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新股不敗”擾動科創板IPO 詢價、報價環節現市場分歧

華潤微電子開盤後的暴漲並不是孤例,2020年以來科創板的新股在開盤後屢屢上演暴漲的戲碼,如本月上市的石頭科技、百奧泰在開盤時都出現過暴漲的情形。

而這一輪科創板新股開盤後暴漲的背後正是發行定價和打新均出現了變化的體現。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破發危機後,科創板新股打新已經出現了遠超IPO打新的情況,顯然科創板詢價、定價、估值和打新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安信證券科創板資深分析師諸海濱表示:“最新詢價的新股,最終定價已經降至投價報告下限以下。”

機構坦言,近期和投資者的交流中發現市場對於後續科創板如何詢價報價產生一些分歧。

發行定價“讓利”?

“就我們統計以及同行業的交流來看,去年12月至今科創板新股定價的中樞正在持續下移,投行和投資者都在試探壓一下發行價,也給後面的二級市場留一些空間。”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券商資深投行人士告訴記者。

在發行環節,新股變得便宜,這和去年有一段時間的新股破發危機有關係。

其中一個可以參考的信號是新股發行價對應投行撰寫投價報告的分位值,根據諸海濱團隊的統計,從科創板打新一級市場新股定價情況來看,截至最新,新股發行價對應投價報告的分位已經逐漸降至下限以下。

“新股定價對應投價報告的分位在2019年12月19日前後是‘分水嶺’,在此之前,新股詢價區間的上限對應的分位基本穩定在60%左右。新股定價對應投價報告分位下降背後反映的是常態化發行之下投資者對於科創板新股的逐漸理性迴歸。”諸海濱進一步解釋。

科創板的新股估值中樞下滑經歷了幾個階段。以對投價報告的依賴度來講,在科創板開市的初期,市場報價幾乎是錨定投價報告的,與此同時,基於市場初期可投資標的少,新股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很難破發,覬覦打新的收益,機構都在使用各種手段提高報價的成功率,這其中保持在券商給出的價格上是最穩妥的做法。

但隨後出現了部分個股開始破發或者沒有幾個交易日後便破發的情形。

即2019年10月下旬到2019年12月中旬,這一階段市場在報價階段開始脫離券商的定價預測,科創板新股的估值中樞開始下移,而這種下移也在二級市場重新地得到了認可,在估值中樞下移之後即2019年12月之後,科創板新股上市後的股價基本穩住,甚至開始出現首日暴漲的情況。

“環比開市以來各個階段的新股定價的估值中樞可以看到估值是在往下走的,這點市場的感受還是比較明顯。”澤浩投資合夥人曹剛認為。

根據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10月-2020年1月發行PE逐漸下降,估值下移的趨勢較為明顯。

持續演繹打新不敗

一方面是估值中樞下滑,但另一方面科創板新股在近一段時間內開盤後股價漲幅驚人。

截至2020年2月27日,科創板共90家新股上市。從首日漲幅來看,今年1月、2月新股上市首日均表現較好,平均漲幅達155%、254%。

“這和A股IPO下新股不敗的情形何其相似,只不過科創板因為交易制度前五個交易日漲跌幅不設限制,將IPO數個甚至數十個交易日的漲幅在一天內完成,而這樣的漲幅即便隨後行情有回落也可以做到‘新股不敗’。”華南地區一家大型券商資深保代告訴記者。

發行定價環節估值中樞下滑,但二級市場股價卻暴漲,這一對應的現象也引發了市場的思考,是發行定價環節報價太低了麼?

但估值中樞下滑並不是新股首日暴漲的唯一因素。

從供需角度來看,2019年9月開始新股供給加快,9月-12月新股的首日漲幅逐漸降至100%以下,個別新股首日甚至出現破發。但是進入2020年1月,新股供給速度減緩,使得首日漲幅回升。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謝超也指出:“科創板在開市以來的表現也與科創板IPO新增註冊數量存在一定關係。11月以後,科創板IPO註冊速度明顯放緩,全月僅註冊8家,科創板也逐漸止跌企穩,隨後開始與創業板一同開啟春季行情,漲幅領先所有板塊。”

那麼,定價估值中樞下移和新股開盤後暴漲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記者瞭解到,目前市場的普遍看法認為,在疫情沒有出現根本性拐點的情況下,IPO供給和估值定價趨勢都難以出現扭轉,另外目前全A股市場都處在資金充裕、情緒樂觀的週期中,因此近期科創板“新股不敗”的行情或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拐點應該還在於發行報價時投資者的報價會有所回升,二級市場這麼漲也會對一級市場有作用,投資者報價的時候可能會比此前要積極些,另外隨著疫情結束,科創板新股的供給加大也將對現階段的情形有衝擊。”前述北京地區資深投行人士認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