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曹操帳下謀士賈詡為什麼被人汙衊為三國第一毒士?

非想


沒有政治立場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比老曹的“寧可……”更甚,稱他毒士是在誇他了。


氏族SHEROE


我們應該為賈大夫正名,兵荒馬亂的年代,從皇帝到百官,從士兵到草民,哪一個人不是先保命要緊,為別人出謀劃策的謀士,哪一個不是欲置對手於死地,如果用計說成是狠毒,三國人物豈不是個個都毒。

李傕郭汜禍亂長安

賈詡字文和,起初跟隨董卓女婿牛輔做一個小官,後來董卓身死,牛輔也很快喪命,接下來董卓的手下會被挨個清算,很快賈詡就大禍臨頭了,這時候半路上遇見從都城長安逃回來的李傕、郭汜,賈詡就對他們說,你們還能往哪裡跑,逃回去了隨便是個亭長都能把你們抓回來,不如我們為董卓報仇,沿路號令董卓舊部下,殺回長安去,如果能成功就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果失敗了再跑也不晚。這哥倆茅塞頓開,立即往回殺,沒想到一路下來,收聚了十幾萬董卓殘兵,聲勢浩大很快攻破長安,但是入城之後李傕郭汜濫殺無辜,賈詡一看壞了,這倆人一得勢就胡作非為,我成罪人了,於是想法脫身離開。這個事件賈詡自己也說過,我這是保命的計策,算不上什麼功勞。後來長安大亂他也沒有預料到。

與曹操的恩怨

賈詡跟隨張繡的時候,本身他們已經投降曹操了,曹操來了以後色心一起不顧張繡顏面,把張繡家嬸接來淫亂,致使張繡懷恨在心,問計賈詡,賈詡兩次獻策搞的曹操損失慘重,還差點丟掉性命,曹操長子曹昂,猛將典韋也都死在宛城,這是曹操一生最慘痛的教訓,但人家賈詡為主公張繡獻策乃人之常情,況且曹操無禮在前,怎麼能去怪賈詡狠毒。後來袁紹曹操開戰的節骨眼,賈詡看準時機力勸張繡又一次歸降曹操,給了曹操以極大的幫助,也為自己以後安身立命創造基礎。此後賈詡在都城閉門謝客,為了避嫌不與其他人交往,想陷害他的人也無從下手了。

對曹丕的幫助

計殺曹操長子曹昂,實際上也是幫了曹丕的大忙,準太子沒了,最大的獲利者是曹丕,太子位十有八九是他的,曹丕從次子變成了長子。

曹丕曹植兩股勢力為奪取繼承權絞盡腦汁明爭暗鬥,曹操也不勝其煩,舉棋不定,這時候他突然想起了這個明哲保身沒有參與奪嫡的賈詡,就問他什麼意見,賈詡沉默不語,曹操又問,賈詡說,臣不是不回答,而是正在想一件事,曹操問什麼事,賈詡又回答:思袁本初,劉景升,之家事。曹操一下恍然大悟,袁紹和劉表違反將王位傳給長子的傳統習慣,不顧別人勸諫傳給了小兒子,結果他們一死,兒子們互相打了起來,導致外人乘機滅掉了他們整個家族。這是近在眼前血的教訓啊,剛發生沒多久的事實。於是立刻決定了傳位給曹丕。這短短一句話,決定了曹丕曹植一生的命運。所以曹丕即位以後,最敬重的是賈詡,其他朝臣也都極其敬畏賈詡,讓他最後得以高齡善終。


非想


賈詡(147年---223年)字文和,武威(今甘肅武威)人。

賈詡自幼熟讀兵書,精於謀略。最初為董卓謀士,董卓被王允、呂布聯手除掉後。他又為李傕效力,董卓被殺後,李傕,郭汜原來打算帶兵逃回西涼。他獻計回西涼不如反攻長安,挾天子以令諸候。李,郭二人兵敗後,賈詡又投靠到西涼老鄉張繡帳下。

張繡曾用賈詡之計兩次打敗曹操,尤其是宛城之戰,曹操痛失長子曹昂,大將典韋,自己也差點丟掉性命。

官渡之戰前夕,張繡本打算投靠袁紹,畢竟和曹操有殺子之恨。賈詡極力反對,並勸張繡道:“袁紹心胸狹隘,兄弟都會反目何況我們外人,況且河北多名士,他不能重用。曹操雄才大略,求賢若渴,定會不計前嫌。”

張繡降曹後,果然和賈詡說的那樣,曹操不計前嫌並和張繡結為親家。張繡在官渡之戰中,也表現良好並立下大功。

赤壁之戰後,馬超,韓遂的涼州聯軍約十萬多人據守潼關聯合抗曹。賈詡利用反間計讓馬超,韓遂互相猜疑。曹操趁機與聯軍決戰,大獲全勝,並平定關中。

曹昂在宛城之戰為救曹操身亡後,曹操在選儲君的問題上曾搖擺不定,曹丕首先拉攏賈詡為其智囊。最終曹丕勝出,繼位後封賈詡為太尉。

賈詡作為一代謀臣,多次易主,也無可厚非。畢竟人往高處走,都有選擇明主的權利。

後人稱其為“第一毒士”我的理解是當年在董卓被殺。李傕,郭氾如果逃回西涼。朝庭裡有王允等一些大臣主持朝政,也許會天下太平。賈詡為了自保,獻計李傕,郭氾反攻長安。朝中忠臣良將死傷怠盡,令天下徹底大亂,群雄四起,民不聊生。所以被稱“第一毒士”。


墉上閒人


三國四大“毒士”,賈詡、李儒、程昱、諸葛亮。

我個人覺得之所以會將此四人評為毒士,並不是說他們本身是壞人,而是他們洞悉人性,出的主意往往不計後果,毫無下限,當然,這種“毒”沒有辦法品評對錯,畢竟在那個戰亂年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生存罷了。

我們今天就好好說一說賈詡。

賈詡的“毒”更多的是眼光毒辣,他善於洞悉人性,把握時機。

“毒計”之一:反攻長安

初平三年,董卓被殺,王允要清算董卓餘黨。此時,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打算各自逃離。賈詡出面阻止了他們,說:“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此計為眾人採納。

於是李傕等散發“王允欲洗盪此方之人”的流言,聯絡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及至長安城下,已聚合十餘萬之眾。李傕與樊稠、李蒙等圍攻長安城,因城防堅固攻而不克。後由城內叛變士兵引導涼州軍入城,與守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兵敗,僅率百餘騎出逃。李傕等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一時間,京城腥風血雨,朝野大亂。

事後,李傕、郭氾欲封賈詡為候,以獎賞賈詡的功勞,但賈詡卻而不受。這也是賈詡老謀深算之處,李傕郭氾反攻長安是保命之計,但攻破長安後血洗長安則有違人倫。如果自己受封,天下人的口誅筆伐,勢必都會集中在自己身上,於名聲不好。

“毒計”之二:拒袁歸曹

建安四年,袁紹招降張繡,並派人與賈詡結好。此時袁紹勢大,張繡傾向於降袁,但賈詡卻當著張繡的面回絕了袁紹的來使,準確地指出袁紹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點優勢: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名正言順;曹操兵力較弱,更願意拉攏盟友;曹操志向遠大,一定能夠不計前嫌。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率眾歸順曹操。曹操聞訊後大喜,親自接見賈詡,執其手說:“使我的信譽揚於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由於當時冀州為袁紹所佔,賈詡便留參司空軍事,同時拜張繡為揚武將軍,並讓其子曹均娶張繡之女為妻。

“毒計”之三:離間馬韓

建安十六年,馬超、韓遂糾結十萬於眾,在潼關與曹操對決。馬超提出劃河為界的議和條件,被曹操拒絕。馬超多次前來挑戰,曹操堅守不出,使馬超欲急戰速勝不得。九月,再次提出劃地為界的要求,並送子為人質。賈詡認為可以表面上假意應允,麻痺對方,實際積極準備,伺機殲敵。曹操又問賈詡如何破敵,賈詡說:“離間他們。”曹操採用他的計謀,寫書離間馬超和韓遂,使他們內亂。曹操視時機成熟,主動對關中聯軍發起進攻,大勝而歸。

總結一下,賈詡的“毒”,其實說的就是他審時度勢,能洞悉人性的敏銳眼光,而並不是計策有多惡毒。

如果單從計策惡毒來評價的話,第一毒士可是非諸葛亮莫屬了。諸葛亮善用“火”計,是出了名的,不論是演義,還是史記,都強調了這一點,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藤甲軍、火燒上方谷。火計的狠辣之處自不用多說,瞬間就可以讓上萬大軍灰飛煙滅,而且死狀十分慘烈,死時痛苦萬分。就連諸葛亮自己都說過:“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


始終先生


說三國第一毒士有點怨恨的意思,但是賈詡是三國第一智士卻名不虛傳。作為三國及魏朝著名的謀士,《唐會要》尊賈詡為魏晉八君子之首。他不僅算無遺策,還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併為《吳起兵法》校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稱讚賈詡為張良、陳平之才。白居易稱讚賈詡說:天下論智計並歸賈氏也。而曹操更是盛讚賈詡說: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由此可見,賈詡在三國時期的作用和智謀。

說賈詡毒,可能是因為他的計策穩準狠,而又十分毒辣,令敵人也感到心驚膽戰吧。回看賈詡一生比較著名的幾次計謀都有不計手段獲得結果的特徵。在董卓死後,賈詡惑動李傕、郭汜作亂是最狠毒的一個計策。當時董卓已死,王允准備對董卓手下進行清算。作為董卓舊部的賈詡為了自保,蠱惑同為董卓同夥的李傕、郭汜說:現在長安城中正準備把我們趕盡殺絕,你們還在爭鬥,不如合夥進攻長安,如果成功就能號令天下,哪怕失敗了再逃也不遲。於是李郭二人果斷興兵長安,掀起一段血雨腥風。正是賈詡為了自保出的這個餿主意,造成長安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才是其毒的根源。

至於其後,賈詡為張繡獻計擊退曹操,投降後又建議曹操立曹丕為接班人都是彰顯其智謀的事件了,都不如蠱惑李郭作亂這個計策狠毒。


上觀英超


賈詡被稱為毒士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的計策比較“歹毒”。

賈詡是涼州人仕,他最早跟隨的也是涼州第一集團——董卓集團,董卓因為暴虐無道,後被司徒王允用反間計除之。王允執掌朝政後,並沒有聽從大臣的意見去安撫董卓餘黨,恰恰相反他採取的是敵對的措施。當時在李傕、郭汜等武夫看來此時大勢已去,於是他們決定就此去逃命,而此時賈詡站出來阻止了他們,在賈詡看來,現在如若棄軍逃亡,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解決他們,那倒不如拼死一搏,敗了再逃亡也不遲。正是賈詡的這條計謀致使本已擺脫西涼集團控制的大漢朝廷又重入西涼集團魔爪,並且遭受了比董卓掌權時更加嚴重的損害,而賈詡也因為這條計謀被稱為“毒士”。

而後賈詡又棄段煨,轉投張繡,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駐兵宛城,聯合劉表以據曹,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張繡第一次降曹,因曹操納了張繡的寡嬸為妾,張繡不高興,曹操想除張繡,但計劃意外洩露,張繡於是叛曹,在賈詡的謀略下,曹操此戰失了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愛將典韋,損失不可謂不大。建安四年,張繡在賈詡的說服下,第二次投降曹操,賈詡也因此開始在曹操手下效力。

渭南之戰,賈詡向曹操獻離間計,致使韓遂、馬超叔侄失和,最終馬韓聯軍大敗,而後一代軍閥馬超也就此敗落,只得到處寄人籬下。

綜上看來,賈詡的計策的確“歹毒”,計策一出,便讓對手受到重量級的打擊,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賈詡出此謀略,也是為了己方的利益,其實賈詡內心並不壞,當年雖出策反攻長安,但後來也是多次佑護大臣,並協助獻帝出逃。


混沌聊史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也。涼州系的代表人物,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後官拜大魏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之帝師,死後陪享魏文帝廟。但是在三國中賈詡卻被稱為毒士,為什麼會如此,且看其做的幾件事情:

1、作為幕後黑手,推動西涼軍閥集團兩位掌握實權的高級將領李傕郭汜二人在董卓死後率領十萬西涼悍卒洗劫當時的首都,長安。這一次洗劫,也標誌著地方軍閥開始完全忽視漢室正統的開始,也為之後的諸侯爭雄來開了序幕。而在這之後。賈詡早已看出二人不是成大事之人,便跟隨西涼軍閥集團的另外一個人,張濟離開了自己親手造成的是非之地。之後,李傕郭汜二人便因為內訌而雙雙死亡。

2、險些殺死曹操。在曹操接受張繡的投降之後,曹操與張繡的叔母發生了關係,而惱羞成怒的張繡問計於賈詡,賈詡讓張繡對曹操聲稱運送輜重納降,從而使曹操中軍無人,並且在夜裡對曹操的大帳發起了突襲,這一次突襲使曹操的貼身侍衛典韋,曹操的長子,侄子全部陣亡,曹操也險些命喪於此。賈詡對他的這條計策,使得他第二次投降後被完全的軟禁了起來,此計一針見血,卻也十分兇險。當得毒士之名。

3、賈詡歸順曹操之後,在之後的曹操進攻西涼之中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馬超韓遂勢大,賈詡便向曹操獻出了離間之計,使得馬超和韓遂反目成仇,韓遂也於是歸順了曹操。西涼鐵騎也在失去一臂的情況下被曹操橫掃出局。

綜上看出,賈詡出的計謀多是狠辣的,因此被稱為毒士也不枉。







追隨歷史的腳印


來了來了,說一說我的看法,我是愛歷史的板藍根999。

賈詡為何人,賈詡(147年-223年),字文和,涼州人,乃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曹魏的開國功臣、著名謀士以及軍事戰略家(同時也是多款三國遊戲重要人物角色),被尊為魏晉八君子之首。


一、史書上的賈詡

陳壽寫的《三國志 賈詡傳》中寫了賈詡四件事,一是自己假裝太尉段熲外孫死裡逃生;二是獻計李傕、郭汜、張濟等人,讓他們襲擊長安造成大亂;三是獻計張繡,讓張繡戰勝曹操;四是遊說張繡率眾歸順曹操,使得自己升遷成為重要謀士。同時在《三國志》還稱讚賈詡算無遺策,有良、平之奇,也就是有張良和陳平之才,這個評價挺高的,這些案例和評價充分說明了賈詡極富智慧且善於自保,是當時著名的謀士。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寫的賈詡篇幅不多,寫了賈詡先是李傕手下,在李傕、郭汜二人爭鬥時,他從中斡旋,保住了獻帝。後投奔張繡,勸說張繡歸降曹操,又在張繡返水的時候,獻計張繡多次抵擋曹操進攻,再之後在官渡之戰前又勸說張繡歸順曹操。之後賈詡作為一名出色的謀士,在北方四州、戰馬超和消滅張魯這些戰役中不斷提出建議,不斷獲得曹操的信任。


二、“毒士”還是“謀士”?

其實“毒士”這個詞有些貶義和毒辣,正確是稱謂應該是“謀士”。從上面史書對他的評價可以看出,賈詡的出場次數不多,計謀也不是很多,但是賈詡一出手,必定會保全自己讓他當時的主公贏,可謂是“計無虛發”。

最初李傕、郭祀因為董卓的死準備逃回老家,賈詡勸說二位回去必定會被幹掉不如攻入長安,製造混亂,亂中求生存。於是二人殺進了長安,製造了一場浩劫。後來有人認為,如果賈詡不獻計,或許因為軍閥的逃亡,王允扶持獻帝,東漢或許還有活下去並且活好的希望。

後來張繡造反,張繡又獻計張繡,借調動防區之名徵得曹操同意從曹營裡走,隨後在曹營裡把曹軍打的極其狼狽,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大將典韋被殺,曹操的馬“絕影”也中箭而死。這個借取別人信任然後幹別人一票的計謀,現在看起來也是沒啥道德。最重要的是,在此戰中殺死了曹操大兒子曹昂和戰將典韋,這兩個人是死對曹操集團影響巨大。

再之後賈詡不讓張繡追擊撤退的曹軍,張繡不聽果然大敗,張繡大敗後,賈詡讓張繡再追,張繡聽了趕緊追擊,結果大勝。這一不追一追之間,賈詡的謀劃顯得牛叉。

有一次曹操關於立太子一事,詢問賈詡意見,賈詡不急著回答,在曹操的追問下,賈詡說“我在想事情,在想當年的袁紹和劉表父子的事情。”這麼一說曹操就領會了,不久後曹丕被立為世子,曹操兒子們的世子之爭就此結束。回答慎重又婉轉的賈詡,就這樣不僅沒有因為這個問題獲得曹操的不滿,還在之後一個勁的被曹丕感激。

賈詡投奔曹操之後多是明哲保身,他的謀略也都是眼光犀利,切中要害,但是卻多少有些不計後果。這可能就是後來有人說他是“毒士”的原因所在吧。


三、自己對賈詡的拙見

縱觀賈詡一生,能在這個亂世裡活到七十七,還保住了全家的平安,真的非常厲害,不得不承認賈詡的審時度勢,和他的大智慧。而且不管賈詡投靠哪方,他的獻計也確實是保主護主的,雖然不斷換主,形象有些負面,但他的善於交際和亂世自保之術著實令人佩服!


以上為愛歷史的板藍根999的一些拙見,非常歡迎大家在評論圈中說出自己的看法,幫助999更好的認識歷史得到成長哦~謝謝大家!

板藍根999


賈詡論計策和智慧在三國算頂尖,比諸葛亮、陳宮、郭嘉甚至還更強。因為他考慮成敗,不考慮道德。底線原則比較低,所以容易損人利己。董卓被殺後他攛掇李傕和郭汜造反,造成中原板蕩,民不聊生。因為計策歹毒,所以被稱為毒士。與漢陳平大底類似,古人說"陰謀,道家所忌"。


軒冕


賈詡,字文和,本是南陽張秀手下謀士,但因曹操滅了張秀,故而歸順了曹操,文和先生足智多謀,腹有良策,不輸郭嘉,堪比諸葛。然而其處事之道,明哲保身,不願得罪於人,故而只是謀士,而無特別明顯之功勞。

賈詡之謀,略列幾項:一、曹操攻打張秀,賈詡認清時勢,乃勸張秀投降曹操,保全實力,隨後其瞅準時機,以張秀舊部發動起義,使曹操長子曹昂戰死,第一猛士典韋戰死,曹操亦差點被燒死,損失慘重。二、幫曹操打敗西涼馬超,掃平西方疆域;三、幫曹丕贏得曹操的賞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