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通安驛鎮創新“四機制”推進環境治理

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社會文明和諧。通安驛鎮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執行省市縣各項政策要求,大力推進人居環境建設,結合通安驛鎮民風、交通、區域實際和經濟發展現狀實際,創新“四機制”推進環境治理。

通安驛鎮創新“四機制”推進環境治理


一是人均1元錢投入機制。全鎮上下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治理、人人有責的生動局面,倡議和發動群眾每月每人義務投資1元錢用於環境治理工作,喚醒群眾參與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同時解決環境治理經費不足的問題。

二是以工代罰機制。採取以工代罰的形式,加大對亂倒垃圾、違規亂建、亂挖亂採、碾場曬糧等行為的曝光處罰力度,以參與具體的治理工作代替相應的處罰,具體的處罰量由鎮綜合執法所研判執行。同時推行黑紅榜制度,對在環境治理中典型的有正能量的在全鎮和各村、社群進行宣傳表揚,對隨意傾倒垃圾屢教不改的人員在全鎮和各村、社群通報批評,保持輿論的高壓態勢,引導教育廣大群眾支持積極參與環境治理。

三是網格化管理機制。各村劃分垃圾清理網格,建立鎮區主幹道及垃圾分類清運,垃圾清掃清運外包,村組實行網格化分包,各村負責村內垃圾集中清運相結合的聯動治理機制,將公益性崗位、護林員、護河員以環境治理量劃入網格,責任到人、區域到人,實現鎮域全覆蓋,形成鎮村社三級網格化管理。

四是積分累計機制。在環境治理工作中,群眾每義務出工1天累積1分,或者義務出資支持環境工作,按出資量積分。在年終評選縣、鎮級文明戶,縣、鎮級優先共產黨員時優先考慮,在村社幹部推薦使用上優先考慮。進一步帶動群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積極性,推動環境治理工作實現預期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