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正確愛動物?

Serena丶Du


很多孩子對小動物的認知,基本上都來自書本或電視,常見的小動物不過是貓狗等寵物,孩子對小動物的基本印象也都是可愛,成人灌輸給孩子的也都是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等人文理念。


但是這次疫情過後,我們教育孩子認識動物,真的要從長計議了。我們也應該把殘酷的真想告訴孩子們,很多看似可愛的小動物,其實並不平易近人,甚至有很多看不見的潛在危險!


想起前段時間,某出版社的《動物小百科》中,是這樣描述果子狸的。“果子狸全身都是寶,他們的肉可以吃,是我國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他們的脂肪是化妝品生產中難得的高級原料,也可以醫治燙傷,它們的皮毛可以做皮手套,他們的尾巴和針毛,可以做成毛刷和畫筆”

網友諷刺,吃野味從娃娃抓起嗎?

其實換種角度,正確認識一下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是很有必要的。

1、我是浣熊,你們的乾脆面君,我性格溫順,憨厚可愛,但是我要告訴你,狂犬病不是隻有犬類才能傳播,我也能!

我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攜帶眾多體內寄生蟲,包括蛔蟲、鉤蟲、浣熊貝蛔蟲等,如果你不小心中標,可能會造成腸胃等嚴重損傷。

2、我是蝙蝠,不是戴面具的大俠,沒駕照也不會開車,我是會飛的野獸,只屬於黑暗的夜晚,從不屬於人類的餐桌,從古至今,歷經五千萬年,你能想象的病毒,我有100多種,沒有解藥的那種,所以,不要招惹我,有多遠走多遠。

3、我是穿山甲,生活在地下的洞裡,孤獨的我不是補藥,吃了我只能讓你不得安全。我的鱗片也沒有收藏價值,相反,我收藏了很多寄生蟲,它們是弓形蟲,

4、我是野兔,不要被我萌萌的樣子騙到,雖然我長的可愛,我的病毒傳播的也快,你抓不到我,也很難防備我的寄生蟲,腦炎原蟲,肝毛細線蟲,肝片吸蟲等,都會傷害你的腸道。

5、
我是果子狸,我是冠狀病毒的宿主,我帶著病毒快如閃電,你還記不記得曾經非典那年。


6、
我是刺蝟,我努力讓自己長滿了刺,可還是沒能躲避成為人類的食物,生存在野外的我,也是寄生蟲的移動堡壘,裂頭蚴,芽囊原蟲,能傷害眼睛大腦等器官。

7、我是野生土撥鼠,我站在山頂大聲“啊”,你們全都不理會我的警告,我胖墩墩的身軀,不是你們擼得起的。我土撥鼠是瘟疫之源,寄生蟲經常在我這裡開會,怕了嗎?


其實我們和野味無緣,人類進化的同時,也在馴養一些動物,物競天擇,幾千年的馴養,已經足夠滿足我們的味蕾,以及對營養的攝取。

陳曉卿說,我們不適合吃野味,面對野味,我們沒有配得上的舌頭。可是為什麼某些人對野味的生猛追求,愈演愈烈?

一句話,他們通過吃什麼,來向世界炫耀自己是誰!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不要陶醉於我們現在對自然界取得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對人類進行報復”

也許這不能稱之為報復,野生動物將疾病帶給人類,並不是它們的過錯,可能是我們的味蕾越來越無法滿足了!

拒絕野味,守護家園


陽光語言矯正師


要教育孩子正確愛動物,首先要讓孩子瞭解動物的習性和與人類的關係。比如狗,它是人類的好朋友,有忠實的一面,同時,它動物的本性,有時會亂咬發狂,所以與它相處時要學會觀察和有個度。又比如兔子,它是草食動物,非常可愛,但如果和地它相處時,總把也抱在懷裡,不讓下地,一天摸來搓去,這樣它會死的……不管哪種小動物,瞭解了才知道如何去愛。


00蔚然00


國慶期間,帶著孩子去動物園遊玩,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大小動物,孩子近距離接觸了動物世界,學習了不少的動物的知識,也對動物也產生了濃濃的興趣,而一些萌萌的動物更是受小朋友們的喜歡,比如熊貓啊,小松鼠啦,小猴子之類的。

喜歡動物這是一件很有愛心的事情,而且我們也一直在教育孩子要去做一個很有愛心的人,但還是有一些我們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說我們來到長頸鹿館,不少大人和小朋友們一直在餵食長頸鹿,不顧長頸鹿的感受,儘管它們已經吃飽了,還在給他們嘴裡塞樹葉。

那麼如何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愛動物呢,我覺得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第1個方面,正確的引導教育。

比如我上面所舉的那個例子,可能好多小朋友還沒有飲食過飽的概念及對動物們造成的損害,那麼大人們就要及時的給他們灌輸這種思想,吃的太飽小動物們也是會難受的。還有大人們要以身作則,很多大人可能是為了討孩子的歡心,一直在給長頸鹿嘴裡塞東西,我覺得這是一種不太好的示範,加深了孩子對這種非常規操作影響的誤判。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這方面的教育。

第2個方面,合適的愛護方式。

小朋友喜歡一個小動物的時候,就想把自己的所有的東西都給他,而且觸碰他們的時候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有時候完全沒有顧及小動物們的感受。

朋友家養了一隻小白兔,孩子們也都喜歡這種可愛的小動物,去抓他毛茸茸的耳朵,但他們去抓的時候,有時候就使勁的去抓住他的脖子,有時候又揪住他的耳朵丟在地板上,這種方式都是不好的,朋友甚至告訴我,她很擔心他們把小白兔摔死活著掐死,那這會兒我們就應該要告訴他,你要輕輕的去撫摸它,和它交朋友,因為你不小心會抓住他弄傷的,到時候兔媽媽也會很傷心的,這樣他下次的時候就會很注意自己的行為。

第三就是防止孩子們受到傷害。

不是所有的小動物都沒有攻擊性,有些動物會對孩子們造成傷害,那樣就悔之晚矣,我們要告訴孩子們一個正確的識別概念,不要隨意去接觸它。要告訴他們,多麼的危險性。這種小孩兒被動物所傷害的案例也不少了,即使是一些寵物,還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