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武漢女監督員日記之三:廠房被改造成21個方艙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市江岸區消防救援大隊的女監督員劉豔紅、潘婉冒著感染的風險,一直堅持在火災防控一線。我們摘編劉豔紅的監督日記,向讀者展示一線女消防監督員的工作實錄。

2月27日 陰

“向廣大醫務工作者致敬”“抗擊新冠肺炎,感恩全國四面八方馳援武漢”“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今天武漢是陰天,有些冷。早上行駛在江岸區諶家磯大道,看到沿路懸掛的橫幅,我不禁感慨萬千。

疫情爆發以來,無情的病毒四處流竄。回想前一段時間,醫院病人爆滿,多少家庭在承受著壓力和痛苦。為確保對新冠肺炎患者“應收盡收”,武漢市一大批體育館、展廳、工業廠房被緊急徵用,改建而成方艙醫院。

武漢女監督員日記之三:廠房被改造成21個方艙

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隨同事羅橋到方艙醫院,上門提供消防安全技術指導和服務,確保“生命方舟”的安全。

第一站是長江新城方艙醫院。該方艙醫院位於武漢江岸區紅橋集團工業園區,園區21個廠房被改造成21個方艙,每個艙位面積1188平方米,共計3000多張床位。羅橋對這裡的情況瞭如指掌。

2月16日開始,從長江新城方艙醫院的消防規劃到設計施工,羅橋全程參與。他告訴我們,選址於此,主要是現有的空置廠房相對比較封閉,再就是附近綠化環境好,可以給患者帶來舒暢的心情,有助於治療。

走進方艙內,我們看到不少環衛工人正在打掃衛生。“整個方艙建設已經完工,驗收後將交付使用。”羅橋說。

我們把消防安全檢查進行了分工,包括消防給水管網系統功能測試、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標誌的安裝、滅火器材的配置以及張貼宣傳海報。

武漢女監督員日記之三:廠房被改造成21個方艙

羅橋主動承擔21個艙的室內消防設施設備的檢查、測試,210個新增室內消火栓、210只應急照明燈以及420具乾粉滅火器,每一個都要完好有效。

該區域室內消火栓沿用原有管網,我們江岸區消防救援大隊在前期現場服務時,就發現原有管網的供水泵和控制設備有故障,主動函告區指揮部協調解決,今天泵組已安裝到位了。潘婉今天就要室內消火栓系統進行功能測試。我就協助羅橋依次檢查各艙的消防設施,以及在21個方艙內張貼消防宣傳海報。

分工明確,三個人甩起膀子幹起來。

羅橋一邊忙一邊介紹說,前幾天,他和岔馬路消防中隊中隊長杜強已經組織消防隊員,對80多名安保隊員及保潔人員進行了消防安全培訓,後面還要分期分批對方艙醫院安保力量和運營團隊開展消防培訓,最大程度確保方艙內醫患人員安全。

武漢女監督員日記之三:廠房被改造成21個方艙

3個小時之後,我們就工作情況進行了碰頭。每座方艙均設置了消火栓箱,消火栓箱內水槍、水帶已配齊,消火栓閥體完整好用,滅火器配置到位;室內消防栓系統壓力正常,管網壓力下降至設定值,泵組能夠正常運行;21個方艙疏散走道處消防安全提示海報張貼到位。

結束這裡的檢查服務,我們又趕到江岸區委黨校,羅橋說江岸區委黨校“方艙醫院”區域較小,已於2月11日改建完成,利用校區18間宿舍和2個報告廳,預設床位115張。

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而不備。方艙無論大小,既然已經預備,我們消防安全就要想到、跟上。羅橋說,這句話不是他發明的,是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湖北省消防救援總隊和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對於方艙醫院消防安全管理的一致要求。

從官方公佈的武漢市床位資源擴容及使用情況看,目前,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治療點、隔離觀察點等床位資源,均出現空餘床位大幅增加、“一床難求”狀況緩解的現象。

我打開手機看到,2月25日0至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01例,其中武漢市370例,全省確診連續7天低於1000例,連續3天低於500例。

看著這樣持續走低的疫情數據,我真心希望這些已經準備好的醫院和病房不被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