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人生充满劳绩,但还是要诗意地栖居。这是诗人赫尔德林的著名诗句,可是当我读着这句诗歌,我的心里无来由地浮现出一个形象:

茫茫黄沙中,一个瘦弱的身影,在沙漠里低头寻找,她为找到一块骆驼的头骨而手舞足蹈,她在为一只折翼的小鸟伤心落泪;

她黄色的皮肤,就像那土地的颜色一样,可是她微笑的容颜,就像清晨第一缕阳光;

这个人就是三毛。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三毛?

是呀,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三毛?很多年前我读三毛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孩子,但是当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大人了。

这个问题,也有了不同的答案,但相同之处在我依旧喜欢三毛,这种喜欢随着我对生活的理解越多,随着我对人生的看法更多而更加深沉美丽。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很多年以前,我读到《不死鸟》的时候,我震动不已,泪流满面!

“如果你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你将会去做些什么事?”

“傻子,我不会死的,因为还得给你做饺子呢!”

“我要守住我的家,护住我丈夫,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

多年以后,当我再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突然明白,年轻的我,仅仅只是为三毛荷西的悲伤的爱情而流泪。

也曾暗自问自己:“假如生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我会去做什么事情?”

可是那时候年轻,对死亡充满恐惧,不仅不敢想,更是告诉自己,我怎么可能只剩下三个月生命呢?

然而,即便是如今,再回想这个问题,我依旧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三毛的话,也算是给了我一个答案:

“我现在做什么,我明天依旧做什么,这就是我坚持和守护的东西!”

我如今四处追寻,不断流浪,我寻求着我要寻找的东西,我也失去我正在失去的东西,然而我知道,明天我回头的时候,我不会后悔今天任何一个决定。

曾经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面有一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但只有少数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而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身上的使命。

这里的使命,也叫天命,天命就是追随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找到自己能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生来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想要什么,大多数人都要经历、学习、反省之后才能得到,并且最终只有坚定的人才能走完。

也许我们暂时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但是我们不能停止,我们只有前进,只有前进的途中才有更多可能,只有不断前进,才有更多遇见。

三毛一生的使命是追求幸福:身体和灵魂的自由。

我佩服三毛,因为她在面对人生的苦难还和不幸的时候,没有丝毫的退缩。

三毛的母亲缪进兰这样说三毛: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勇敢地面对命运,不管命运是苦是乐,不管人生是好是坏。

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评价。

我们都知道,三毛的一生,充满苦难,初中辍学之后,她抑郁在家,几欲自杀,爱情多有不顺,最终虽然与荷西终成眷属,但是却没有白头偕老,荷西意外去世。

她纯真美好,容不得虚假,最后她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现在很多人评论三毛,都说自由的灵魂。确实,到了我这个年纪,三毛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在于她的自由。

三毛的自由,并没有因为生命的苦难而退缩,并没有因为人生的挫折而放弃,相反,一直是身体和灵魂的自由,让她有了面对人生苦难(劳绩)的勇气。

倪匡说: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形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

一个人若能觉知灵魂的自由,那么对于肉体的遭遇,或许就能更平静和坦然地面对了吧?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荷西死后,三毛独自一人生活,行走在世界的很多角落,“万水千山走遍”,三毛回到了自己。

这是三毛后期的文字透露出来的一种力量。

年轻人读三毛,可能是被三毛流浪的自由吸引,是被三毛和荷西美丽而忧伤的爱情吸引,但是到了一定年纪,再读三毛的时候,我们发现三毛身上最吸引我们的却是三毛对于生命的认识,是她对于自身的探索。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没有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生命短促,没有时间可以再浪费,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

“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个太坏的局面。”

“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认识自己,探索自己,自身的丰富才是自身最大的自由,自身的丰富,才是内心最好的归宿。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我们最终唯有在内心为自己建起一栋房子,这样,我们才能坦然面对时间的流逝,坦然面对生命的流逝,坦然接受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流浪的过程。

如今,很多地方浪荡过了,更加懂得了三毛那句:

“一生至少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是呀,肉体本来就是一次流浪,我们不断的变换地方,在一个家里,我们不停变换位置,在一个城市,我们四处奔走,真正安定的时光,少之又少,如果没有那内在的安定,哪里不是流浪呢?就算我们有了房子,也只是让流浪的地方变得更近了而已。

探索自己,认识到自己内在的自由和丰富,我们的生命才能真正自由。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人生劳绩,仍要诗意栖居”:三毛一生,是对诗意栖居最好的诠释


时光漫漫,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只是眼前的柴米油盐,一定还有一些东西,是高于这些的,不然,一辈子不是就显得太长了吗?

现在,我们总想规划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有条不紊。

可是,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完成的一天,今天该做什么我们做了,可是明天要做什么,我们如何安排呢?我们不能让时光倒退,也不能让时间快进,只是在时间里,维持着某种节奏,缓缓在时间里前进。

生与死,长与短,没有人可以安排,人生劳绩,可见一斑:纵我们千般万般努力,依旧无法避免死亡的结局。

但我们可以因为结局必死而去死吗?我们还要活着,将余下的日子一点点过完,就像油灯燃完灯油后熄灭,灯油不完,便用力亮着,将 最后一点光最后一点热都散发出来,为黑暗的地方照亮一尺,为寒冷的地方温暖一点点。

我们只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算最后不能获得成功,我们一定能因此获得平静。

最后我要说,三毛不是诗人,可是她的一生,就是一首诗,如果诗本身就是对生活苦难的超脱的话。就像赫尔德林的那句诗一样,人生充满劳绩,这是我们人生的底色,可是我们依旧要诗意地栖居,这是想望。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