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孩子在父母的爭辯過程中能學到些什麼?

手機用戶92514739573


大家好,我是納蘭明心。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

我認為,孩子在與父母爭辯的過程中學不學得到東西不好說,但是可以至少鍛鍊兩種能力:

一是思辨能力,一是表達能力。

附帶著還能鍛鍊孩子的勇氣。

我自己就很羨慕那些能與父母爭辯的小孩子,小小年紀就能基本有理有據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見,對於自己不理解的或者父母的確做的不對的事情提出質疑,這是多麼好的品質啊!別說孩子,我自己都希望能擁有這樣的能力!

不過,在這個爭辯過程中,孩子可以情緒化,大人得侯著,大人如果用自己的身份去壓著孩子就沒有這個效果了。


布魯森林的星辰


很多父母都非常反對在批評孩子時,孩子與自己爭辯,認為孩子做錯事了,就該乖乖的認錯受罰 ,不能與父母對抗,可是父母們就沒想過,孩子之所以和我們爭辯,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們應該允許他爭辯。



孩子在與父母爭辯的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維護自己的權利,更好的保護自己,還鍛鍊了自己的口才,活躍了自己的大腦,因此作為父母,請允許孩子為自己爭辯!


諾言的微笑


孩子與父母爭辯是成中“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但傳統教育觀念中卻視為“頂嘴”。我們應走出傳統觀念允許孩子爭辯,因為這並不是壞事,從爭辯中能學到很多東西。

首先,可以培養獨立性格。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獨立思考意識也在增強,這時他會逐漸發現父母的言行不見得都是對的。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爭辯來表達自已的意願與不滿,對孩子過於壓制與專制就會使孩子形成凡是“忍耐”“順從”的性格,這樣的性格往往表現為依賴性強和不自信等。

其次,可以培養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當孩子在和你爭辯頂嘴的時侯,其實對他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此時他要察言觀色、選擇詞彙、同時還要儘可能表達自己的意思來說服你。這個過程都會刺激語言與思維能力的發展。

當然,任何事都有兩面性,平時也要注意不要過份溺愛和放縱孩子,以防止孩子出現習慣性“頂撞”和“蠻橫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