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社區醫院因抗疫沒開門,產生的上級醫院費用如何報銷?

王顯楊


國家設立社區醫院作為服務社區居民的基層醫療機構,目的是方便民眾就醫,緩解大醫院的就醫壓力,社區醫院的主要任務是針對社區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給與及時正確的治療,給社區居民醫療保障.同時,社區醫院又承擔了健康監管和日常保健等相關知識的宣傳工作,目的是增加民眾的醫療常識。目前我國社區醫院是介於診所與中心醫院的醫療服務單位,承擔著常見病診療、衛生防疫、日常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健康教育、康復等"六位一體"的服務,其對象是所轄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婦女。而醫療資源分佈不平衡,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擠,是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發展社區醫院,被視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然而,社區醫院因工資低而留不住人才,因水平低而留不住患者,成為困擾社區醫院發展的難題。表示社區醫院要活下去並發展起來,必須解決好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維持社區醫院正常運轉和醫護人員正當收入的資金從哪來?

社區醫院藥品零差價,以藥補醫在這裡畫上了句號。而醫療技術服務的價格也不可能大幅提高,否則,花同樣的錢,大家何不去大醫院享受更高端的技術服務?如此,維持社區醫院正常運轉和醫護人員正當收入的資金從哪來?只能從政府財政的投入來。只有政府投入改善社區醫院的基本硬件設施,患者才會樂意到社區醫院來;只要有政府投入保證醫護人員的合理收入,人才方能逐漸聚集而不是繼續流失。

二是搞規模,拼技術,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行。

搞規模,拼技術,社區醫院絕對不是綜合性醫院的對手,必須錯位發展,走出特色。

對於社區醫院來說,一是做好常見疾病的預防保健工作,二是將慢性病患者留在社區,三能夠為患者提供必要的康復和理療服務,其實感冒發燒,頭疼腦熱,如果社區醫院能及時介入,患者何必去大醫院排隊受罪?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慢性病患者,除非病情有變化,用藥都是相對穩定的,日常的維持治療和病情監測,應該是社區醫院能夠勝任的範圍。定位正確、準確,社區醫院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長久地生存和發展。

1、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發展會逐步擴大和完善;

2、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發展,將帶動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量的逐步增大,提高醫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

3、北上廣深等國內各大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發展狀況良好,軟硬件設施都在逐步完善。

4、國家醫改方案還將出臺具體政策,鼓勵專家在完成基本醫療服務之後的業餘時間,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意願,兼任完全遵循市場規律的醫院“特需服務”,或應聘社區坐堂行醫,抑或吸引社會資本自己辦診所辦醫院,滿足更多患者對專家的求診需要。

5、在國外,由於社區衛生服務貼近百姓、主動上門服務,深受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的歡迎。

問題之——費用高,大醫院普遍的收費項目都高於社區醫院,一直居高不下,每天住院費用高達到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同時醫保的報銷比例也比社區醫院小,就門診的報銷比例來看:社區醫院就診報銷60%,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社區醫院的就診報銷比例遠大於三級醫院。

問題之——患者多,大醫院的人員流動量十分龐大,據統計在2016年上半年的調查中,門診量大的北京協和醫院平均日門診量達到了12000人次,住院部各科室也都人滿為患。

雖然大醫院目前仍是藥企的主戰場,但是縣級醫院和社區醫院對於藥企的吸引力正在日漸上升。同時,該報告中顯示,中國的縣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過去三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30%以上。且社區醫院的醫生在藥物選擇以及更改某些疾病的治療方案方面正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力。此外,有80%以上的患者在縣級或社區醫院續方。

長期以來,縣級醫院市場一直是中國本土製藥企業的地盤。"跨國企業若要在縣級醫院市場斬獲成功,則必須擁有針對本土市場量身定製的多種產品,並特別關注價格較低的仿製藥以及價格溢價較低的成熟產品。"此外,業內權威專家還強調,由於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治療的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不斷增多,中國的社區衛生醫院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霍爾斯認為,社區醫院發展壯大並承擔起相應的醫療責任,必將成為整個社會的“減壓閥”——減輕大醫院不堪重負的壓力,緩解百姓看病難的壓力,繼而化解日益尖銳的醫患矛盾,促進整個社會的穩定。


慢跑的蝸牛VL


憑醫藥發票到醫保局窗口辦理報銷手續。




為人民鼓與呼


不知道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