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五慎”之古人大智慧,小心駛得萬年船

慎,本義為“小心”,常言道,小心駛得萬年船。古人有“五慎”,告訴我們如何運用在每一件事情上。

慎初 | 事情發生之初,不要僥倖。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禮記·經解》

一點微小的誤差,會發現結果相差很遠,告誡我們在事情發生之初,不存僥倖之心,避免誤入歧途。

初之不慎,沒能把住第一次,是走下坡路的開始。

明朝王廷相講過一個“轎伕溼鞋”的故事:

一個轎伕愛惜自己腳下的新鞋子,開始時總是努力避開灰塵,當他到了京城,泥濘多得避不開,無可奈何把鞋子弄髒後,他就毫不顧惜,什麼地方都踩下去了。 王廷相由此感悟到,“儻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如果一失足,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呢?


“五慎”之古人大智慧,小心駛得萬年船


慎獨 | 在獨處中,更應謹慎不苟。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禮記·中庸》

不正當的情慾容易在隱晦之處表現出來,不好的意念容易在細微之時顯露出來,所以君子獨處時更應嚴格要求自己。

慎獨,是告訴我們在獨處或無人注意的時候,行為也必須謹慎、一絲不苟。人前人後一個樣,不靠別人監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慾望。

晚晴名臣曾國藩著名的“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慎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五慎”之古人大智慧,小心駛得萬年船


慎染 |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墨子·所染》

(絲)染了青顏料就變成青色,染了黃顏料就變成黃色。

慎染,是告訴我們必須正確選擇自己的親信和朋友,我們應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主動接受良好環境的影響。

孟母也是因看到童年的孟子極易受環境影響,才決定三遷其所,而使孟子終成大器。


“五慎”之古人大智慧,小心駛得萬年船


慎微 | 細微之處,也應謹慎。

“慎微防萌,以斷其邪。”——王符 《潛夫論·浮侈》

在錯誤或壞事剛萌發、看起來微小時,就加以制止,不使其發展。

慎微,是勿以惡小而為之,重視和正確處置細小的事情。

古人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禍是微而成”。也是一個道理。


“五慎”之古人大智慧,小心駛得萬年船


慎終 | 慎重地考慮事情的後果。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

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慎終,是告訴我們要善始善終,不要找原因和藉口,懈怠自己。

《詩經》:“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就是說事情開始容易,但難得有結局。 一開始,我們躊躇滿志,後面卻可能偷工減料。這樣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有滿意的結果。


“五慎”之古人大智慧,小心駛得萬年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