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復工復產後城市人口可能會大洗牌,對廣州有什麼影響?

趣聊廣州


首先經過這次疫情之後!對每個城市都會影響的。特別是對於廣州這樣的外來人口的居多的首先影響的是一些中小微企業。長時間的停工停業。對於資金壓力巨大。


MZJ99


我覺得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一個城市最大的洗牌關鍵就是人口流動,最新的數據顯示,自從2月9日開始每天都有數十萬人口從全國各個地方回來廣州,而2月24日廣州95%企業公司都恢復了正常的工作

而這次疫情發生,我相信很多人都產生了換工作甚至是換城市工作,廣州作為北上廣一線城市之一,顯然是熱餑餑,因為廣州在面對疫情發生後迅速做出的應對措施讓全國人民嘖嘖稱讚,廣州的管醫療條件是頂配的,廣州的居住氛圍是濃郁切熱情的,廣州的就業機會是居多的,所以廣州還是全國排名前三的人口遷入城市。

現在,正是廣州“搶人”的重要時刻,所以廣州各個區域也出臺了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利好政策,這個也是為什麼自從2月9日後外地返程廣州的人流那麼多,廣州政府確保了廣州很強的人口吸引力,也加快了經濟復甦,像增城拿出了財政兩億支持企業渡過難關,減免企業租金稅費等等,為企業提供最高30萬的就業補貼。

人口數量才是最能體現一個城市房地產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廣州政府在近幾年的搶人大戰中不斷拋出新橄欖,多個區域發佈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很多高薪人才留在廣州,廣州的常住人口已經以每年超出40萬的規模增加,這個數據領跑全國,所以這幾年的廣州房地產是處於一個健康平穩的發展狀態。


bobo123180


我認為復工復產後人口大洗牌,廣州對於人口的吸聚能力進一步加強,原因如下。

這次疫情,上海,浙江,河南的治理表現,到目前為止算比較突出的,上海,廣州以及杭州,表現出較強的醫療實力,特別是廣州,2月21日,新聞報道廣州可日檢1.5萬份“新冠”核酸樣本!3.5小時出結果,這個速度非常驚人了,廣州作為廣東省醫療資源中心,全省乃至全國外地都有人會去廣州看病。基於廣州優秀的醫療水平體系,未來會有更多的外地人口會傾向於在廣州發展,且按照最新數據,廣州目前仍然是全國人口流入前三,且短期內也難以被後面的城市超越。

除了人口流入,廣州對於人才的吸聚能力也是槓槓的,去年廣州幾個區域密集發佈的人才購房政策,政府拋出的橄欖枝,大大吸引了不少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流入,增強了建設廣州的人才隊伍實力。另外,各企業也在做好防控工作的情況下逐漸復工,企業運營慢慢恢復正軌,不少外地員工也回穗正常上班,各區域出臺的復工政策,穗防控辦13號發通知,要求分類推動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有秩序安全的復工指引也加速了人口迴流。部分地區政府對企業的扶持力度較大,比如增城區財政撥款2億元支持企業渡過難關,穩定企業發展軍心。

有人的地方才有消費需求,有需求才能促進市場各行業繁榮發展,廣州作為全國人口吸聚的前三名,龐大的人群帶來的巨大的消費需求,也推動著城市的建設發展,長期來看,人口也是推動房地產的中堅力量,購房需求被延後了未來會集中釋放,因此我個人也是非常看好廣州未來的樓市,畢竟一線城市稀缺土地的溢價能力是二三線城市無法企及的。


科慧花園資訊


全國將迎來新一輪的返崗潮。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顯示,2月17日,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排名前10的省份分別是: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南省、貴州省、山東省、河南省、雲南省、安徽省。其中,廣東省以19.47%的比例排名第一。

從城市維度來看,2月17日,排名前十分別是:廣州、東莞、深圳、北京、蘇州、成都、佛山、上海、杭州、長沙。其中廣東省的廣州、東莞、深圳自2月12日以來,已連續6天排名全國熱門遷入城市前三甲。整體來看,廣東省內城市返程規模較大。

復工復產已逐漸在全國掀起一場搶人大潮,城市正在復甦,人口流動成為了這次城市洗牌的關鍵。

按照最新的2月19日的數據,廣州仍是全國排名第三的人口遷入城市,其中,東莞第一,深圳位列第二。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已經相繼跌至第七、第八名。

確保了廣州較強的人口吸引力,同時也加快了經濟復甦,一個想要發展的城市,必須通過各種手段把人口數量提升上去,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發展,優化人口年齡的分佈結構。一個流入大量人口的城市,短期內,就會對房地產市場起到一個正面的作用,房價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上漲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長期來看,人口更是一個城市支撐房地產的中堅力量,有人,一切才有了希望和可能,有人的地方才可能有新的活力。

因為買房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便是看人口,在廣州市增城區,更是屬於不限購區域,外地戶口無需社保可以購買一套,而增城區還有21號線直達廣州天河,21號線的鳳崗站正在打造一個目前廣州空白領域,全新的綜合性產教新城—富士康科技小鎮+廣州科教城。多家企業和學校進駐,未來預計30萬人口常駐,並形成循環圈,自給自足,配套齊全,推薦到富士康科技小鎮裡面科慧花園項目參觀,鳳崗站C出口出來就是,地段優越,目前已經簽約超30企業,未來可期。


廣州購房攻略


疫情防護迎來新的階段,一次大洗牌正在每個城市競相上演。最精彩的那一出,莫過於人口遷移。

復工復產已逐漸在全國掀起一場搶人大潮,城市正在復甦,人口流動成為了這次城市洗牌的關鍵。 2月16日這天,廣州位列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第2位,遷入人口數量佔全國遷入人口總量的4.18%,一路回溯。自2月7日進入復工復產狀態以來,廣州基本穩居全國熱門遷入城市的前三甲。

按照最新的2月19日的數據,廣州仍是全國排名第三的人口遷入城市,其中,東莞第一,深圳位列第二。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已經相繼跌至第七、第八名。

作為灣區重要門戶,廣州以科技創新為經濟主力的發展趨勢,吸引了不少畢業生,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提前到來,每個城市都面臨著人口年齡結構的壓力,不僅大量人口紅利在消失,而且人口老齡化也在加速。這也是廣州作為一線城市,在不停的調整或者說,降低自己搶人門檻的原因之一。

而一個流入大量人口的城市,短期內,就會對房地產市場起到一個正面的作用,房價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上漲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長期來看,人口更是一個城市支撐房地產的中堅力量,有人,一切才有了希望和可能,有人的地方才可能有新的活力。


鄺美玲18011832176


對全國房價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個政策一出,500萬人口以下城市的限購就算基本上取消了,1000萬的城市,也很快將出臺各種政策,降低限購的門檻。未來幾年,全國會出現賣掉老家的房子,走進大城市的高潮,早賣的,你還能帶著錢離開,而如果賣的晚,可能就很難再找到接盤俠了,你的財富將被鎖死在老家的房產裡,最終會影響你遷移。

未來幾年全國房價會出現兩極分化的走勢,城市經濟發展好,人口持續流入的特大城市,一型大城市,房價還會有漲幅,因為不但是人口流入,還有資金流入,大家賣掉原來的房子,拿著賣房款去大城市交了首付,這就形成了資金的定點投放,貨幣供應可能在一個區域裡出現爆炸性增長,不要小看這個力量,要知道有些人可能不光是賣掉老家的房子,甚至賣掉了北京,上海的房子,去二線城市落戶,所以這個力量是很強大的。未來特大城市和北上廣深房價的差距會隨著人口差距的縮小而縮小。而300萬以下城市,可能會遭遇較大的收縮,而這個收縮,會從房價的快速下跌開始。現在你可能已經賣不掉了。


LPK傑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對廣州影響實在是太大...值得深思——

這十強主要由珠三角和長三角城市構成,分別佔據4席。但拉長時間軸來看有不同走勢,從2月12-19日,8天內廣深莞的人口遷入量始終穩居全國前三;長三角的蘇杭甬則表現出強勁追趕動力,人口遷入量顯著攀升,排名不斷靠前,上海2月11日更一度排全國第二。
當日,東莞即在全國熱門遷入地中排名第一,佔全國遷入人口總量高達5.21%。隨後來看,東莞從未跌出前三的位置,事實上該市至今已有6天位居全國遷入人口量最多的城市。
期間,比如2月11日、2月15日,廣州一度衝至全國第一;2月16日深圳亦曾排名第一。
其次,上述城市也均非疫情重點地區,並且此次疫情防控效果較佳。比如,截至2月19日,廣州已連續3天新冠肺炎疫情零新增確診、零疑似;上海、深圳、蘇州、杭州、東莞和佛山等城市此前亦先後出現確診病例零新增的情況,顯示疫情較大程度受控。
但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上述城市及省份又均能迅速調整應對策略及舉措,即在科學防控基礎上,重視並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經濟復甦。

這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上述城市能夠有效吸引人口迅速回流的重要原因。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將廣州“智慧城市”建設中提升政務數字化水平、提高民生服務效率、助力經濟發展等改善型功能的構想,瞬間變成了需要緊急提上日程的復工復產和城市發展戰略利器。

有學者認為,“智慧城市”就是一個城市要具有自動感知、快速反應、科學決策、高效處理、貼心服務的能力。讓信息技術手段與城市發展理念、運作模式、體制機制有機融合。“城市”本身就是一門科學,它要求管理者要科學地、智慧地對待它。它就像人體的經脈肌理、五臟六腑,如果沒有一種“血液”的關聯,那麼它就沒有了生命力。當下,激活城市活力的這種“血液”就是“智慧化”。

然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智慧城市”建設風潮下很容易導致的結果是跑偏題。城市運轉要如何“智慧化”?基礎設施投資、信息技術研發成果、智慧產業鏈條自然必不可少。但是,止步於此肯定是不行的。如果城市對於社情民意並不關注,對於民眾的共性需求並不能夠充分了解,那麼這樣的“智慧城市”雖說在不斷地投資於建設,卻是很難以見到成效。“智慧城市”建設最終的目標,就是服務於民、滿足居民,“以人為本”是其中要義。因而,“智慧城市”的評價指標,除了要有自動化程度、信息化比率、覆蓋率、普及率等IT類技術指標以外,更重要的評價指標是居民對於“智慧城市”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舉個例子,在疫情期間,許多居民宅在家中,足不出戶,但是這個城市與居民息息相關的任何事物並沒有停滯不前,衣食住行,醫療看診均有相應的智慧化遠程服務,那麼,這將帶給居民實實在在的“智慧城市”獲得感。相反,如果一個城市,僅僅是強調基礎設施投資逐年增大,信息技術研發成果迭出等“大而全”的指標性內容,而忽略了居民實實在在的生活需求,那麼居民的滿意度肯定是要打折扣的,這也不是每個人需要的“智慧城市”。

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速,這也將面臨著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人口膨脹等多個社會問題,而這些關乎民生需求的社會問題正是未來“智慧城市”應該要著力解決的要點。相關的建設必須以居民的需求為出發點,以居民的滿意度為落腳點,以信息技術化的手段來全面提升整體的城市治理速度與質量。相信每一個“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一定會讓市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這不僅僅是對人口的大洗牌,更是對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的升級重組!


激靈繪


1、首先,將發生人口的大洗牌,未來人口會向一線城市流入,復工復產已逐漸在全國掀起一場搶人大潮。數據顯示,2月9日以來,每天有數十萬人從全國各地來到廣州。按照最新的2月19日的數據,廣州仍是全國排名前三的人口遷入城市;而三線以下城市,將會快速收縮,人口會持續流失,老齡化迅速加重,工業,經濟,都將出現萎縮。先知先覺的人,會成為這波城市洗牌的受益者,而後知後覺者則會成為埋單的人。

2、廣州各區出臺企業復工復產措施,正是廣州“搶人”的縮影: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的階段,廣州的各個區域針對復工復產都採取了一定的應對措施,這增加了人員的迴流速度,確保了廣州較強的人口吸引力,同時也加快了經濟復甦。如增城出臺“暖企二十條”,拿出財政2億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同時通過減免企業租金、稅費等,減輕企業負擔,併為企業提供最高30萬的穩就業補貼;

3、人才政策:在近幾年一線、新一線城市的“搶人大戰”中,廣州不斷拋出橄欖枝。在2019年底,廣州多個區域密集型發佈的人才政策,就足以看得人熱血澎湃。廣州常住人口已連續4年以每年超過40萬的規模增加,4年人口增加超180萬,領跑全國;

4、人口數量是真正能決定一個城市房地產發展如何的最重要因素:一個流入大量人口的城市,短期內,就會對房地產市場起到一個正面的作用,房價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上漲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長期來看,人口更是一個城市支撐房地產的中堅力量,有人的地方才可能有新的活力,未來幾年,全國會出現賣掉老家的房子,走進大城市的高潮,早賣的,你還能帶著錢離開,而如果賣的晚,可能就很難再找到接盤俠了,你的財富將被鎖死在老家的房產裡,最終會影響你遷移。未來幾年全國房價會出現兩極分化的走勢,城市經濟發展好,人口持續流入的特大城市,一型大城市,房價還會有漲幅,因為不但是人口流入,還有資金流入,大家賣掉原來的房子,拿著賣房款去大城市交了首付,這就形成了資金的定點投放,貨幣供應可能在一個區域裡出現爆炸性增長,不要小看這個力量,每個人都需求在一線城市有套自己房子得到更好的資源配套。


Melody紅


北上廣深,廣州作為全國排名遷入城市,自然有他自己的魅力所在,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的階段,廣州的各個區域針對復工復產都採取了一定的應對措施,對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擴大生產招用員工並進行補貼工作及獎勵措施,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創新攻關、轉型升級、新上項目,增加了人員的迴流速度,確保了廣州較強的人口學吸引力,同時也加快了經濟復甦。

長期來看,人口數量是真正能決定一個城市房地產發展如何的最重要因素。一個流入大量人口的城市,短期內,就會對房地產市場起到一個正面的作用,房價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上漲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長期來看,人口更是一個城市支撐房地產的中堅力量,有人的地方,自熱就有購房的需求。廣州在人口增長方面斬獲頗豐,而隨著廣州落戶政策鬆綁、產業集聚爆發,廣州將保持強勁的人口增長趨勢。這樣一來,廣州樓市也將隨著人口紅利增長而保持上漲勢頭。

也就是說,在未來,廣州樓市會看見越來越多的外地客戶。在本地購買力被限制的情況下,那些源源不斷流入的新增人口,很大程度上支撐著廣州樓市的成交。不管流入人口中有多少是準備買房,或者有能力的買房的,只要這個基數越大,那麼相對應的購買力就會越大。但有一點無疑,就是人口基數大的板塊,房價更穩,更高,如果要選擇置業的地方就選擇廣州,如果選擇廣州就要選擇科教城板塊。


科慧花園小科專員楊楊


2020年這一個春節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最不同一般的春節,大部分人一覺醒來後發現春節假期又延長了,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以及確診人數得日益提升,在家待著的心情也從最開始的興奮安逸變為對現狀的不安以及對前途未知的惶恐。

正月十七大部分企業開始復工,召喚各方員工前往返崗,經過本次疫情,全國的人口流動以及各城市的人口吸引力也有了新的趨勢和佈局。現在三四線城市的常住人口流出量減少,或許是因為本次疫情讓這部分人認為,一線城市雖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但也存在更多的風險,暫時抑制了他們的流出慾望,但是如果三四線城市沒有較好的產業引進以及發展,這部分最終還是會流入一二線城市,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產業以及就業機會是最大的城市人口吸引力。

另外本次疫情也檢驗了一個城市的防控管理、醫療配備等綜合實力。在本次戰役中,廣州的表現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它嚴格的防疫措施、齊全的醫療設備、有條不紊的城市運營體系成為人們安居在廣州的定心丸,也是返工人員平安返工的保障。而且廣州不斷引進新的產業與技術,打造科技小鎮、自貿區等重大產業佈局,例如增城的富士康科技小鎮,引進千億產業群與教學資源,是吸引人才流入和人口流入的重要名片。

因此我認為本次疫情的人口洗牌不會影響一線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而且在一線城市中廣州仍舊具有更大的人口吸引力優勢。(僅代表個人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