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从《大淖记事》《边城》《祝福》分析社会风俗对女性命运的影响

看完《受戒》后又看了汪曾祺的另一部代表作《大淖记事》,汪曾祺在小说里说“全县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个“淖”字”。起初看到这个字的时候,我确实不知道读音,后来特地去查了,它读“nào”,是一片水的意思。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一片水域,小说中解释“淖”是比水塘大一点,比湖泊小一点的一片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少去区分这之间的区别,所以,这个词应该是很少用的。

说到以社会风俗为背景的小说,就不得不提到沈从文。他和汪曾祺的风格在非常相似,他们笔下的人物都能跟当地的风俗相融合,更多的是保留人性中原始纯皮的的特性,呈现人性“美”的一面。鲁迅的小说更多的关注社会风俗对于人产生的制约力量。

《大淖记事》讲述了“挑夫”的女儿巧云和锡匠十一子情窦初开,巧云的父亲摔伤了腰,刘号长趁机玷污了巧云,并且将十一子打成重伤。巧云为了养活父亲和十一子,接过父亲的箩筐,从一个小姑娘成长为能干的小媳妇的故事。

《边城》以湘西山水为背景,描绘了撑船老人的孙女翠翠和天宝傩送直接的爱情故事,《祝福》里是耳熟能详的祥林嫂的故事。不是是巧云、翠翠,还是祥林嫂,她们的命运都跟社会风俗有很大关系。

下面就从《大淖记事》、《边城》、《祝福》来分析社会风俗对三个女性个性和命运的影响。

从《大淖记事》《边城》《祝福》分析社会风俗对女性命运的影响

01《大淖记事》:开放自由的社会风俗造就了巧云理智、坚强的性格,才能在受到屈辱的时候,勇敢面对,寻找自己的幸福

《大淖记事》共分为6个部分,前三部分都在描绘当地的民风民貌,看似和主要人物毫无关联。一个人的价值观总是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展示大淖人的生活状态来显示人物的精神和心理。

在小说有两种生活状态,一边是受了制约的教养,那是那些穿着长衫的人,他们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受孔孟的约束。大淖人不这样,他们讲求的是情愿。巧云的母亲是从大户人家逃出来的丫鬟,在经过大淖的时候和巧云的父亲相遇,你情我愿做了他的妻子,并且生下了巧云。

巧云的父亲是个挑夫,力大无穷,靠力气挣饭吃。在挑夫这一行当里也有女性,把她们称作“女将”,他们和男人一样走路,挑担,骂人,唯一不同的是她们总是把头发梳的油光发亮,在鬓角插着一朵花。

在我看来,大到的风俗是平等而自由的,女性并没有活在男权的压力之下,人们对待女性的态度,也是平等和宽容的。因此巧云在被刘号长欺辱了之后,并没有受到邻里的指责。巧云也并没有悲愤地想要投水自杀,恨是肯定恨的,但是她并没有把这件事和一辈子的幸福联系起来。

大淖讲究的是“情愿”,对于刘号长她并不情愿。所以,在经历了这件事以后,他主动去找了十一子,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从《大淖记事》《边城》《祝福》分析社会风俗对女性命运的影响

02《边城》:人们对翠翠母亲和翠翠的态度可以看出人性的淳朴,才有了翠翠对爱情的选择以及傩送兄弟的结局

《边城》中主要讲述了翠翠和天宝与傩送之间的爱情,对于翠翠的母亲描写较少。翠翠的母亲和当地一个军官相爱,两人约定私奔。但是军官不能放下责任,翠翠的母亲也不能丢下孤苦伶仃的父亲。所以脆弱的母亲在生下翠翠后便死去了。

按照世俗意义来讲,翠翠是“私生女”,是不光彩的身世,但是在这里翠翠从没因为这件事受到过责难或者陷入痛苦。翠翠的母亲在怀孕时,翠翠的爷爷没有说过一句重话,只是把她照料的好好的。之后再一如既往的照顾翠翠、

茶峒是一个连吊脚楼的女子都淳朴、大方的水乡,并不受世俗道德的约束。翠翠的爷爷要翠翠自己挑选丈夫,天宝和傩送决定用歌声去打动翠翠的心,凭她自己选择,这里讲求的也是“情愿”。

也正是因为他们不争不抢,所以才有了兄弟两人一个死

一个远走他乡的结局。

从《大淖记事》《边城》《祝福》分析社会风俗对女性命运的影响

03《祝福》:社会风俗对女性的约束和认知塑造了祥林嫂守旧的思想,也间接造成了她的死亡

祥林嫂是死了丈夫的,她的婆婆为了给小儿子娶媳妇,将她卖给山里的人做媳妇。祥林嫂当然是抗拒的,但是她抗拒的不是被发卖这件事本身,而是“再嫁”。

当时的社会风俗是妇女死后要守“贞洁”,再婚的妇女是不被社会所容纳的。祥林嫂的思想也是深受其影响,所以,再嫁之时,她会以“死”相抗,不管是出于周遭的压力,还是其自身的想法。

胡妈是个“善女人”,吃斋念佛的,在祥林嫂回到主家的时候,劝她应该一头“撞死”才好。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善意”。最后祥林嫂央求庙里的主事同意自己捐一块门槛去“赎罪”,以免死后要遭受极刑。

所以到了迅哥见到祥林嫂的时候,她还在问到底能不能见到死去的家人。这种社会风俗就像是一道枷锁,锁住了在里面生活着的人,也锁住了人自己的思想。

总结一下:

如果将《大淖记事》中巧云的遭遇或者《边城》中翠翠的身份放置在《祝福》中去,肯定会是另一幅结局。

社会风俗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描述人们的生活状态,而是为了将不合常规的情节和生活合理化,在社会风俗的描写中,将人们的道德观念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在这里主角的选择和行为才会合理,反之,脱离了这个环境,看起来就可能是荒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