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三國中的蔡陽武功到底有多高,為何千里追殺巔峰時期的關羽?幾回合能斬殺關羽?

元哥說歷史


蔡陽的武功有多高?可以用關羽的一句話總結,如插標賣首耳!關羽殺他不都需要一通鼓的時間。

蔡陽之所以追殺關羽一是因為不服,二是因為關羽殺了外甥秦琪。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威震天下,曹營裡連張郃,許褚這樣的猛將都服氣他,蔡陽何德何能敢對關羽窮追猛打?

因為像蔡陽那樣的人天生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但是沒有實力作基礎的逞能只是空中樓閣,脆弱得很

道理是講給講理的人的,不是講給不知好歹的人的。


同樣,正常人敬畏關羽,蔡陽天生就天不怕地不怕,人家就是不把關羽放眼裡,你待怎樣?

我父親村裡就有一位類似蔡陽的主兒,天不怕地不怕,特別高傲,喜歡惹是生非。

您肯定認為像他這麼硬氣的人,平時肯定沒人敢惹。

錯,大錯特錯!他經常被別人揍得鼻青臉腫,但是他拿別人一點辦法沒用,他倒是還手了,打不過別人啊,然而他依然百折不撓,繼續前行在作死的道路上。

蔡陽顯然和這個人是同一類人,明明沒什麼實力,還迷之自信,總以為自己能輕鬆斬殺關羽。

自以為是的結果就是蔡陽自己把命給搭進去了,滿招損,謙受益,大家一定要牢記這點,千萬別學蔡陽。

想狂其實也可以,自身要有實力,沒有實力還總是逞能,只能自取欺辱。

蔡陽不過是個混飯吃的,三國演義里名不副實的人太多。

不過蔡陽並非一無是處,他講親情的,為了外甥秦琪,就是明知山有虎,也要偏向虎山行

話說關羽一路過關斬將,來到黃河渡口。

過了黃河就進入河北境內,馬上就能見到兄長劉備,關羽此時的心情必定急切而又興奮。

偏偏秦琪不知好歹又來阻攔,關羽說他不知好歹,秦琪說關羽殺的都是鼠輩,殺不了自己,關羽又問秦琪比顏良,文丑如何,秦琪一聽這是藐視我啊,當世也不答話,催馬就來交戰。

但是不到一合,他就被關羽斬於馬下。

說句題外話,秦琪讓我想起了水滸裡的醜郡馬宣贊,宋江和盧俊義圍困東昌府,張清出戰,飛石連打三員戰將,宣贊出馬,也是說張清打的都是無名之輩,打不了他,結果宣贊一合就被石子打下了馬,還不如別人呢。

吹牛人人都會。

曹操知道關羽斬將的事情之後並沒有追究,但是蔡陽卻特別不服和氣惱,因為他的外甥秦琪也被關羽殺了,小輩的仇他不能不報。

他不聽曹操命令,私自帶兵追擊關羽,一直跟到古城。

張飛一看蔡陽尾隨關羽而至,還以為蔡陽是關羽引來的,為證明清白,關羽親自出戰,在張飛沒有打完一通鼓之前就戰了蔡陽。

蔡陽可憐嗎,有一點吧,但是他也是自尋死路。

不知道大家看過一個紀錄片沒,獅子殺死了一頭鬣狗首領,鬣狗群隨即誕生一個首領,這個新首領,不知道為什麼想不開去挑釁獅子,它跑到獅子的領地去撒尿,獅子沒理,第二次它又跑過去,獅子只是攆跑了它,第三次鬣狗又過去撒尿,獅子果斷把它咬死了。

你永遠救不了一個自己要自殺的人啊。


嵩山派左盟主


蔡陽雖然敢千里追殺關羽,但他的下場也是有目共睹:

關公更不打話,舉刀便砍。張飛親自擂鼓。只見一通鼓未盡,關公刀起處,蔡陽頭已落地。

由此可見,他的武藝實在是稀鬆平常,根本算不上高手。那麼他為什麼還敢追殺剛剛斬顏良誅文丑的虎將關羽呢?

在下文中我們來詳細分析原因:


一 對自己的過份高估



自古都說文人相輕,其實武將何嘗不是。文人相輕更多的是對別人的輕視,而武將相輕則出於對自己的過份高估。

都是七尺男兒,都有一身本領。你能所向披靡傲視天下,難道我的功名不是一刀一槍戳出來的嗎?真打起來,你怎知我如你。

這是很多武將的心聲。

在演義中,又何止蔡陽一人如此。君不見虎牢關前方悅敢對決呂布,長沙城外楊齡敢直面關羽。因為在他們心裡,自己也是武藝精熟,未必不及那些成名的大將,只是缺少了一個對決的機會來證明自己。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人之所有能成為名將,是因為武藝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當中差距早非他們所能及。

等知道了已然身首異處。可沒嘗試前,誰也不服輸。既是對對手的輕視,更是對自己的高估,這是蔡陽敢追殺關羽的第一個原因。

二 外甥之仇不得不報



關羽掛印封金後,沿途過關斬將。殺的雖都是些無名小卒,但黃河渡口守將秦琪卻是蔡陽的外甥。

關羽斬殺蔡陽後,隨行小卒也說明了原因:

小卒告說:“蔡陽聞將軍殺了他外甥,十分忿怒,要來河北與將軍交戰。丞相不肯,因差他往汝南攻劉闢,不想在這裡遇著將軍。”

蔡陽作為舅舅,要幫外甥報仇那是天經地義。被曹操拒絕之後,他不敢妄動,可心裡又怎會將這段仇恨忘記。

其實曹操不肯蔡陽追殺關羽,一方面是出自對關羽的恩典,另一方面也是在保全蔡陽。

蔡陽一直在曹操賬下,有幾斤幾兩曹操會不知道嗎?如要去追殺關羽,與其說是報仇,還不如說去送死。

但蔡陽自己不知道。在被曹操否決後,便去汝南攻打劉闢,誰想在半路上遇上了關羽。這到底是巧合,還是蔡陽有意為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將在在君命有所不受,如今冤家路窄,自然要殺他為秦琪報仇,便說到曹操那裡也情有可原。因此想為外甥報仇,是蔡陽追殺關羽的第二個原因。

三 關張重逢的犧牲者

在三國曆史上的確有蔡陽這個人,但並有他追殺關羽之事,他更不是死於關羽之手。所以與其說蔡陽為什麼敢追殺關羽,還不如說羅貫中先生為什麼安排這麼個配角去找關羽送死。

關羽與張飛重逢與古城,已經是今時不同往日。在張飛眼裡關羽現在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飛喝曰:“你既無義,有何面目來與我相見!”關公曰:“我如何無義?”飛曰:“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賺我!我今與你併個死活!”


關羽該怎麼解釋呢?羅貫中又該怎樣妙筆生花,使兄弟釋疑。這個時候,就需要外界的幫助,才能化解張飛對關羽的懷疑。

於是小人物蔡陽閃亮登場,關羽為表真心,唯有將其斬殺。一通鼓還沒結束,蔡陽已然成了刀下亡魂。

我們再來看張飛的反應:

飛將關公在許都時事細問小卒;小卒從頭至尾,說了一遍,飛方才信。

跟著劉備的二位夫人也來向張飛訴說真相:

張飛方才大哭,參拜雲長。二糜亦俱傷感。張飛亦自訴別後之事,一面設宴賀喜。

這時的張飛徹底將懷疑之心拋卻,轉化的是對誤解關羽的愧疚以及兄弟重逢的喜悅。

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配角蔡陽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他的出現,不但消除了關張的誤會,更讓他們的兄弟之情得以升溫。這也是羅貫中先生為什麼安排他出來打醬油的原因。



Ad說

蔡陽在演義中註定是個悲慘的小人物。無論是他自視甚高,或是羅老先生有意為之。憑藉他的低微武藝去挑戰關羽,註定是死路一條。

談三國故事,看天下英雄。我是Ad哥哥,期待你的關注。

Ad哥哥


蔡陽是曹操手下的大將,能夠被世人熟知的原因是,曾經追殺過關羽,只不過故事分為兩種說法。接下來就對這兩種說法仔細分析。

蔡陽為自己的侄兒報仇,關羽並不能輕鬆斬殺自己

關羽自過五關斬六將之後,名聲大噪,當時的蔡陽不過是一個汝南郡的太守,由於二人素來不和,關羽當時寄人籬下所以並不與他發生衝突。

關公想要離開曹營的時候,曹操為了不讓他離開,選擇了閉門不見他,但他將曹操所有封賞的金銀美女全部放在賞賜自己的府中,並沒有拿到通關文書。

他想要過五關後,投奔袁紹找到自己的大哥效忠,而曹操當時最有力的對手就是袁紹,所以五關的將領才會不擇一切手段阻止他。

  • 秦琪

當時秦琪也是五關六將之一,不服輸的性格是好的,但是他碰上了殺神關羽,他的死是必然的,顏良文丑都擋不住關羽,何況這種無名小卒呢?

不過他的後臺很硬,不光自己的舅舅是蔡陽,曹操身邊的一些人武將,與其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所以導致他死後有很多大將幫助他報仇。

  • 夏侯惇

夏侯惇的魏國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被譽為曹魏第二人,當時夏侯追殺關羽的名義就是為秦琪報仇。

由於許褚的阻擋與關羽交戰不一會二人就不戰了,曹操的命令他還是不敢違抗的,所以導致二人一生中也只有這一次打鬥。

不過戰鬥的過程還是非常精彩的,這可是魏國第一大將與蜀國第一大將的打鬥,值得一提的是二人都沒有受傷。

  • 張飛誤解

關羽走到古城的時候,恰巧碰到了自己三弟張飛,不過沒想到的是張飛看到他後上來就是一矛,關羽十分不解,此時蔡陽正好帶兵趕到。

他大怒上去就要與曹軍交戰,而張飛卻說:“如果能在三通鼓內,斬了來將我就相信你沒有投敵,我們還是好兄弟。”

一通鼓罷,蔡陽就被斬於馬下,一通鼓的時間相信與現在的五分鐘,可以看出蔡陽的實力還算可以,不過第二種說法就比較貶低關公的形象了。

蔡陽有實力能夠單殺關羽

有傳聞記載,蔡陽當初死與關羽刀下是被他用計所殺,所以才會有關公用計斬蔡陽的說法。當時蔡陽與關羽交戰,並非一通鼓就被殺。

事實上二人纏鬥了四十回合,關公由於趕路的原因所以導致他人困馬乏,蔡陽雖然也是遠道而來,但他卻有十五萬大軍做後盾,所以自己的心中是有底氣,並不像關羽城門上三弟根本不聽自己的解釋,自己將要面臨無家可歸的境況,關羽當時並不能拖。

關羽大喝蔡陽一聲:“為何要找幫手,來戰?難道你戰不過我嗎?”蔡陽便轉頭一看,發現沒人便知道自己上了關羽的當,直接被斬。

張飛開門迎關羽入城,但關羽也因為這件事情,被很多人所不齒,關羽不久後將蔡陽厚葬,也算為自己這種行為做出補救吧!要知道沒有蔡陽他與張飛是一定會反目的。

蔡陽的能力是有的,追殺關羽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為自己的外甥報仇,而由於自身實力不濟所以被斬於刀下,這樣的結局也算悲慘。

不過第二種說法畢竟是傳說,能與關公戰四十回合的人有誰呢?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流言互動。


大國布衣


蔡陽是曹操麾下的一員武將,但史料記載很少。《三國志》中有兩處記載,一時《武帝紀》中:(袁)紹之未破也,使劉備略汝南,汝南賊共(龔)都等應之。遣蔡揚擊都,不利,為都所破。這裡的蔡揚即為蔡陽。而《先主傳》中記載:(袁)紹遣先主將本兵復至汝南,與賊龔都等合,眾數千人。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二者記載大體相同,官渡之戰,汝南黃巾復起,響應袁紹,首領是龔都、劉闢,為了聯合敵人的敵人,袁紹於是把劉備派過來從背後給曹操找麻煩,但劉備還沒來得及行動,袁紹就失敗了,第二年,緩過勁來的曹操派蔡陽來討伐,被劉備擊敗,斬殺蔡陽。曹操於是親自來攻,劉備敗走荊州。

從史料上,看不出蔡陽有多厲害,但能被曹操委任獨立征伐,可見蔡陽的能力是足夠的,但可惜,他碰上的對手是劉備,此時劉備雖然實力不強,但也有汝南黃巾為助,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都在身邊,蔡陽單獨來攻,失敗是必然的,畢竟劉備是曹操也忌憚的英雄。

蔡陽沒有千里追殺關羽,他倒是想去追殺,因為關羽在黃河渡口斬殺了他的外甥秦琪,但卻被曹操阻止了,派他去討伐汝南黃巾劉闢。之所以和關羽交戰被殺,是一個巧合。關羽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氣勢已達到頂峰,在古城相會張飛,卻被張飛誤會關羽投降曹操來賺自己,恰好此時蔡陽引軍至此,更加深了這一誤會。為了證明自己的立場,關羽在張飛的一通鼓聲中斬殺蔡陽,手起刀落,沒有交代回合數,也就是所謂的秒殺。

蔡陽此前在曹操陣營中沒有被提及,敢於來戰關羽,尤其是在關羽有諸多戰績的時候,肯定對自己的實力比較自信,或者可與張遼、徐晃並列,但可惜是龍套角色,和顏良一樣,還未發揮出來就已經被殺。

但在一些地方的傳說中,蔡陽是曹操的名將,武藝高強,力大無比,有萬夫不擋之勇,和關羽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張飛三通鼓將盡關羽還沒拿下蔡陽,急中生智騙蔡陽後面有人,趁著蔡陽回頭時斬殺蔡陽,這就是所謂的關公計斬蔡陽。在蘇州評話中,蔡陽被稱為"刀祖宗",實力非常強大。


三國逐夢


蔡陽原本是曹操手下的大將,有“刀祖宗”之稱,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後,由於最後一關的守將是秦琪,秦琪是蔡陽的外甥,加上自己還是夏侯惇將軍手下的大將,這便是千里追殺關羽的理由,至於幾回合能斬殺關羽,史書中已有定論,關羽一刀將蔡陽斬於馬下,因此這個問題我自認為還是比較好回答的。

1、蔡陽真實武力值如何

前文提到過蔡陽是秦琪的舅舅,因此二人的關係可想而知,加上蔡陽是夏侯惇的大將,先來解釋一下夏侯惇為何會有將呢?由於它是曹魏創始人之一,因此可以夏侯是可以收將領的。


蔡陽被斬之前毫無名氣,對於其“刀祖宗”的稱號在正史中並未記載,因此至於蔡陽的真實實力我只看與關羽的戰鬥,蔡陽失敗了,而且一個回合就被斬於馬下,這可能與關羽超高的武力值有關。


但後世排名的二十四名將中,也沒有蔡陽的排名。因此不論從實戰還是後世的排名,蔡陽都沒有什麼值得吹噓的地方,我認為他不過是在吹噓罷了,下來我來為大家解釋他為什麼敢千里追殺關羽。

2、蔡陽敢於追殺關羽的原因

蔡陽的實力不濟,但是其人在乎虛名,認為顏良文丑不過螻蟻,這是因為當時關羽斬顏誅文丑時不在當場,關羽的事蹟在這批人裡成為了傳說,因此蔡陽第一不服關羽,第二想要殺關羽來讓曹操認識到自己。

蔡陽的判斷錯誤,並且加上當時自己手握萬餘鐵騎,關羽人困馬乏單騎行百里,到古城蔡陽看到張飛關羽在一起的時候,開始可能有些膽寒,但看了關張加起來不過二千人,而且都是一些新兵蛋子。


反觀自己這邊全部都是身經百戰的鐵騎精銳,由此給了他信心,可關羽何人?與張飛合稱萬人敵,一刀便將關羽斬於馬下,這一出鬧劇曹操是知道的,可能曹操是想要試試蔡陽的能力,準備委以重任,可惜一刀被斬。

3、最後一個問題幾回合能夠斬殺巔峰關羽

蔡陽能夠斬殺關羽這個觀點我不知道是誰提出的,但我認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其中大多都是沒有休息的,因此關羽當時已經疲憊繼續休息根本不能算是巔峰。



可就算是這樣蔡陽在聲勢乃至兵力上佔據著絕對優勢,就這樣被關羽一刀斬落馬下,這樣看蔡陽還有可能打敗關羽嗎?可能嗎?我認為這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假設問題,而且這是一個不需要提出的問題。

綜上所述:蔡陽的能力在三國中排名我認為B+,對付一般的人是可以的,但關羽是SS的武將,一刀斬蔡陽是非常正常的,關羽估計都沒有把蔡陽放在心上,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關注我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


歷史紅塵


蔡陽是曹操的名將,武藝高強,力大無比,有萬夫不擋之勇。在蘇州評話中,蔡陽被稱為“刀祖宗”,實力非常強大。

《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載:“惇曰:“秦琪是蔡陽之甥。他將秦琪託付我處,今被關某所殺,怎肯幹休?””

夏侯惇作為曹操麾下第一大將,能和關羽大招數十回合不分勝負,他能如此敬重的蔡陽,豈能是泛泛之輩呢?

然而在改版的《三國演義》裡,蔡陽不過一通鼓就被關羽斬殺了,豈非有前後矛盾之處?原來在原始的民間評話中,關羽與蔡陽的大戰極為驚心動魄。

蘇州評話的說法是:

關公雖然厲害,但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跋涉,已人困馬乏,飢渴難耐,和蔡陽鬥了幾十回合,雖不分勝負,可關公自覺力氣不足。關公是個仁義之人,守信用,講義氣,在戰場上明殺明鬥,從不暗箭傷人。

可眼下,張飛在城上擂鼓助威,三通鼓已擂過兩通,再戰不勝,關公就沒法向張飛交待,關公急中生智,便想計斬蔡陽。關公打馬來到蔡陽跟前說:“咱單打獨戰,為何要請幫手?”蔡陽說:“我從來打仗不要幫手。”關公向蔡陽背後一指說:“你背後那是何人?”待蔡陽剛剛回頭觀看之際,關公乘他不備,提馬揮刀,立斬蔡陽於馬下。

蔡陽的那匹馬也是個寶馬,通人性,見關公計斬蔡陽,心中不服,圍著蔡陽的屍體一陣悲鳴,跑到一個大水塘邊跳水自殺了。關羽感到心中有愧,與張飛、劉備相會後,厚葬了蔡陽和他那匹白馬。


首席水軍大都督


這個問題是不是搞反了?蔡陽幾回合能夠斬殺關羽,開什麼玩笑?這是一個被關羽秒殺的主啊!其實歷史上確實有蔡陽這麼一號人物,至於他的武力有多厲害,可以參考他的另外一位同姓名人蔡徐坤的籃球水平。

在三國正史三國志中,蔡陽曾有兩次出場,但是蔡陽的戰績和中國男足差不多,兩戰兩敗,最後還丟了自己的性命。

官渡之戰時,曹操命令蔡陽去攻打汝南的龔都,結果被打敗。第二次,這把玩的就有點大了,蔡陽打龔都都打不過,這次曹操竟然腦袋一拍,讓他去打劉備,這直接送了蔡陽的性命。應該說,蔡陽打仗還真對得起他的姓,這水準真蔡,蔡徐坤的蔡!

至於蔡陽千里追殺關羽,這純屬虛構,雖然蔡陽心裡確實有這個想法,因為關羽殺了他的外甥秦琪。但是他畢竟是曹操的部將,不可能脫離曹操的部隊,想去哪去哪,曹操沒有讓他去報仇,而是給他安排了其他的任務。

在小說中,他之所以會被關羽斬殺,純屬巧合。關羽已經連闖五關,斬殺多名曹軍將領,在古城與張飛相會。原本這是一出兄弟喜相逢的喜劇,可是張飛卻誤認為關羽已經失節投靠曹操,此番前來是為了幫助曹操消滅自己。

好巧不巧,此時蔡陽正好帶軍經過此處,這更加印證了張飛的想法。關羽為了證明自己並沒有改變初心,立即反身大戰蔡陽。可憐的蔡陽,真所謂千里送人頭,禮輕情意重。面對怒氣值達到max的關羽,用張家輝的話說連耶穌都救不了他!

雖然在小說中沒有交代,關羽用了幾個回合斬殺了蔡陽,但是按照關羽以往的戰績,作為一個力量型選手,關羽斬將的速度特別快。力量小一點的敵人,往往就是一刀斃命,而遇到真正的力量形選手,關羽往往苦鬥數十回合難分勝負。由此看來,蔡陽可能在關羽手中,走不了五個回合,就被關公斬於馬下。

從理論上說,蔡陽這個角色,屬於三國演義中的龍套中的龍套,甚至在一些三國志遊戲中,這個人物都被忽略不計。但是在蘇州評話中,他卻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被稱為刀祖宗,武藝高強。

在這本口頭文學中,蔡陽和關羽展開激戰,這是兩個用刀高手之間的對決。關羽面對強敵,一開始並沒有,佔據太大的優勢。在一旁掠陣的張飛,突然心生一計,誆騙蔡陽身後有人。結果蔡陽居然中計,一個回頭,當腦袋再轉回來的時候,已經脫離了他的身體,死的不能再死了。

這可能是所有關於三國的作品中,蔡陽最牛叉的一次了。蘇州評話版本的三國演義,其實很有趣,個人感覺比袁闊成的還要優秀。在這裡他詳細描述了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的英雄事蹟,詳細描述了趙雲槍挑每一名曹軍將領的情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部作品用的是吳語中的蘇州話,很多不熟悉這門語言的朋友,可能沒有辦法聽得懂,畢竟蘇州話和普通話的差距真的蠻大的。不過這部書真心精彩,大家可以到網上去聽一聽,解解饞,保證讓大家滿意,南派三國評書,讓你會有一種不同的感受。


歷史評說


《三國演義》中,曹將蔡陽的武功和關羽的武功是在伯仲之間,不存在誰追殺誰,我來說說事情的原委!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關羽武藝高強,刀快刀急,他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後,來到古城,遇到三弟張飛,關羽非常高興,誰知張飛大罵關羽,紅臉賊,背信棄義,上來就與關羽拼命。

張飛聽說關羽投降了曹操,心中很生氣,無論關羽如何解釋,張飛就是不相信,正好蔡陽追來找關羽報仇,因為關羽在過五關時斬殺了他的外甥秦琪。


關羽為洗刷自己的清白,要斬蔡陽,張飛為關羽三通鼓罷斬蔡陽,關羽提刀上陣,張飛親自擂鼓,關羽用拖刀計將蔡陽成功斬殺,那麼問題來了,蔡陽也是曹操手下名將,武藝不輸關羽,為何被關羽秒殺了呢。

原因很簡單,關羽的殺人絕技就是拖刀計,也叫拖刀背砍,用法時兩將在交戰期間,關羽詐敗,拖刀而走,敵將來趕,兩馬相近,蔡陽舉刀來砍,這時蔡陽空檔就暴露了,關羽側身躲過蔡陽大刀的同時,關羽的大刀已經斬下蔡陽的首級,這就在一眨眼的瞬間,乾淨利落,當初華雄和顏良都死在這招上。



因此,關羽不是被蔡陽追殺,而是關羽的計謀。真實‘不怕流氓打架,就怕流氓歐有文化’


李茂劇場



關羽得到赤兔馬後,如虎添翼,達到了個人巔峰時期,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一氣呵成。他辭別曹操,千里走單騎後,見到朝思暮想的三弟張飛,卻遭到了曹操手下汝南太守蔡陽的千里追擊,回身再戰,一通鼓響罷,蔡陽人頭落地。那麼蔡陽的武功到底有多高,為何有勇氣千里追殺巔峰時期的關羽?蔡陽千里追殺關羽,有兩個原因,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蔡陽武功:

蔡陽,三國軍界,他默默無聞,此前並沒有交戰記錄。然而,他能夠作為一軍主帥,被派往汝南攻打劉闢,說明他的地位並不低。當時曹操的五子良將剛剛形成雛形,還沒多少戰功。此時的蔡陽能夠獨立領軍,說明他的地位,比不上“宗親八虎騎”中的夏侯惇、曹仁,也強於“五子良將”之中的張遼、于禁等人。

有兩個事實能側面襯托出蔡陽地位高,武力強。


第一個事實:

聽聞關羽封金掛印,曹營諸將中,只有蔡陽不服氣,想要追趕關羽。其餘諸將,張遼和徐晃關係私人關係好,不會為難關羽,剩下的眾將也對如此“忠義”的關羽敬服,也沉默不語。敬佩關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餘曹將也是攝於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的餘威,不敢和關羽正面交戰。而蔡陽卻敢請命追趕關羽,可知他的武功高強,沒有把巔峰時期的關羽放在心上。蔡陽馬屁拍在屁股上,被曹操大罵一頓,喝退蔡陽。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獨蔡陽不服關公,故今日聞其去,欲往追之。操曰:“不忘故主,來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當效之。”遂叱退蔡陽,不令去趕。


第二個事實:

黃河渡口,關羽斬殺秦琪後,夏侯惇大怒,率領300鐵騎追殺而來,藉口為關羽“沒有丞相通關文牒,於路殺人,又斬吾部將”三個。接連兩個普通使者勸阻,都沒有打消夏侯惇的殺氣。第三個使者張遼來到,夏侯惇才說出真正的原因,原文如下:

惇曰:“秦琪是蔡陽之甥。他將秦琪託付我處,今被關某所殺,怎肯幹休?”遼曰:“我見蔡將軍,自有分解。既丞相大度,教放雲長去,公等不可廢丞相之意。”夏侯惇只得將軍馬約退。


從上文可知,夏侯惇追殺關羽的真正原因是第三個,即關羽殺死自己的部將秦琪,自己沒辦法和他的舅舅蔡陽交代,才拼命攔截關羽。可知,強如夏侯惇,也不敢小覷蔡陽,對他託付自己的外甥秦琪非常看重。

蔡陽追殺關羽原因:

其一,蔡陽瞧不上半路投降曹操的關羽。

蔡陽作為一方主將,為曹操征戰沙場,瞧不上半路投降曹操的關羽。他聽說關羽辭官不做,護送兩位嫂嫂千里走單騎,尋找兄長劉備後,義憤填膺,想要自告奮勇,追殺關羽,將其擒拿歸案。


其二,蔡陽外甥秦琪被關羽所殺,他違抗軍令,追殺關羽。

蔡陽的外甥秦琪被關羽在黃河渡口斬殺後,蔡陽公報私仇,在曹操安排自己公幹行動(征討劉闢)中,他擅自改變作戰方案,調轉槍頭,追殺關羽,為自己的外甥秦琪報仇雪恨。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小卒告說:“蔡陽聞將軍殺了他外甥,十分憤怒,要來河北與將軍交戰。丞相不肯,因差他往汝南攻劉闢。不想在這裡遇著將軍。”

此時,關羽剛剛和三弟張飛在古稱匯合,卻被張飛誤解,本來拍馬和張飛擁抱,卻迎來了一矛,差點殞命。關羽和張飛辯解道,我是“降漢不降曹”,現在真心來和兄弟們再聚首,並無軍馬跟隨。此時,蔡陽很“配合”地率軍來襲,關羽跳到黃河裡也洗不清了。關羽為了澄清自己,和張飛約定三通鼓內斬殺來將。只見一通鼓響罷,“關公刀起處,蔡陽頭已落地”。關羽這才消除了張飛的疑慮。


總結:蔡陽是一個井底之蛙,他在自己的地盤上耀武揚威,以為呂布死後,他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了。實際上,蔡陽是三國不入流的武將,徒有虛名。強如顏良、文丑、華雄也被關羽輕鬆斬殺,像蔡陽這樣的不入流武將,來多少,都不夠關二爺殺的。蔡陽本想為外甥秦琪報仇,卻將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

關注三國、分析三國、研討三國,為您揭開三國未解之謎。


魁哥說歷史


曹操手下上將蔡陽,在一些地方的民間傳說中,還是非常厲害的,頗有力壓關羽的氣勢。

在蘇州的民間傳說中,三國時期,有“二王二祖”四大一流名將,即槍王張繡,槍祖宗張任,刀王陽群,刀祖宗蔡陽。牛吧,關羽胯下赤兔馬,手持青龍偃月刀,竟然都不是刀王、刀祖宗。

這麼看來,蔡陽還是有些能耐的。確實是,在有些傳說中,說蔡陽武藝高強,刀法精深,力大無比,頗有萬夫不當之勇。蔡陽雖然年過六旬,仍是神勇不減當年。曹操的貼身護衛許褚,見到蔡陽,都要讓蔡陽三分。


這蔡陽竟然這麼拽,敢壓關羽?不用著急,蘇州平話中之所以有了“二王二祖”之說,其實正是為了襯托三國主角關羽和趙雲。畢竟,一頭獅子殺死了一隻兔子,顯得太小兒科,只有對手越強悍,才能越顯示主角的武藝高強麼。所以,槍王、槍祖宗、刀王最後均被趙雲所殺,而刀祖宗蔡陽則被關羽所殺。

在包括蘇州在內的一些地方,都有關羽計斬蔡陽的傳說,大概過程和《三國演義》中的類似,只是演義中的關羽更強悍,而蔡陽更菜罷了。

話說關羽在徐州被曹軍困於土山,無奈之下,帶著兩位嫂嫂降了曹操。關羽在白馬一戰,斬殺了袁紹手下大將顏良、文丑,立下大功,同時得知了劉備的去向。關羽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尋劉備而去。

曹操得知了消息,與眾人商議,諸將中張遼、徐晃與關羽交好,自然不願意追殺關羽,而其他將領都敬服關羽,也不願追殺關羽,獨有蔡陽不服,挺身而出:“某願將鐵騎三千,去生擒關某,獻與丞相!”豪氣沖天。只不過,曹操念關羽忠義,決意放關羽離去,所以,叱退了蔡陽,不讓追趕關羽。

關羽在過黃河渡口時,夏侯惇的部下、蔡陽的外甥秦琪,攔住關羽,被關羽所殺。自此,蔡陽與關羽結仇。雖然曹操百般阻止,最後蔡陽還是跟關羽相遇了。

關羽過了五關,來到了古城。自徐州走散的張飛,恰巧佔了古城,權且安身。關羽、張飛相見,張飛只知道關羽投降了曹操,大罵關羽:“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實屬該殺。

關羽趕緊解釋,如果投降了曹操,來捉張飛,也要帶軍馬來,我根本沒帶兵馬呀。結果巧了,蔡陽正好率領一支大軍,奉曹操之命,前往汝南攻打劉闢。蔡陽為了替外甥秦琪報仇,尾隨關羽而來。

關羽為了自證清白,與張飛約好了三通鼓斬蔡陽。

在民間傳說中,說是因為關羽長時間趕路,人困馬乏,所以,與蔡陽鬥了數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已經漸漸氣力不支。關羽趕路太快太多,氣消耗太大;過五關斬六將,技能放太多,藍也快見底了,沒辦法呀。那該怎麼辦呢,難道關羽被蔡陽打敗了?當然不會。

關羽是個仁義之人,守信用,講義氣,交戰時喜歡明打,向來不喜歡暗箭傷人。可是無奈,已經與張飛約定了三通鼓殺蔡陽,兩通鼓已過,關羽只能用計了。

關羽就對蔡陽說,我們單打獨鬥,你為何要請幫手。蔡陽作為刀祖宗,自然不服,說我打仗從來不用幫手,什麼時候請幫手了。關羽向蔡陽背後一指,你背後那是什麼人?蔡陽上當了,回頭去看,被關羽縱馬上前一刀,砍於馬下。

更搞的是,蔡陽的馬也是忠馬呀。蔡陽所騎的白馬是寶馬良駒,通人性,見到主人被關羽施計所殺,非常不滿,圍著蔡陽的屍體一陣悲鳴。然後,它跑到附近的一個大水塘,跳水自盡了。嗯嗯,你沒看錯,蔡陽所騎的白馬的確為了表示對關羽的不滿,和對主人的同情,自殺殉主了。

關羽呢,雖然殺了蔡陽,自證了清白,可是心中有愧呀。關羽就在古城就地厚葬了蔡陽和那匹白馬。據說,現在古城北還有一個大冢,說是蔡陽墳;還有一個小冢,就是那匹殉主的白馬墳。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應該也借鑑了民間傳說,只是為了更加突出關羽的神武,在演義中改為了“只見一通鼓未盡,關公刀起處,蔡陽頭已落地。”羅貫中沒有說關羽一回合斬蔡陽於馬下,而是說一通鼓未盡,說明蔡陽至少還是在關羽手下走了幾個回合的。蔡陽敢在曹操面前誇海口,吹大牛,看來真的還是有點底氣的,只是關羽太強了。

原本蔡陽是千里追殺關雲長,結果卻成了千里送人頭,還損失了一大批曹軍兵馬,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那個啥“隊友”。

當然,以上都是傳說演義,而在正史中,蔡陽卻是很普通的一員將領。蔡陽想要斬殺關羽,除非他有馬忠那樣的好運氣。

據《三國志》的記載,袁紹大戰曹操,派劉備去攻汝南,收了佔領汝南的黃巾軍將領劉闢和龔都。蔡陽的確是領了曹操之命,率軍進攻汝南劉闢。蔡陽被曹操封為汝南太守,並且讓蔡陽單獨率軍,說明還是很器重蔡陽的,那意思就是你打下汝南,那地方就歸你管了。

結果呢,“不利,為都所破”,看來蔡陽打仗真的菜,連黃巾賊龔都都打不過。史書中說“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蔡陽到底是被龔都斬殺於陣中,還是抓了蔡陽,交給劉備,被劉備問斬了,不好判斷。但是,一個連龔都、劉備都打不過的蔡陽,在巔峰時期的關羽面前,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呀,更不要說斬殺關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