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腿痠痛是冠狀病前兆嗎?為何?

小晞1


回答這個問題前,和大家說一句,現在全國的疫情有了很好的控制,全國已經有71城實現了零病例,請大家不要恐慌!


現在有一些朋友在家中進行居家隔離,出現任何的症狀就開始懷疑是進行冠狀病毒肺炎,有一些朋友因為在家中空氣流通的不是特別好,或者是有其他的症狀,表現出來乾咳、發熱或者是有一些胸悶就會覺得得了肺炎,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懷疑還情有可原的話,出現腿痠痛就覺得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有點荒唐了。

自從一月二十三日武漢封城,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如果大家還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能產生的症狀不瞭解的話,真有些說不過去了,那麼咱們給大家簡單的複習一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的症狀患者還是表現在發熱、咳嗽、無力、咽喉的疼痛以及胸悶、呼吸困難等,也有一些患者會表現為腹瀉和嘔吐,但是非常少。另外如果要懷疑自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話,不僅要看症狀,還要看有沒有流行病學史,那就是是否接觸了武漢歸來的人員,以及是否接觸了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或者是疑似病例。
而出現腿痠痛的原因有太多了,現在出現這類症狀的人群比較多的原因在於很多人居家隔離活動特別少,身體的肌肉長時間的得不到使用,稍微活動一點就會覺得有腰腿的痠痛,這是很正常的一種表現,另外現在也是流感的高發季節,單純的感冒和流感也會導致出現周身的肌肉痠痛,包括腿的痠痛。但是感冒和流感的病人往往有比較嚴重的卡他症狀,也就是淌眼淚,流鼻涕,周身痠痛以及發熱。


如果患者平時有糖尿病或者是有下肢的血管問題,由於活動的減少,康復鍛鍊的減少以及血糖的升高,都有可能出現腿部的痠痛感,這是非常正常的。出現這種情況,應該積極的調整血糖,加強下肢的康復鍛鍊,比如踝泵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下肢的痠痛感就會有所改善。

面對疫情,不要恐慌

現在有很多朋友在家中待著時間太久了,不能去戶外進行一些運動,以及缺少了與人的溝通,當自己因為環境的改變出現一些不舒服的時候,就會懷疑是否為新冠病毒肺炎,這是一種典型的焦慮表現。

建議可以少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新聞,少看相關的報道,沒事的時候可以在室內進行一些體育鍛煉,比如健美操,是非常適合室內的,另外可以看一部好的電影,聽一聽歌,緩解一下自己的焦慮,千萬不要因為有一點症狀就上網檢查是否是冠狀病毒,否則很有可能越看越像,最終就給自己確診了……

如果確實害怕自己有流行病學的接觸時,而自己不知道,同時出現了發熱、咳嗽、無力以及心慌氣短等症狀,可以做好防護,去當地醫院的發熱門診進行相應的檢查,根據醫生的判斷來決定是否為疑似病例,是否需要進行核酸檢測,千萬不要自己在家裡越想越可怕,越想越給自己確診,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己給自己診斷太難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腿痠痛乏力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的前兆,但僅僅是可能,只能說是很小的概率,較大的症狀還是發熱,咳嗽,流鼻涕以及乏力,呼吸困難等。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腿痠痛有可能是缺鈣



大部分腿痠痛,不是走路多了,勞累到了,就是缺鈣,剩下的病因就是小概率事件了。

一般來說,中年人鈣流失的比較快,身體的鈣不僅僅是骨骼需要的元素,任何器官組織,尤其是肌肉,對於鈣的需求都很重,因此我們需要格外注意,一旦腿痠痛甚至抽筋,一定要及時的補充鈣元素。

腿痠痛是新冠肺炎前兆的可能性很低



之所以說腿軟有可能是新冠肺炎前兆,主要考慮的就是乏力這一情況,乏力不僅就先在精神上,肌肉也會有痠痛感,沒有力氣,不想動,一動渾身難受。

這是乏力的表現,也是新冠肺炎的表現,但出現這個症狀往往還會有其他症狀跟著,比如說咳嗽,比如說發熱,比如說呼吸困難,並不會單單只是乏力而已。

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狀還是發熱



對於新冠肺炎來說,我們已經算比較瞭解了,它出現的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發熱,其次就是咳嗽,流鼻涕。發熱症狀主要為高燒,溫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升。咳嗽為乾咳,沒有什麼粘痰。

還有一些新冠肺炎的患者,會出現腹瀉,腹痛,流鼻涕的症狀,這是少數患者的症狀,但也不容忽視。

患者感染時間久了,就很容易出現呼吸衰竭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警惕了,嚴重會有死亡的風險。

喜歡的話,幫忙點一下關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腿痠痛不一定就是冠狀病,首先你要放輕鬆,多運動運動。天天在家裡不是睡就是吃能不痠痛嗎?生命在於運動,多運動運動就好了😁


哆夢571


當然不是腿痠痛的話,有很多種原因有痛風。有過度的勞累導致。也有風溼關節炎導致。所以你不必擔心。冠狀病毒是會出現發燒的發熱的現象。還有就是肺炎咳嗽的現象新聞上面都有報道的。


阿賓生活錄


不一定。

腿痠痛可能只是缺乏運動,不必太過緊張,休息一下試試。

即使是感染病毒了,有可能只是普通流感病毒,也不一定是新冠。

當然也有可能就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