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防控疫情當先鋒】“我們有一個‘萬能’的黨支部”

在財神廟街道,有這樣一支“萬能”的突擊黨支部,他們是一群身兼數職的黨員幹部,從摸排走訪、衛生治理、維修保障、防疫宣傳、值守警戒,到體溫測量、口罩分發、全方位消殺、搭建帳篷、始終出現在抗“疫”一線,他們拿出關鍵時刻“豁得出、靠得住、頂得上”的氣概,迅速投入到抗擊疫情工作的第一線,每個關鍵的崗位上都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用堅守和擔當詮釋黨員的初心,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疫情防控的“護航員”


【防控疫情當先鋒】“我們有一個‘萬能’的黨支部”

馬濤為小喇叭錄製防疫科普常識及溫馨提示


“請靠邊停車,下車檢測體溫。”“您是哪個小區的,進入小區辦什麼事?”“謝謝您的配合。”武裝幹事馬濤是一名年輕的95後黨員,作為民兵突擊黨支部的書記,他主動承擔責任,成為居民安全的“守門員”、運輸物資的“快遞員”、疫情防控的“宣傳員”、消毒查殺的“防疫員”。“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開窗勤通風、消毒要經常......”早上8:30,財神廟街道宣傳小喇叭準時開始廣播,熟悉的聲音遍佈各個小區,馬濤利用空閒時間,為30個小喇叭陸續錄製了防疫科普常識及溫馨提示。小區值守、搬運物資、知識宣傳、協助消毒……無論什麼急難險重的任務,他總是帶著強烈的責任心、帶領著這支“硬核”的隊伍第一時間將工作高質高效完成。


文武雙全的“研究員”


【防控疫情當先鋒】“我們有一個‘萬能’的黨支部”

王鑫設計製作居民入戶登記卡


王鑫是一名年輕的黨員幹部,疫情防控中,為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入戶摸排、值守登記、宣傳發動後,他逐漸從防控實踐中摸索出了經驗,設計製作了居民入戶登記卡,並連夜裁剪和裝訂成冊,確保第二天順利投入使用。此外,為加大車輛及人員的排查工作精準度,王鑫在進行無物業老舊小區的實地查看和位置分析後,確定了無線監控安裝地點,用好小小“智慧眼”,讓小區防控無死角。白天,他按照自己的職能責任,協助進行垃圾清理、物資運送發放、後勤保障等工作,充當著各個部分的機動人員,哪裡有需要,就到哪裡去,哪裡有空缺,隨時都能頂上去,髒活累活搶著幹,不怕苦,不怕累,將年輕人的朝氣與活力帶到了每一個工作崗位上。


多才多藝的“戰鬥員”


【防控疫情當先鋒】“我們有一個‘萬能’的黨支部”

冀永勝在值守點值守


冀永勝既是社區的指揮員,又是支部的戰鬥員,也是後勤保障的排頭兵。他第一時間制定社區防控方案,帶領網格員對轄區居民開展地毯式排查,對外出返包人員詳細登記;封堵小區、路段設卡、巡查站崗口、處理特情車輛、測溫及消毒......他帶領著社區的幹部築牢了防控安全線。在做好“常規防疫”之餘,他發力所能及用點滴的小事,鼓舞著一線的黨員。防疫一線崗位上,他抓住每個工作細節,用影像時刻記錄著一線人員辛苦的點滴;在正月十五元宵節,他利用值守卡點的流動早餐車,為夜班值守的人員煮出一鍋鍋熱騰騰的元宵,溫暖了在寒冷夜晚值守的人們;在換崗休息的日子,他主動請纓將工作地點搬到了卡點的帳篷,為值守卡點的人員派送工作餐、熱水、夜宵,始終與大家堅守在一起。


環境衛生的“清掃員”


【防控疫情當先鋒】“我們有一個‘萬能’的黨支部”

楊成在工作一線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作為財神廟街街道環境整治組組長的楊成帶領著一支50餘人組成的清運隊伍奮戰在一線,每日堅持清運轄區居民小區的生活垃圾、廢棄的舊傢俱等。連日來,已累計清運各類垃圾800余車;在轄區各個卡點,全部配備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組織專人定時進行消毒清運;為保障居民及路人的通行,組織志願者隊伍及幹部,對轄區內道路的積雪、冰凍的地段進行清理;聯合執法中隊、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等部門分別在農貿市場、花鳥魚市、藥房等各大市場,全面進行綜合治理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大環境的安全穩定,使人居環境更加整潔、市場整頓更加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