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存款利息非常低,為什麼很多老年人還是習慣存在銀行?

品多多VV


存款利率是高還是低,針對你的投資風險偏好來決定,如果追求在投資中可以帶來更大的效益,希望通過投資理財獲取到10%以上年化利率,銀行的存款收益肯定是滿足不了的,但若是追求本金安全並且還有利息,銀行的存款利息並不低。

銀行的存款分為多種產品,有定期存款、大額存單還有結構性存款,包括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的利率基本在2.5%~4.5%之間。對於希望在投資理財中保障本金安全並且還能有穩定收益的群體來說,這種收益率已經是在固定收益產品中是較高的。

老年人之所以習慣把錢存在銀行定期存款或者辦理大額存單主要在於老年人其實注重追求本金的安全,就必須要降低投資的收益,如果有一大筆資金每年可以得到4%左右的利息並且本金還不出現虧損,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承受不起在投資中的資金損失就會更願意把錢存在銀行。

其次銀行作為大型的金融機構,他們在風險防控方面是相當安全的,把錢存到銀行裡面不僅僅是資金有保障而且還有存款保險制度保障資金安全。

老年群體在早期都是以儲蓄為主,但是沒有太多的理財產品,自然而然形成了把錢存在銀行更安全並且還能獲取到投資收益的想法,這種想法也就形成了老年人在投資理財方面更習慣去考慮以銀行存款為主。

因此,銀行的存款利率雖然非常低,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追求本金的安全,就會降低對投資產品的收益要求,而且老年群體大部分都是以銀行存款為主,這種投資習慣很難讓他們去接受新的事物,就會繼續習慣把錢存在銀行。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因為老年人跟不上時代發展,不會用手機銀行週轉資金,只能存銀行。其次老年人思想保守,不放心把錢放在網上銀行,認為手中只有拿著存摺放心踏實。

我有個同事,父母都是知識分子,退休金比較高,每月他都要去銀行取錢存錢,很費功夫,也不方便。我覺得奇怪,就跟他介紹用手機處理工資的好處。

當時是2013年,網上某寶的存款收益曾高達7%,以致我天天看收益了幾塊的,心裡可高興了。從那時到現在我一直這麼做,感覺很好,是穩定安全又收益較高的理財方式。

我先再手機上下載淘寶等購物的,這樣避免去超市浪費時間購物,網上購物選擇餘地大,可比性強,物美價廉,還送貨到門,除了新鮮蔬菜,幾乎所有物品都是網購。

手機上再下載自己支工資的銀行,我還辦了一張借記卡,也把卡的銀行app下載到手機上。這樣購物可先借銀行的錢,每月定期還上就行?

手機上又下載支某寶,把銀行卡、購物都連起來,每月工資下發後馬上存在寶寶裡,購物用透支卡支付,這樣可多得一個月紅資利息。

別小看這利息,日積月累也比較客觀,這幾年光這塊收入近八萬元!要是像前幾年那樣高的利率,更是一筆客觀收入。

這樣做避免去銀行排隊,節省時間,也不用數錢擔心數目不對。特別逢節假期前銀行人特別多,每當看到銀行長長人流我暗自為自己的聰明做法高興。

我把這購物理財方式告訴了同事,說真的當時要不是關係好我真不想說。這麼省事省時省力收益遠比銀行高的好辦法,為什麼不用?

我原以為同事聽了會跟高興,會說感謝我的話,可每想到他說,他父母就相信那張紙———存單,覺得錢放到手機裡看不見摸不著,很不放心。

這幾年銀行也與時俱進了,用了自動存取款機,但是我覺得效率還遠遠不夠,老年人習慣不好改主要是不會用,如果年輕人幫助老人學會使用,我想他們會接受的。

幫助老人學習使用手機存錢,既是孝順老人,讓老人不用出門就能辦理,又能確保人身安全,不會出交通事故,保證資金安全,收益還遠比銀行高,何樂而不為?

歡迎您對我的回答留言!

請關注我,每日為您發戀愛婚姻情感內容。




日得人生


這個問題我也經常拿來問自己。

剛開始很不理解自己的爺爺奶奶、父母為什麼到了年底就把一年攢下來的錢存為定期。

後來,隨著自己的年齡慢慢變大,也慢慢地理解他們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為這個問題再加點料。

我認為不僅僅是很多老人習慣這麼做,很多中年人也這麼做(60後、70後)。

話不多說,接下來來談談我是如何理解這個問題的。

這是一個從小就紮根在心底的習慣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但也有例外,龍變蟲、鳳變雞、老鼠變老虎。

借這兩句話,我就想和大家說,一個嬰兒最終長大成什麼人,主要由遺傳和環境決定。

遺傳大家都懂,就是從上一輩繼承下來的基因,比如說長得像。

環境呢,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從小到大接受的各種教育,如父母、學校和社會。

由此,我們來談談為什麼老年人總是把錢存在銀行裡。

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這些例子:

一個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老人,在兒女家生活的時候總是習慣買很多的菜把冰箱塞滿。

一個在飯店經歷過嚴重火災並險些喪命的人,每次到公共場合時總要先知道後門在哪裡。

這些說明什麼?

說明他們的遭遇形成了他們的習慣。

那麼老人存錢的習慣就好理解了。

現在我們所說的老年人大多是40後、50後。

那時候的他們過的是啥日子,過的是飢寒交迫、擔驚受怕的日子。

經常是吃一頓不知道下一頓還有沒有,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如果運氣好、收成好,有了不錯的結餘,還能去揮霍、去投資地產?

當然不會,還是過的“一分錢掰成兩半用”的日子,把結餘都省下來以備萬一。

所以說,老人已經這樣過了幾十年了,早已把這種習慣牢記在心。

存錢在銀行也就不足為奇。

可能也有過拿錢做些其他事情的想法,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排除老人也想拿著錢像年輕人一樣買個基金、股票。


但是實力不允許啊。

不是每個老人都像巴菲特、蓋茨那樣,大多老人都是普通人。

生活在這麼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連年輕人都要時刻努力不讓時代拋棄自己。

更何況本來起點就低的老人們,他們大多沒接受過多少教育。

所以說,就算老人們有想法,但是“不會用”是個天然的障礙。

很多老人目前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但去銀行存錢不一樣啊,多多少少也存過幾十年的錢了。

再加上銀行幾乎已經普及到每個鄉鎮,還有什麼比去家門口的銀行存個錢更省事的事情呢?

年紀大了,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冒險了,更何況還是孩子們給自己的生活費

1.年輕的時候,去多闖蕩、冒險沒多大問題,但老年人不行。

因為年輕人犯錯的成本很低(不違法),大不了是幾個月的生活費。

但老年人不一樣啊,他們大多已經退休,拿著子女的錢和自己的退休金。

這時候再去像年輕人那樣冒著血本無歸的風險去投資,會讓自己陷入非常難的困境。

更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到自己和子女之間的關係。

舉個例子,有很多報道稱老人被賣保險、保健品的騙子把養老的錢都給騙走了。並且因此和兒女的關係也變僵。

2.老年人很多錢都不是留給自己的,大多還是為子女以及自己的孫輩準備的

老年人已經走過了大幾十年的歲月了,該體驗的也體驗的差不多了。

就算還想體驗些新鮮的,但身體已經不允許了。各個感官的能力嚴重退化。

並且老人都想為自己的孩子們做點什麼、不拖累他們。

所以,老年人怎麼會把兒女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拿去做些有風險的事情了

以上呢,就是我的全部觀點,僅供參考。

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進行指教、交流。

最後,感謝你的閱讀。


GloryLong


為什麼老年人喜歡把錢存到銀行裡呢?我對這個問題專門做過分析,我先說兩個案例,然後再分析原因。

我的一個親戚家是農村的,是一個退休教師,由於手裡積累了一點存款,聽說網上理財收益很高,而且利息兌付也很及時,於是就投資了20萬元,就是大家熟知的P2P,結果後來平臺跑路,投資到現在也沒收回來,他這種情況,是很多老年人的笑柄,他們覺得雖然存銀行利息低,但是安全,這是最關鍵的。

還有一個是我們單位退休的幹部,他可謂見多識廣,退休後開始下海經商,憑藉自己的人脈關係銷售商業禮品,後來遇到一個紅顏知己,專門做投資,發現經商不如投資賺錢快,結果到處借錢投資,最終結果可想而知,不但雞飛蛋打,連自己的房子也被拍賣了,我們退休的同事都對此耳熟能詳,所以他們感覺還是存銀行牢靠。

上述案例說明,有些老年人也是想獲取高收益的,但是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這給很多老年人起了警示的作用,大部分人辛辛苦苦賺了一點養老錢,是不敢去冒大風險的。

所以老年人喜歡把錢存到銀行,主要是有以下原因:

一是自己的退休金都從銀行代發,月月跑銀行,對銀行的業務比較熟悉,比如利率什麼時候上浮?大額存單什麼時候發行?國債什麼時候開賣?所以他們有自己的投資方式。

二是老年人之間互相會進行交流,像前面說的兩個案例,我都是從老年人口裡得到的,他們對於投資失敗的案例記憶特別深刻,對於一些投資成功的案例,他們認為時間還太短,不能驗證其準確性,往往持觀望的態度,所以還是喜歡把錢存到銀行裡。

三是老年人對現在的一些投資工具不熟悉,大部分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有些人不認識英文字母,對於投資理財的知識更是有侷限,所以我告訴他們創新存款、貨幣基金這些概念的時候,他們理解起來都非常費勁,而銀行存款對他們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容易。

四是年齡大了會變得更加保守,老年人經歷的事情太多,年齡越大越知道自己個人能力有限,這樣人就會變得越來越保守,更喜歡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投資,銀行存款有實體營業廳,有紙質存單,有國家擔保,他們覺得存款更安全。

總之,儘管我們感覺銀行存款利率比較低,但是據我瞭解,老年人都有自己的投資之道,無論是銀行存款還是理財,他們的資金和投資週期安排的都比較合理,長期算下來,投資收益也還是可以的。


互金直通車


信任吧,老年人都喜歡留著養老錢,首先對銀行的信任選把錢存入銀行.中老年人選擇將自己的積蓄全部放在銀行,也是一種追求穩妥的行為。因為將錢存在銀行,雖然不能大幅增值,但是,財富的總數不會太大改變。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中老年人將錢放在銀行,也會進行多元化配置,而不是單純的進行儲蓄.


時間換空間


儘管存款利息非常低,為什麼老人習慣把錢存到銀行裡?還是因為習慣!

大多數的老年人只所以將錢存入銀行,就是因為銀行是國家的,值得信賴!雖然利息比較低,但仍然將錢存入銀行!

是現在的老年人沒有文化不懂得理財嗎?不是!現在的所謂老年人大多都有文化,這部分老人基本上與共和國同齡,大多數的老年人都經歷過那個特殊的年代!大多數雖文化水平不是甚高,但人生經歷,閱歷很豐富!特別是經歷過困難時期,更懂得勤儉持家,精打細算。雖然僅有的退休金不高,平時節儉省下的錢不多,但他們懂得珍惜!只所以不去理財,他們感覺只有存款是最保險,最保值,最安全的存錢方法!

其實老年人將錢存入銀行還另有原因,那就是明白"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道理。銀行也有很多理財產品,但理財產品存在一定的風險,老年人大多數不願意拿自已的養老錢去冒這個風險!

將錢存入銀行還有個好處,就是無論短期,長期存款都可以隨時取用,靈活方便!就是因為安全,方便,信譽度高,所以老年人才將錢存入銀行!


用戶五未子55555


放在家裡不安全!自己也不捨得花錢,儉樸了一輩子,不會曠花錢的。


脫口成詩


現在存款定期存銀行圖的是安全穩定,利息總也聊勝於無,


MR修先生


因為老年人相信銀行不會騙走他的錢,銀行可靠。


用戶71158461843


存銀行不會損失本金,還有利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