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與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完全兩個樣子該怎麼辦?

小宋123


能怎麼辦呢?在中國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社會現象。爺爺奶奶要是文化底子薄一點,那可能還會影響到今後孩子的成長。小孩入托爺爺奶奶還得去接送。有責任的父母會想辦法親近孩子,沒責任的父母把孩子一天到晚24小時都扔給爺爺奶奶,自己成天就想著上網逛街和朋友聚會。孫子長大了爺爺奶奶也老了,這就是生命的輪迴更迭。


退休董叔的自駕生活


由於工作等原因,小孩子可要父母帶,必競是2代人,思想觀念多少有點差別,育兒方面也會有點偏差,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由自己教育孩子,不會出現隔代差,不至於跟爺爺奶奶感情好點,跟爸爸媽媽疏遠一點。當然,現在很多務工外出人員,避免不了的現實問題,該怎麼辦?這也是一個社會現象了,儘可能的抽時間回家陪伴孩子,條件允許的話,每個週末見一次面,沒有條件的,可以多打電話,微信視頻溝通,不讓孩子有隔膜感。

有時候看到留守兒童的新聞,讓人心酸![捂臉]



憨牛正忙著呢


這是個兩難的選擇。

心裡學的書上很多觀點說孩子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對人格培養不利。可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年輕人必須出去工作,掙錢養家。只能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了。

所謂統籌兼顧吧,儘量抽些時間多陪陪孩子吧!

好在,事物不是絕對的。很多爺爺奶奶從小帶大的孩子也有很多非常成功的。


天眼目


這是人的天性,隔代親,那是沒有辦法的。

只能是利用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多給孩子講道理,告訴他,在爺爺奶奶面前的那些習慣不好。而且,一定要多說,孩子有可塑性,多說就會有效果。但是千萬不要粗暴,那樣孩子的兩面性會變本加厲。


謝洪波沔陽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如果沒有家規,給孩子明確的成長目標,要求和標準,孩子和誰在一起都一樣。我們很多人教育孩子,只看表面和給氾濫的愛,而不明白孩子猶如一棵樹苗,要長好,必須剪枝,除草,施肥,正形。

不要說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樣,也沒見怎麼管,就很自覺,就成才了。

別人家的,是一個很小的概率。

我們要想孩成為理想中的樣子,必須定家規。自己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甘溪將來


關於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與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完全是兩個樣子,該怎麼辦?在對於這個問題上,是一個很普遍的思想觀念。如何來改變這種現象?請觀下文。

現在無論是在農村和城市,由於父母都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照料孩子。無論小孩上“幼兒園”或者上小學,一般都有爺爺和奶奶接送,很少有父母接送的。因為父母上班時間很緊,顧不上接送。所以,就把接送孩子的任務,就交給了父母。無論是星期或節假日,都有爺爺奶奶來照顧。所以就和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就長一些。乆而乆之,在孩子的心目中,就產生一種父母不如爺爺和奶奶關心自己的概念。父母那也覺著給他們有一種疏遠的感覺。對於這種情況很正常,明擺著,給誰待的時間長,對誰的感情就深。

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爺爺奶奶不如父母管的嚴。在打罵上,爺爺奶奶很疼愛他們,捨不得管教,在輔導孩子作業上也不上緊。不如和父母在一起管的嚴一些。父母能打罵孩子,自己打罵行,別人打罵受不得,爺爺奶奶就不敢,深了不行,淺了也不行,省怕兒媳婦挑毛病。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呀!

為了改變這種現像,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多貼近孩子,多多關心孩子,教育和輔導孩子,多多和孩子勾通,交流。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孩子怎樣學習,結交同學,怎樣讓孩子樹一種學習意向和信念,指導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也讓孩子充分地瞭解父母,理解父母。

有的人可能知道,農民歌手朱之文,很有名氣,也掙了不少錢,為國家和村裡作出了不少的貢獻。然而,他的兒女卻怎麼樣呢?沒教育出來,老早棄學,無所事事。什麼原因,都是朱之文成天忙於唱歌,沒時間教育孩子,他母親又是農民,只知道種地,不會管教孩子,結果媒體暴光了他孩子的情況。是孩子的錯,還是父母的錯。這完全是父母的錯,孩子是接受教育的。從小不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等大了再改就不易了。

所以,廣大父母們,再忙也別忘了關心孩子,親近孩子,管教孩子。孩子是自己的希望,是自己的未來,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責任。孩子的好壞行為,直接與父母教育有直接關係。父母應該知道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老吳趣談


沈事兒麻麻來啦!這種情況是正常的,沈事兒也一樣。沈事兒在跟姥姥姥爺一起的時候情緒會更穩定一些,在跟爸爸媽媽一起的時間會嬌氣一些,這是因為沈事兒一直跟我們在一起,對爸爸媽媽的信任度和依賴度更高,碰到點事情就想撒個嬌耍個賴,有事沒事哭一個。但如果老人帶的多情況可能就和我們的相反,老人會更溺愛孩子,孩子會在老人面前表現的更真實,面對父母就會多些敬畏少些親暱。無論哪種,都屬於正常情況。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深深的愛,孩子自然會給到父母很好的反饋。

關注我,一起在育兒路上打怪升級吧!



沈事兒麻麻


這個問題是目前存在的社會問題!首先父母忙大部分孩子由爺爺奶奶帶,爺爺奶奶由於文化的差異根本無法輔導作業,爺爺奶奶很疼愛自己的孫子,但在教育上確實有問題,所以父母儘量的在孩子幼兒至小學階段多陪孩子,有條件儘量讓孩子在身邊,這樣才對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現在的幼兒園,小學基本上都有家長微信群,作業發群裡,爺爺奶奶根本沒有辦法去做這些。


武氏餐飲


我覺得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孩子不跟父母一起生活會感覺沒有安全感,因為自己這一代的教育很生活方式跟爺爺奶奶有一定差距,尊重爺爺奶奶給孩子養成的習慣,可以適當調整一些不好的習慣。孩子的行為習慣都取決於父母,有時間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愛他們的,跟他們解釋爸爸媽媽上班是為了掙錢更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