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市八醫院:去年12月便意識到“硬仗”要來了

2月27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最美逆行者”故事匯的首場宣講活動,講述一線戰“疫”時刻。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醫生劉琪莎透露,早在去年12月底,醫院就通過監控全球重大傳染病信息,對武漢疫情重視起來。“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傳染病專科醫院,我們敏感地意識到,硬仗就要來了。”

提前“過關”確保醫務“零感染”

市第八人民醫院是廣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陣地。“90%患者都在這兒。”市八醫院醫生劉琪莎介紹,截至2月23日,醫院累計收治確診病例297例,出院病例170例,其中重症40例,危重症15例,14例已好轉,危重症好轉率達到93%。戰“疫”逾月,他們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這份成果,與高度的職業敏感性是分不開的。

市八医院:去年12月便意识到“硬仗”要来了

市八醫院醫生劉琪莎在臺上講自己逆行者的故事。

“早在去年12月底,醫院就通過監控全球重大傳染病信息,對武漢疫情重視起來。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傳染病專科醫院,我們敏感地意識到,硬仗就要來了。”劉琪莎透露,儲備物資、準備病房、決定應對方案、進行人員培訓……所有的工作早早展開。譬如從1月6日起,市八醫院就陸續下單,兩週內購進價值5700多萬元防疫物資,作好“開戰”的準備。

市八醫院嘉禾院區在2004年立項之初,就是為了承擔重大傳染病收治工作而準備。1號住院樓,整一棟都是負壓病房,其中1樓是負壓重症監護室。正是依靠紮實的資源儲備,讓他們可以在一個相對較安全的地方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大戰當前,該院專家們很快行動起來,通過各種渠道蒐集、查閱、學習大量資料,瞭解疾病的臨床表現、傳播方式,再每日關注疫情動態,然後與醫院的醫務、護理部門一起制訂出隔離、防護流程,並且在ICU病房和隔離病房做演練,醫護團隊全員參與,要求人人過關,力求做到一旦接觸就必須確保醫務人員“零感染”。

“正是這些專業的培訓和學習,讓我們的醫護人員在接觸危重症病人時能夠心中有數,沒有一個人慌張,也沒有一個人受到感染。”劉琪莎表示。

很快,這場被證實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席捲全國。1月20日凌晨,省衛健委公佈了廣東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信息。劉琪莎說,市八醫院當天即向全院職工發出通知——取消外出休假,留在廣州,原地待命!

“疫”線上的插管“敢死隊”

1月21日,廣州首次報告2例確診病例,並全部轉入市八醫院嘉禾院區診治;從1月26日開始,廣州每天確診病例開始出現兩位數增長,僅1月26日一天就新增了25例,危重症病人也越來越多。

那麼,對於危重症患者的治療,最重要的是什麼?“重症監護室主任鄧西龍說,無他,唯心細也。”劉琪莎表示,他們對患者病情變化完全靠“盯”。這個處理甚至頻繁到每十分鐘、每半個小時就要調整治療方案。一旦覺得病人靠無創通氣支撐不下去而有生命危險,就須立即插管。

市八医院:去年12月便意识到“硬仗”要来了

市八醫院醫生劉琪莎(右)參加義診活動。

劉琪莎講述,氣管插管是一項十分危險的操作,醫生的面部、皮膚離患者口、鼻非常近,甚至只有五六公分,也許當打開患者口腔那一刻,即有氣溶膠溢出,“醫生在這項工作中的暴露風險最高、離死亡距離最短,我們稱他們‘敢死隊’。”

因此,ICU醫生做氣管插管或其它有創操作時,都會採取3級防護措施——內層是自己的衣服,外加第一層洗手衣,第二層防護服,第三層防水手術隔離衣,再戴上N95口罩、護目鏡、面屏、防水鞋套及3層手套,全身“武裝”,最後戴上正壓頭套上陣。

“醫生要把插管操作限定在30秒以內。”劉琪莎介紹,全身武裝而行動受限的醫生,必須在病人自主呼吸被抑制,靠血液中氧氣儲備維持體內供氧的短時間內完成插管,“那要多麼的精準、緊張!”截至2月24日,市八醫院累計為15例重症患者實施氣管插管,無一例差錯。

劉琪莎寄語,“在這個特殊的春天,無數的醫護人員挺身而出與病魔搏鬥,只為讓疫情早點過去,大家早點摘掉口罩,自由呼吸。”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道嵐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俊傑 通訊員 蘇健、周梓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