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是非常有必要的。

電影中,威爾不斷搞砸蘭波教授為他爭取的面試機會,看起來他並不想抓住這些機會,畢竟找到新工作就意味著,需要他離開自己的安全區,需要他去冒險,這是威爾最害怕的事情。

在拒絕為國安局工作後,威爾設想了一系列接受工作後的最壞後果,比如,“政治家只會說,‘讓海軍部隊去解決爭端’因為他們無所謂。反正不用他們的孩子上戰場,被打傷,反正也不是他們被應徵入伍。”威爾甚至說出了自己的擔憂:他極有可能因為破解了一個難解的密碼而當上總統

影片中另一個事件也恰好說明了,威爾不願走出“情感舒適圈”的事實。在酒吧的一次“逞英雄”後,威爾認識了女孩斯凱蘭,她與以往自己認識的女孩都不一樣。但當斯凱蘭想讓威爾陪自己前往加州時,威爾又是直接想到最壞的情況。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

他略顯驚慌地說:“下禮拜到了加州,你可能會發現我身上有什麼你不喜歡的缺點。然後可能你就會後悔說這話了。我不能去加州。”

但斯凱蘭指出了問題的真正所在,“你害怕我不愛你,但你知道嗎?我也害怕。”

斯凱蘭強迫他看到被其隱藏的真相,但威爾還沒準備好改變,因此他用了更激烈的防禦機制,他冷冷盯著斯凱蘭,說:“是的,我不愛你。”

這是一種小小的退縮表現,在與斯凱蘭的情感糾葛中,退回到他自己之前的安全狀態。

威爾總是在需要改變時,選擇了回到自己認為的“舒適區”,他總能通過看似理性地解釋自己的決定來回避背後的情緒,好在尚恩提醒了他:

你總是害怕踏出第一步,因為你只看到負面的事情,即使它們遠在天邊。

是啊,現實生活中應該會有不少人像威爾一樣,害怕“嘗試新事物”,似乎“笨手笨腳”的自己每一次都會把事情搞砸。而另一些人甚至在還沒有行動的情況下,就能“預判”到一系列糟糕的結果。為了不讓自己“出醜”,很多人最終選擇了不去做那件事情。

04 總結

《心靈捕手》被很多人列在了“不看會後悔系列”的電影清單上。如果說看完一部電影,能讓你改變三觀就太誇張了,但只要能讓你明白一個道理,那它就是一部好電影。

我記得在印度影片《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哄它。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普通人不會有“數學天才”威爾那般的好運氣的,遇到那麼多真心幫助自己直面內心傷痛,走出童年陰影的人們。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學會區分哪些錯誤與我無關,學會扔掉他人給自己造成的心理負擔,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輕鬆度過每一天。

此外,我們還要懂得尊重他人的缺憾,即使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但至少不需要刻意跑上前笑出聲來。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

-- END --

作者簡介:希小小,90後自由職業者。願用溫暖的文字,與你分享來自電影的感動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