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江蘇無錫艾爾福葉片公司:開啟“科技雲”為復工達產立戰功

“嗞嗞嗞——”走進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堰橋工業園區堰豐路的無錫市艾爾福葉片有限公司智能車間,全數控加工中心已在滿負荷運行,一位“金領”工人正專心致志監測著數臺大型機器,精加工的葉片飛旋“吟唱”……

“科技雲”為防疫復產立下戰功

2月下旬,公司員工復工率90%、達產率基本達到了100%。“這組數字的背後,是企業‘科技雲’的功勞啊!”艾爾福葉片董事長劉德良自豪地說。

艾爾福葉片是堰橋街道第一批申請復工的規上企業,是惠山區智能製造企業,也是無錫透平葉片廠、武漢長江動力的供貨配套廠,訂單任務重、技術“含金量”高。

為儘快復工達產,公司及早佈局、開啟企業“科技雲”,分為3個層級:第一層級,公司員工100%全員進入企業網上“科技雲”閉環管理;第二層級,公司各下屬單位和車間“管理雲”系統,公司技術質量中心制定“技質中心方案管理”、生產管理中心制定“生產協作管理”;第三層級,公司新冠肺炎防控辦,由企業老總及管理層17人組成“防控雲”系統,出臺“防控復產工作實施細則”“區域消毒防疫方案”“企業防疫宣傳標語(掛圖)”等等。

該企業“科技雲”的各層級以“321”傳導,公司把防疫、復工等各項要求,以“科技雲”“管理雲”第一時間迅速通知到每一名員工。“截止2月26日,除武漢等地有少數職工沒返廠復工外,全公司復工人數超過100多人。”劉德良說。

“大數據”助力精準復工達產

艾爾福葉片公司10000平方米生產區的醒目位置,有一塊“2020年員工生產臺賬”的電子顯示屏,上面的時間、班組、姓名、生產工時、合計工時等,精確到車間每個人。這是企業利用“科技雲”大數據,為職工實時公佈工作績效。

公司大年初七開了復工生產視頻會議,“科技雲”大數據發揮了大作用:企業研發、技術、營銷和行政部門等主要在家網上辦公,通過電腦網絡信息四通八達。一線工人按照車間“管理雲”指令上崗生產,可做到與管理層“不見面”溝通、精準生產。

艾爾福葉片智造車間,現場工人其實並不多,在這個非常時期,他們採取停人不停機器、“兩班制”改為“三班制”,加強員工崗位技能培訓,一名職工由負責一臺加工中心增加到2臺、3臺,開足馬力、加班加點……

“我們生產汽輪機、通風機兩大類葉片1000多個品種,根據大數據分析、按照全部訂單的輕重緩急組織生產!”連日來,該企業優先加工武漢長江動力等的應急防疫產品,大體佔到目前企業訂單的20%左右。

“科技雲”就是企業的“金管家”。“從當前來看,艾爾福葉片是達產情況最好的!”堰橋工業園區商會的徐秋興充分肯定。

防疫生產“兩手抓”“兩手贏”

“剛性管理、柔性服務,全體員工人人都要註冊好‘錫康碼’!”新冠肺炎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期,公司堅持做到外控內管、科技防疫,所有返廠人員必須100%註冊“錫康碼”;而外地來廠的要掃“警務通”,掌握返廠前的活動軌跡。

對重點地區返廠職工,堅決做到居家隔離14天,他們也用上了智能手環,公司新冠肺炎防控辦時時刻刻了解隔離員工“進行時”,不遵守隔離的將會寸步難行!

進廠時測量體溫、上崗時測量體溫……職工每天2次體溫數字,全天候上傳公司“科技雲”,大數據為企業職工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對暫時沒法來廠的武漢員工,我們也會發給他基本工資的!”劉德良坦言。

為謀劃企業進一步發展,公司正積極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尋求合作,拓展第三類航天葉片的生產,為此在已有5臺四軸和五軸加工中心的起點上,公司又訂購了一臺價值近900萬元的五軸加工中心,6月份可以到位。

“招聘加工中心操作員2名、檢驗員1名……”艾爾福葉片通過“科技雲”發佈招工信息,相信防疫與企業發展一定會取得“雙勝利”!(通訊員 胡建琛 記者 張偉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