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人說在上海有好多人在試吃藥,工資蠻高的,但對身體有哪些傷害嗎?

2761157159148


危害肯定有,是藥三分毒。

這個就是所謂“生物等效性試驗”,絕對安全不能保證,但新藥做臨床試驗的前提是已經保證藥品通過安全性研究,但也不排除出現臨床時,出現說明書上沒寫的不良反應。

但是注意一點就是一定看清協議,要看看你做試驗的醫院是不是藥物臨床試驗的審批合格的單位。籤協議是必須的,雙方利益問題都會在上面標的很清楚。臨床本來就是為了證明在一定數量的病例下,說明說明書上的適用症狀完全正確。

補貼給多給少,那需要看你試驗的是什麼藥品。如果是一般的消炎、止咳藥物是沒有什麼事情的,他們做試驗的目的是為查看藥物在人體內的吸收代謝分佈是不是和標準藥品一樣,一般都是很成熟的藥品,所以沒有什麼事情的,但是就是錢少了點一般是在800左右。給個感冒藥20000塊,給個癌症靶向藥20000塊,是個人都覺得不合理。

不能確保百分百安全,不安全的概率其實很低。





糖豆bigZ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試藥都是階段性的,沒有固定時間段,所以不存在工資而言。都是報酬。

隨著社會的發展,試藥已經成為一種新生事物,新興行業。

試藥族

試藥族,一部分是指為了得到一定的利益而以自身身體健康為試驗藥品提供試驗對象的人;另一部分是身患重症,無力醫治的人接受一些免費的藥物治療。"職業試藥"其實是一門風險最大的新興職業。"試藥族"參加的第一期臨床試驗危險性最大。某些人為了賺取生活費而參加藥物測試。當然也有人出於公益而自願參加。令人感傷的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因為缺錢而去"刀尖上跳舞",成為"試藥族"。

機構魚目混珠,真假難辨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的信息,在整個大陸地區,有藥物臨床試驗資質的機構僅為251家。其中就有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附屬醫院、皖南醫學院附屬醫院等4家。由於信息不能共享,這些機構之間並不能完全杜絕試藥族"趕場子",違規試藥的情況不可避免。

主要人群

大學校園出現"藥頭"和"試藥族"。 "試藥族"表示,身邊好多同學都參加了,大一時就有人找過,但一直沒參加。雖然家裡經濟條件不是太好,畢竟還未到沒有飯吃的地步。"試藥族"所說的"同學拉進來",是大學生"試人民幣族"形成的主要路徑之一。拉人的同學往往就是"試藥族"的組織者,有同學稱之為"藥頭"。

甚至網上,此類信息也是層出不窮。大家熟知的貼吧還有“試藥員吧”。

風險

按照2003年6月4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審議通過的《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規範》),為了排除其他藥物對臨床試驗藥物的干擾,試藥者必須在兩次試驗期間間隔3個月時間,這樣舊藥物的藥效才能夠完全排出體外,留下一個“乾淨”的身體用以新藥的試驗。然而,為了賺取更多的報酬,也有部分試藥人穿梭於各個醫院之間,在短時間內頻繁試藥。


未初心之助


工資是高,不過這是有風險的。

新藥在進行推廣之前會找志願者進行試驗,給予一定的錢。不過需要籤免責協議,出了什麼副作用是不負責任的。

所以這是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風險。如果藥的副作用很小或者沒有副作用,那麼你是幸運的。如果試驗的藥具有很強的副作用,而且這種副作用還是不可預測的,那麼將會非常危險。所以在接受這種試驗之前,需要好好考慮清楚。


paradise196


沒有工資的,我同事他姐生了乳線癌,醫院給新藥吃不要錢,然後化驗血檢查付作用有沒有,平時不試驗時候看病配藥都優惠打折的,打拆很多


手機用戶25869436474


能試吃的肯定都是病人,不會給工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