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柏拉圖式的愛情,為什麼感覺那麼難?

請問有糖麼


柏拉圖的愛情,需求的是兩情相悅契而不捨的精神。因為愛情很理想,現實很現實,理想與現實的距離就決定了柏拉圖的愛情充滿著艱辛與變量,如果能堅守,更凸現情緣的珍貴,但也在可望不可得中孕育出更多的不安全感,所謂柏拉圖的愛情就是自我心裡長期較量的考驗。


晶靈AD


我就很嚮往柏拉圖式精神戀愛啊,我一直記得杜拉斯的一句話“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我覺得,愛可以有肌膚之親,可以有一蔬一飯。但肌膚之親一蔬一飯不是愛。它們應該只是愛情的附屬品,只是愛情的一小部分,愛情應該是有沒有肉慾都能繼續,不應該是拒絕。然後精神上達到高度的統一。如果讓我遇到這樣的感情,一輩子沒有肌膚之親我也願意。

後來我遇到了一個對我很好的男孩子,那個時候我很缺愛,他給了我很多愛,很多很多,但是因為距離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不得不和他說分手,才發現成年人的世界不是說喜歡就可以,要顧及的事情太多太多,這就是生活吧。


傍晚的新風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何為柏拉圖式愛情。首先它是一種西方的愛情觀。是一種只能神交的純愛情。

柏拉圖式愛情是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愛情體現,它追求心靈溝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純潔愛情。柏拉圖式愛情最早由Marsilio Ficino於15世紀提出,與蘇格拉底式愛情是同義詞。柏拉圖式愛情根植於古希臘的理性主義傳統和同性戀愛風尚。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有影響的人,而在他們兩個人中間,柏拉圖對於後代所起的影響尤其來得大。

柏拉圖著書以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之口表述說,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

在歐洲,很早就有被我們中國人稱之為“精神戀愛”的柏拉圖式的愛,這種愛認為肉體的結合是不純潔的是骯髒的,認為愛情和情慾是互相對立的兩種狀態,因此,當一個人確實在愛著的時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體上同他所愛的對象結合。

一直到後來(公元前384年一前322年)柏拉圖的學生、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亞里斯多德,對柏拉圖的哲學體系作了批判性的修正。他把柏拉圖式的愛情定義為以下幾種:

1.男女平等的愛情觀.

2.純精神的而非肉體的愛.

3.理想式的愛情觀,即比喻極為浪漫或根本無法實現的愛情觀.

4.在這世上有,且僅有一個個人,對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僅對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都有其完美的對象,而且只有一個.

人們往往都只關注2、3,其實1、4才是真正柏拉圖式愛情的正解。柏拉圖認為人們生前和死後都在最真實的觀念世界中。在那裡,每個人都是男女合體的完整的人,到了這世界我們都分裂為二。所以人們總覺得若有所失,企圖找回自己的“另一半”。柏拉圖也因此專門解釋了為什麼人們會有“戀情”。在他的理論中,沒有哪一半是比較重要的,所以,男女是平等的。而且在觀念世界的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對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也正在尋找著她/他。

說這些,沒有其他的意義,我相信愛情,我也體會這精神上愛的力量是多麼偉大,我的愛情真的有點柏拉圖的味道,我相信我正在尋找她,可是她究竟是不是我的另一半呢?也許不久就會有答案了。浪漫的愛情誰都想要,只要找到了她,我願意融化她在浪漫的海洋…

有一次,柏拉圖問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於是,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帶著他走到麥穗田。叫柏拉圖從中選一顆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能摘一顆而且不能回頭望!

柏拉圖覺得這太簡單了。當他空手而回的走到老師面前時,老師驚訝的問他為什麼會空手而回?於是柏拉圖說出了空手而回的原因:當他走到麥穗田的時侯,看見了一株看似不錯的麥穗,原本想摘下,但回頭想想:老師只限我摘一次,也許後面還有更好的呢!就這樣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到了麥穗田的盡頭,才發現自己的手中一株麥穗也沒摘到!

於是蘇格拉底笑笑了笑對柏拉圖說:這就是愛情!!!

我也覺得

柏拉圖式的愛情

只是站在愛人的身邊;

靜靜的付出,默默的守候;

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擁有;

即便知道根本不會有結果,

卻仍然執迷不悔,也就是這種不求回報的原因,註定了它悲劇的結局。

個人覺得柏拉圖式愛情相對於其它愛情而言,是非常純粹的,這種愛情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並不被認可,也很難被大眾所接受,其原因就是因為柏拉圖式愛情並沒有肉慾,所以兩人就無法發生性關係,所以無法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因此在我們傳統社會中是不被接納的,因為很多人結婚就是為了生子,所以在傳宗接代這一觀念比較普遍的時候,就很難有人接受柏拉圖式的愛情。

最後,註定了柏拉圖式的愛情!

也只能是一條在遠處守候的平行線;

只留下回憶中, 美好的片段!

當作永恆!!!

(空空狐361)


空空狐361


1. 直接原因很簡單。

體驗過荷爾蒙分泌時自然而然想要肌膚相親甚至合二為一的身心愉悅感的人就會明白原因。

2. 普通邏輯是什麼?

男人一般都是下半身動物,大部分不會想要柏拉圖式的愛情。

很多沒有體驗的女人卻覺得柏拉圖式的愛情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他愛我,我什麼都可以。

3. 根源:

但是實際上,只要是人,想要的僅僅是滿足自己的慾望,這是人得以生存和生活下去的基礎。

男人想要的傾向於生理慾望,從自然角度來說是人類為了延續自己的基因的必然結果。

女人想要的傾向於精神慾望。從社會角度來說是讓人類日子不那麼無聊枯燥。

4. 結果:

柏拉圖式的愛情滿足不了男人生理慾望,男人的生理慾望滿足不了,反過來女人的精神慾望也沒有辦法得到滿足。

換言之,如果一個女人放下對柏拉圖式愛情的執著,去享受自然的美好體驗的同時滿足了男人的需求,何樂而不為呢?



文文的糖糖


柏拉圖式的愛情,是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愛情觀,追求心理溝通和理性精神上的純潔愛情。

在現實生活中,男女之間的愛情是建立在精神愛情和物質生活有機結合的愛情。平日裡,相愛雙方在戀愛到了一定程度時就開始建立家庭,開始現代意義上的家庭生活,大部分都是新婚者獨立居住,開始的新生活方式,也有部分人與家中其他人一起居住,共同生活。這就是當代人們普遍存在的家庭生活模式。

這樣的生活方式,是把愛情與物質生活緊密結合的生活模式,愛情離不開物質,物質為了愛情的更加美好和深化。脫離了這個現實,那就脫離了生活的本質所在。

柏拉圖式的愛情,講求高度精神愛情生活,物質生活稍許弱些,最為主要的是這種愛情觀背離了人的本性,這就是男女性生活的存在以及人類繁衍後代的需要,一味講求精神愛情就很難適應家庭生活和人類繁衍後代的這種客觀要求,這必然就感到很難做下去的唯一原因。當然,現實生活中也存在精神愛情的個例,但它少之又少,可以忽略不計。


西部大帝


柏拉圖的愛情是理想化的,是愛情的最好境界,前提是人必須有高知識水平,思想認識,還有最重要的經濟基礎。

現在的人經濟基礎好的人守不住愛情,到處拈花惹草,嫌棄彼此。

現在的人經濟基礎差的,更是嫌棄彼此,瞧不起別人,看不起自己,能守住愛情,卻敗給了現實。

所以說柏拉圖的愛情會出現在校園,出現在沒結婚的情侶之間,也是大家最懷念的日子。


小平安888


現在這個社會不適合柏拉圖。

消息靈通,速度快,誘惑大。

一般的人,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容易被其他的攔路虎迷惑,控制不住身體先動。

特別是男人,愛情跟身體分的很開,有時候他們身先動,這種事情在婚姻中都稀疏平常。

而且很多分居打工的,還流行找床伴,我對這種不能苟同。

我覺得既然相愛,就要用盡全力走在一起,不要輕易柏拉圖考驗,一步有錯後悔終身!!!!


婚姻上上籤


所謂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你的柏拉圖在對方眼中,是否也一樣純粹?

現代人都是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慾望太多,付出太少。如果事事浮於表面,沒有豐富充實精神認知,拿什麼來供養柏拉圖呢?只靠一時衝動麼?能維持多久呢?能保證不掉入慾望的泥坑麼


格心格念


樓主你好:我只說重點!因為人要生存,愛情只是思想感情方面,一個人,身體每天都在消耗能量,需要吃飯來保存體力,攝取能量,柏拉圖式的愛情沒有任何經濟支柱,思想可以支撐柱,身體撐不住啊,人是會餓死的,人都死了,哪來的愛情?


喵語繪車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性愛是人類的本能,是人類繁衍後代的行為,所以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理解的。如果你喜歡柏拉圖式的愛情,那麼也一定要選擇一個和你一樣認同柏拉圖式的,否則,必定堅持不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