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美團外賣扣點那麼高,為什麼不選擇最原始的外賣方式,顧客向商家直接下單,商家配送?

Am安


要是我是商家,送一個就加一個微信,不加就不送了,以後只能在微信上定單還優惠5% 找跑跑送單,慢慢的就沒人點美團了。


今天不想說話


現在外賣已經在衰落了。身邊很多還可以的餐廳這一年下來外賣的餐已經爛到沒法吃了。去年的餐都還是很好吃的。

所以冬天以來怒而去店裡吃了。店裡的品質還是沒變的。

現在點外賣真的是最後一個不得已的選擇了。實在沒時間了,下點兒速凍餃子也比被毀掉的外賣要好吃的多。

為了應對沒有時間做飯的情況,現在家裡常備了各種pasta醬,拌麵醬,還有意麵,時間稍微充裕一點的話就煮意麵。

如果你們已經看到這裡了,就再送上一份福利吧。經我實踐下來,發現奶酪pasta醬,或者大蒜pasta醬,配上飯爺的牛蘑王香辣醬,在燒上一點兒香蒜油,把煮好的意麵,貝殼面,蝴蝶面為佳,倒進去一拌,超香。Pasta醬可以放多一些,牛蘑王醬可以放少一些。蒜油要多。


小和平鴿66


“選擇大於努力”,我是85後餐飲創業者小北,很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基於您的問題,為什麼餐飲商家寧可選擇高扣點的外賣平臺,也不選擇最原始的外賣方式,小北就三個方面跟您分析一下:


一、便利性

餐飲商家傳統的訂餐方式基本都是通過顧客打電話、發短信、發微信等手段聯繫,下單時需要看著傳單跟商家溝通,還需要留下聯繫電話和地址。而商家這邊需要手工記錄訂單、餐品、口味、電話、地址以及付款方式等等,這一系列操作下來一個訂單需要耗時好幾分鐘甚至更久,如果再趕在飯口時間訂餐是非常耽誤效率的。而外賣平臺的下單方式就十分便捷,基本上只要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可以一鍵下單,給商家和顧客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與時間,大大的提升了效率。就便利性來講,傳統的訂餐方式是沒法與外賣平臺的便利性相對比的。



二、流量

現在餐飲商家不是不想選擇傳統的訂餐方式,而是苦於沒有流量。傳統方式的外賣推廣無非通過發放傳單與朋友圈廣告等來獲取流量,然而效果往往都不理想,下單的轉化率非常低。那是因為現在大部分訂外賣的顧客都被美團和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所壟斷,平臺上可選擇的商家與品類繁多,可滿足各種用餐需求與場景,同時還有各種紅包補貼等等,往往點一份餐要比去實體店都要便宜,這樣久而久之讓顧客養成習慣就很難再回歸到傳統的訂餐方式。



三、配送

個人認為餐飲商家不選擇傳統訂餐方式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配送。在美團或餓了麼等外賣平臺沒有興起前,餐飲商家的外賣訂單都是採用自配送,這就導致了無論是自己送餐還是僱人送餐都產生了很高的人力成本,而且效率低下。訂單少的時候沒法維持送餐人員的工資費用,訂單多的時候人員又不夠,沒法第一時間將餐品送到顧客手中,十分影響用餐體驗。而反觀外賣平臺這邊,無論美圖還是餓了麼都已經建立起相對完善的配送體系,團隊專送+眾包的配送方式基本可以保障商家外賣訂單送達顧客手中,同時節省了管理配送人員的時間與精力,更能夠專心將餐品做好。在顧客方面,通過外賣平臺下單即可顯示外賣騎手的地理位置,能夠準確的知曉自己訂單的到達時間,即使超時了還可以通過平臺申請退款或者紅包補助等一系列補救措施,這對消費者來說更加擁有保障。


以上就是個人根據自己的從業經驗來總結的三點因素。雖然現在外賣平臺的抽傭很高,有的地區甚至達到了25%左右,大大壓縮了餐飲商家的利潤,但有些商家也是迫於無奈只好硬頭皮去做。現在的平臺外賣現狀就是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做外賣沒利潤,賺得錢都讓平臺抽走,基本是在給平臺打工;不做外賣堂食如果再不景氣,商家就更難存活。餐飲商家如何在做好堂食的同時兼顧好外賣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歡迎各位朋友前來探討與交流。


小北談餐飲


時代在往前走,為什麼要倒退呢?得承認平臺扣點確實偏高了些,但平臺有平臺的優勢。平臺的便利性是顧客向商家直接下單無法比擬的。

一、對顧客來說:想要的上外賣平臺一搜就有,不要到處找名片翻微信,方便!這麼多年外賣平臺的大力度補貼給消費者形成了下單習慣,消費習慣!平臺上有各種活動,紅包等,對消費者形成吸引力!

二、對商家來說:接單隻要手機(很多商家都有打印機直接小票打印出來);訂單來了只要做好,有騎手來配送;說到底還是方便!其次,平臺上的很多顧客只要有流量自然有人下單,流量!

三、自己配送:商家自己配送固然省了很多平臺抽點,但同樣也需要人工費用,21世紀什麼最貴?人!同時自行配送還需要承擔配送過程的風險。

四、配送外包:同樣現在很多商家選擇達達或者其它同城配送的團隊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選擇商家自己電話微信接單的話,下配送訂單麻煩,平臺訂單很多可以一鍵發到配送平臺。

經營建議:

1、利用外賣平臺,儘可能多的加顧客微信。這是平臺資源要充分發掘;

2、修改價格體系以及活動方案,這裡給外賣平臺上做生意的小夥伴一個公式(顧客實付=規劃利潤+食材成本+推廣成本+扣點/保底+配送費+餐盒費);

3、多渠道接單,平臺微信以及小程序都可以接單,這樣可以靈活應對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

有需要了解關於外賣平臺規則以及餐飲運營的朋友可以留言私信給我,儘可能的給大家解答。

我是餐創老張,五年餐飲互聯網從業人員,自媒體人。有大量的新資訊助您餐飲創業更上一層樓,如果你認同,可以持續關注餐創老張。


餐創老張


啃德雞 麥當勞 自配送 八九元配送費的 美團外賣 4元左右 你懂的


9527181498336


平臺扣點高,我也覺得高。我說一下自己的感受,我們是眾多餐飲企業的小部分,美團外賣一個月廣州交易額 10億以上,我們佔到了多少,換個角度看待我們商家和平臺的關係,無非就是各取所需,相互依純的關係。假設平臺點數真的降低了,你得到的就一定會增加嘛。不一定。也會有很多新開店,有了空間,做更大的活動讓利,來打擊你。其次,在現在你營業額都很低的情況下,降的哪些點數。真的就能讓你營業額增長嗎。答案是也不一定。


廣西北海暴龍哥


原因主要有六點:

第一、很多商家不懂互聯網;

第二、商家的銷售半徑有限,覆蓋不了太多人群;

第三、商家自己搭建網絡運營平臺和團隊成本太高,無法獲利;

第四、商家的產品是有限的,顧客不會每日點單,所以需要平臺的流量帶來更多客戶;

第五、商家本身的店面經營利潤有一定的基礎,平臺的帶來的客戶利潤是一項補充利潤;

第六、部分商家產品屬性使得資深客源基數太少,必須依靠平臺流量活下去。


樂本紀文化


商家可以用微信引流…加好友…加個幾千人…天天不用愁訂單,直接繞過美團…


鷹翔


兩個問題

1客源

2配送

美團其實配送費不高,商家願意接受。主要是客源成本。原來客源成本不高,商家願意接受。現在美團大幅提高了客源成本,商家就接受不了了。

我們一直有做客戶維護,如果不和美團合作了,我們的老客戶還在,當然,新客戶就沒有了。

大多數商家沒有做客戶維護,如果不和美團合作,就沒客戶了。疫情當前,自己也很難開拓新客戶。而且現在到店的人很少,主要靠外賣。其實大多數店,外賣的收入不夠開銷,都是虧損的,但是不開門虧損更多,所以大家還在堅持,也希望美團降低一下費用。

說實在,現在美團費用真的很高,我們也是勉強堅持。


劉兮口腔正畸


解決這個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平臺可以專業做引流,引導商家摸不到的顧客,就是為了賺費率(就是費率偏高),但是的確可以給商家引來顧客,商家自己卻不行,不是說完全不行,是不專業,往往就僅僅侷限於小廣告,朋友圈等等,途徑太小,如果平臺像商家一樣引流,平臺估計早喝西北風了!

2,平臺的點餐和支付方式優越於商家,比如花唄,信用卡等當前主流支付,平臺作為公司簽約費率底,支付方便,點餐,可以是自己APP,或者小程序,後臺人員專門維護,頁面顯示精美,顧客在完全不清楚商家和產品的情況下就可以在家就可下單,單純商家也可以做,單純二維碼收款,可以選擇延時到賬,無費率,及時到賬1000內0.38,平臺優惠的0.2,支付寶商家也可以收信用卡或者花唄,但有金額和活動日期限制,這個錢要商家自己承擔,利潤變相降低,商家自己製作APP或者小程序費用較高,除非你是公司或者團體可以考慮,但是怎麼讓顧客知道和相信你的APP和小程序,那要自己琢磨!

3,配送方面,平臺可以專門招募騎手,並負責配送,商家只負責製作和包裝,騎手都是系統規劃,順路式接取不同商家的餐點!如果商家自己配送,要保證兩點,第一,在兩個飯點的時間段裡要有足夠的騎手,不然訂單一兩個小時送達,也是事倍功半!第二,你要有足夠的訂單保證養的住這些騎手,要不然自己就得在營業利潤裡出!

4,退餐環節,也可以是說顧客抱怨的處理和解決方面,平臺優於顧客,如果是包裝問題,如果是平臺配送,商家不擔責,如果是自配送,自己承擔,如果是惡意投訴或者退餐,平臺會處理,如果自配送,商家自行處理,這裡不要抬槓,有些商家說不管怎樣平臺都讓我們自己陪,那是你願意陪,和平臺理論,拿出你的合同看看,哪些是屬於平臺的責任,不要吃了悶雷再抱怨!不用合同保護自己,瞎抱怨有什麼用!

做生意,無論是什麼,流量都是根本,其實,如果你是一個單純的商家,可以控制到大流量,那麼後面3個問題都可以自己解決,比如肯德基,麥當勞,沒有平臺配送的時候人家照樣可以做的紅紅火火,因為人家自己可以控制,如果你能自己克服上面的4點,可以引用老的方法,顧客下單,自配送,沒有扣點的!

以上純屬個人理解,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