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美國遲遲不對伊朗動手呢?

阿爾法熱點


有人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有人說戰爭是政治的破產,這都對。簡單的講,戰爭是眾多政治手段中的一種。戰爭是最有力度的政治手段,但也是最後一種政治手段。這是你手裡最後一張牌。

所以不能動不動的就喊打喊殺:菲律賓鬧事,滅了他。越南搗亂,平了他。日本挑釁,炸沉他。印度對峙,跟他拼了。美國把軍艦開過來,跟他同歸於盡......這都是義和團的思維。你張嘴就開戰,人家反倒不怕你了。這叫黔驢技窮,拿蹄子去踢老虎,老虎發現,你就這兩下子啊?開戰,其實也等於說:沒招了。手裡沒別的牌可打了。這些事還真就得按套路來,牌要一張張的出:嚴重關切、譴責、抗議、撤僑、撤大使、增兵......最後才是開戰。

大國你就得有大國的氣度,必須得穩。讓你感覺我有打不完的牌,我有的是招,這才行。打他、跟他幹、拼了,不行了,等不了啦......能這樣搞軍事、外交嗎?

如果我們仔細的看看古今中外的戰爭,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的戰爭都是分軍事和外交兩條線同時進行的。都是邊打邊談。只打不談的戰爭非常非常少見。

金國打北宋、打南宋,就是不斷的打,不斷的談。今天打贏了,你管我叫爸爸。明天你扳回一局,就改口管我叫哥了。我再打你一頓,你又管我叫叔......蒙古打金國、打西夏、打南宋,萬曆年間大明打日軍,大清打大明,鴉片戰爭,抗日戰爭以及一戰二戰,越戰,一直到海灣戰爭,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不管怎麼打,談判是從未間斷的。這往往是被大家忽略了的一塊。

推薦大家看個電影:高地戰。韓國電影(完了,我這一介紹韓國電影,這些義和團青年又得瘋了),非常棒。講的就是這個情況。前線部隊把高地打下來了,那邊談判桌上就佔優勢。然後兩邊的部隊拉鋸戰的搶高地,談判桌上就一直在討價還價。

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基本上都是先談判,談崩了,再開戰。打一會兒,再談談。談不攏,再打打。尤其是英美這種資本主義大國,商業國家,商人國家,更是熱衷講價。

鋪墊了這麼多,美國和伊朗現在啥情況就容易理解了吧?

正談著呢!

當然,是在背地裡。特朗普訪日剛結束,安倍就跑伊朗去了,這不就是最好的說明嗎?不要用敢不敢來探討這類問題,幼稚。也不要以為美國和伊朗水火不相容,現在是楚河漢界,涇渭分明的對峙,時刻準備開戰。不是的,現在,就是現在,人家肯定正談呢。外交戰線一定是非常的火熱、精彩。有安倍這樣的中間人,然後兩邊互相開價,討價還價......

美國增兵、伊朗軍事動員,這都是在增加談判的籌碼。

美伊現在正談著呢,開價,還價,加碼,換新方案,出B計劃......想談個好價錢,還得表演,看誰更兇,看誰更能沉住氣,互相鬥法,既要強硬,又不能把話說死,這肯定需要很長的時間。

啥時候大家都把牌出完了,各種方案都討論了,依舊沒能“達成共識”,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了,才能:開戰。

到底能不能打?還得等。波斯人、美國人這都是優秀的商人,得談的很精緻。

倆東北人遇見,不也得是你愁啥,瞅你咋地,你再瞅一個試試......過渡一下,看看這中間誰先慫。不可能一句話不說,直接開幹。對不對?


銳度何老師


為什麼美國遲遲不對伊朗動武?答案很簡單,作為江湖老大,美國雖然霸道,但是不傻。



為什麼說美國人不傻,有那麼一句話:“從老二到老大的路,是世界上最兇險的路”。

眾所周知,美國自從當上老大以來,已經出現了四個“世界老二”,也就是大英帝國、納粹德國、紅色蘇聯,還有我們隔壁的日本。

默克爾:這位老大,做人要靠譜知道不?

特朗普:哎,我是老大,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安倍晉三:咳咳,老大讓我咬誰我咬誰……

英德蘇日這四個老二都曾經試圖挑戰美國,但在美國的各種打壓之下都已經灰飛煙滅。問題是,上一個老二日本已經失落了二十年,現在的“世界老二”又是誰?佔美國GDP接近7成,超過第三名日本接近3倍的中國如果說自己不是老二,又有誰信呢? 聽聽美國特不靠譜總統逢演講必講CHINA就懂了。



美國作為江湖老大,最怕的是別人想動它老大的地位。偏偏我們的各方面實力和老大一比還相去甚遠,如果老大這時候集中火力對我們開刀,那絕對是凶多吉少。

之所以美國老大隻是“警告你一下”(打打貿易戰),沒有全面對老二開刀,是因為下不了這個決心。

一來我們飛速發展,美國撈到的好處也不少,譬如能順利的把髒活累活轉移出去;另一方面,我們目前實在是太乖了,就管家門口那一坨,國際大事,最多是動動嘴,從不動手。老大的意見就是不同意也只是說說,絕不硬剛。畢竟是老二的體量擺在這,老大會覺得相比收拾老二給江湖帶來的風險,還不如日子就這麼過下去。

所以有位前人說得好,在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之前,要韜光養晦。雖然我們現在經常被英法德乃止土耳其這樣的流氓國家敲打,依然是忍氣吞聲……儘管有時候忍到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但是事實是,小不忍則亂大謀。被土耳其這種二哈咬一口就出手的話,雖然打到二哈屁滾尿流抱頭鼠竄不在話下,但是若是吸過來老大注意力,讓老大下了對付我們的決心,那就壞了。



畢竟我們是老二了,各方面實力都擺在這,西方最容易想到的是“修昔底德陷阱”啊。

雖然我們大談“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一百年不動搖”,但是西方看到的是,我們的GDP已經是英法德意之和,發電量佔世界一半,消耗水泥世界八成,Made in China的標誌鋪天蓋地不可阻擋。

雖然我們大談“和平發展是我們的追求”,但西方看到的是,我們的軍費已經是世界第二,擁有全球核打擊能力、五代機、反衛星武器等大國重器,軍艦下水入役的速度和下餃子一樣……



即使我們很低調都如此招人注意,那之前的各位老二,納粹瘋狂擴張,蘇聯咄咄逼人,日本“隨便說不”。這些行為實在與作死無異。對付老大,這些前任老二雖然嘴上爽了,但最後的下場如何,大家也都知道。




老二在韜光養晦,修煉內力,準備隨時對老大位置發起挑戰,那江湖老大會傻到“老大修理老二,高手對決比較勞神費力,那還是不理算了,把主要精力用在修理不聽話的小混混身上得了。”——這可能嗎?

老大很清楚,這個小混混雖然不停號令,像一隻蒼蠅一樣煩死人,但是,這個小混混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威脅得到他自己江湖老大的地位,反而是一邊默不作聲,看起來人畜無害卻內力頗深,斂財有方的老二,才是他真正的威脅。

順便說一句,這個不聽老大話,凡事都和老大硬剛的小混混,就是伊朗。



美國和伊朗全面開戰,老大收拾小混混,結局幾乎是可以想象的。美國憑藉自己的超強實力,一舉蕩平伊朗革命衛隊不難,德黑蘭、阿巴丹、大不里士等伊朗城市,在美軍狂轟濫炸之下,守不了幾個月。伊朗什麼號稱報復以色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啥的,估計最後的結局就是以色列落幾顆導彈,擊沉幾條油輪。最不濟的結果是海面漏油燃氣大火造成生態災難……

國際經濟波動一下難免,但可以說,幾個月之後,最多半年,這個小混混就能被老大打到倒地吐血。



但是,美國打進德黑蘭,就意味著戰爭結束了嗎?早著呢。 伊朗為什麼是中東產油國裡最窮的?美國的制裁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仔細看一下地圖就知道,伊朗雖然也是中東國家,但國內基本上都是山地,很難找到一塊平原。這種地形意味著伊朗要搞基建、架橋修路成本奇高,發展經濟很難。相反波斯灣對面沙特,雖然沙子特別多,但只要解決水的問題(開幾個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就行)剩下的就都不是問題。

但是,儘管在和平年代深山老林不適合發展,但是在戰爭年代,深山老林的地形,意味著易守難攻。美國的機械化大部隊,在伊朗就像在阿富汗一樣無法開展,相反,這裡卻非常適合打游擊。 因此所有人都能看出來,美國打伊朗,那就是捅了馬蜂窩,惹了個大號阿富汗,各類恐怖活動、恐怖組織、游擊隊會層出不窮……打下德黑蘭對美國而言不是事,但怎麼收攤子,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

三年?五年?十年乃至更多?誰知道呢?



儘管美伊開戰,油價飛漲是定局,對於依賴石油進口的我們可能是一個利空,但石油價格造成的利空,根本趕不上美國注意力轉移、美國國力受損等對我們造成的利好。

所以,如果在中國GDP已經發展到美國70%的當下,美國反而選擇去跟不聽話的伊朗幹一仗,那絕對是天佑中華!

很多人可能也知道,美國之所以能超過英國成為世界老大,其關鍵就是英布戰爭、一戰、二戰極大的消耗了英國的國力。英布戰爭讓美國GDP超過了英國,一戰讓美國和英國在政治地位上得以平起平坐,而二戰最終讓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淪為了美國的小跟班。

而更多的人也知道,在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之前,我們的GDP連意大利都不如,排名世界第七,待戰爭打完,奧巴馬上臺,我們已經和排名第二的日本平起平坐了。待到打死本拉登,我們已經坐穩了世界老二。

可以這麼說,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的18年前,世界形勢還是一超多強,別人的GDP都是美國零頭,美國高高在上,就是受到損失也不會太影響江湖老大的地位。

小布什這麼做沒問題,但在18年後的今天,在“老二”是誰已經很清楚,老大位置已經失穩的國際形勢之下,特朗普還要置壓力於不顧,對一個小小伊朗“小混混”,親自擼袖子幹,就明顯有賭國運之嫌了。仗打到最後,國際形勢是什麼樣,幾乎是可以想象的。



所以, 只要特朗普還沒徹底瘋掉,他是斷不會對伊朗開戰的。鷸蚌相爭,漁人獲利,這麼簡單的常識,他怎麼會不知道?

儘管老特本人的中文就像他的名字一樣不靠譜,但是他的漂亮女兒對孫輩們的教育要求,可是必須得能親自秀中文啊。。


Magic6981045


伊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最後一顆釘子,拿下伊朗,美國就控制了整個中東。美國與伊朗之間的戰爭只有一線之隔。之所以美國還沒有動手,是因為美國尚未做好準備。

  1. 美國發動戰爭慣用的手段。由於美國常年打仗,美國具有很強的戰略預判和戰略推演能力,會將戰前、戰後可能發生的情況作出清楚評估。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美國發動戰爭前,會先通過政治孤立、分化瓦解、經濟制裁、外交封鎖等一系列手段削弱對方。實際上,美國早就開始了對伊朗戰爭的準備,先後在伊朗東邊發動阿富汗戰爭、在伊朗西邊伊拉克戰爭,從而完成了對伊朗東西兩面的夾擊之勢。

  2. 美國國內尚未準備妥當。我們都知道特朗普是代表共和黨當選的總統,共和黨代表的是軍工企業巨頭的利益,只有打仗才能給他們帶來利益。但是特朗普上臺之後,與中國發動了貿易戰牽扯了極大精力、與俄羅斯在敘利亞進行對抗,他自己還面臨民主黨通俄門的指控,甚至其組閣時的國防部長也因與他政見不合憤然辭職,可以說特朗普這個跛腳總統當的並不敞亮。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政府是沒有精力發動一場對伊朗的戰爭的。按照美國慣例,只要共和黨領導人上臺組閣,就一定會發動一場戰爭,只不過這次的特朗普總統始終沒有騰出手來。

美國一旦對伊朗作戰準備完畢,很可能就會迅速發動戰爭,美國既需要一個混亂的中東來銷售軍火,也需要一個被掌握下的穩定中東來控制石油資源。

東方貝雷


首先,我必須先說清楚,也是糾正很多人的一個誤區。伊朗不是個小國,伊朗也不是沙漠裡放駱駝的牧民,伊朗是個地區性的大國,而且具有比較完整,有著相當規模的工業。領土上,伊朗有一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面積僅次於沙特,但是您知道沙特的領土百分之八十都是沙漠,而伊朗國土中的沙漠比例並不高。伊朗的人口超過八千萬,在中東僅次於埃及,埃及大約有九千萬人。大家普遍對中東國家有一個印象,就是到處的都是沙漠,人口稀少。很顯然,伊朗不屬於您印象中的那種中東國家,伊朗不折不扣的是個國土大國,人口大國。

咱們再說工業,在人們印象中,中東國家好像除了開採沙漠裡的石油,波斯灣的天然氣,就不會其它什麼了。這個也適用於伊朗,伊朗雖然是個產油大國,天然氣大國,但是伊朗也是個工農業都很齊全的國家。您可能想象不到,除了我們經常從新聞上看到的,伊朗有發展核武器的野心,其實伊朗的很多工業指標都居於世界前二十位,在中東的穆斯林國家裡面除了土耳其,其它國家都比不上它,

比如,伊朗的汽車產量、鋼產量、發電量這些重要工業指標都排在世界前二十。而且伊朗的農業也很發達,這在中東是很少見的,要知道那些中東的產油國糧食幾乎百分之百要依賴進口,八千萬人口的伊朗糧食能夠完全自給自足。除了這些後天的建設發展,伊朗的自然資源也同樣非常豐富,絲毫不遜色於其它海灣富國,除了石油天然氣的儲量居於世界前列之外,各種有色金屬、寶石等自然資源儲量也都相當豐富。可以說伊朗具有相當強大的國家實力,自給自足的能力非常強,我們曾經在節目中講過,因為自伊斯蘭革命之後跟美國和西方交惡,長期遭受封鎖制裁,因為沒有辦法進口,逼得伊朗人更加自力更生,工業體系雖然沒有那麼先進,但是更加健全,伊朗建立起了在中東穆斯林國家裡僅次於土耳其的,最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隨著近些年跟美國,尤其是西方國家關係的改善,伊朗的經濟和工業都等到了一定的提升,特別是中國的崛起,良好的中伊關係給伊朗帶來了資金和技術,給工農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

在國防領域,伊朗的軍隊規模超過五十萬人,說到這裡還要提一句,伊朗是世界上唯一的擁有兩隻軍隊的國家,除了國防軍,還有伊斯蘭革命衛隊,這跟咱們上一期提到的神權政體有關係,在這兒就不展開講了。雖然不是很先進,但是由於封鎖,伊朗擁有中東地區最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可以自行製造從步槍到彈道導彈在內的武器裝備,這個比那些只會砸錢的土豪軍隊不知道要強到哪裡去了。前些天,伊朗從本土發射的國產地對地導彈,準確的命中了敘利亞的伊斯蘭國武裝目標,就讓西方國家大為震驚。總而言之,現在的伊朗,在工業和國力上,很有些改革開放前中國的意思,當然在水平和規模上要差得遠,但是卻具有相當的實力、一定的技術水平和自給自足的能力,雖說不算富有,但在中東國家當中妥妥的屬於大國、強國。當然了,僅僅有國力還遠遠不夠,因為中東地區是個世界列強深度介入的地區,伊朗的國力雖然比較強,但也還不足以被世界列強如此重視。所以伊朗的戰略地位之所以舉足輕重,還一定有硬實力之外的影響力在裡面。如果僅僅是看國力,那麼伊朗還不足以讓西方國家如此重視,因為中東是個世界列強深度介入的地方,跟世界強國比起來伊朗還差得遠。伊朗之所以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除去國家的硬實力之外,還有著其它的原因。

在我看來,伊朗的戰略地位還來自於三個因素。第一個就是伊朗在中東的宗教影響力。我們講過,在中東穆斯林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這兩個教派千百年來一直處於對立狀態。而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什葉派國家,在伊拉克戰爭之前,伊朗是僅有的兩個由什葉派當政的穆斯林國家,另一個是敘利亞,而在敘利亞什葉派是少數,並且從國力上敘利亞也無法和伊朗相比。所以,伊朗一直以什葉派的領導者自居,在中東地區的各個由遜尼派掌權的阿拉伯國家中,還有著數量眾多的什葉派民眾,伊朗一直在把自己的影響力通過各種渠道滲透到這些人當中,這也是遜尼派國家最為擔心的。沙特埃及等國這次制裁卡塔爾,主要原因就是卡塔爾跟伊朗走得太近,不願意追隨沙特去對抗伊朗,所以遜尼派的國家要殺雞儆猴,清理門戶。

第二個原因是伊朗的大國雄心。雖然地處中東,但伊朗不是個阿拉伯國家,伊朗是個波斯人國家。我們知道,跟落後的遊牧民族阿拉伯人不同,歷史上的波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建立的波斯帝國曾經長期主宰整個中東地區,是與希臘人、羅馬人對峙的當年的世界級帝國。所以在伊朗人的內心深處總有一種大國情節,他們從內心是非常高傲的,打心眼兒裡看不起海灣那些靠石油暴富的阿拉伯牧民。所以伊朗一直在利用自己的宗教影響力和相對強大的軍事實力,深度介入到了很多地區問題當中,比如伊拉克內戰、敘利亞的內戰、巴以衝突、也門內戰等等,伊朗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三個原因,也是任何一個世界大國都非常頭疼,也高度重視的,就是伊朗獨特的地理位置,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地緣優勢。我們打開地圖就會發現,人們常說的波斯灣只有一個非常狹小的出口進入印度洋,這個出口叫做霍爾木茲海峽,這個海峽最窄的地方只有不足四十公里,被伊朗的領土三面包圍。由於它是海灣與印度洋之間的必經之地,霍爾木茲海峽素有“海灣咽喉”之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航運地位。海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一海峽輸往西歐、中國、日本和美國等地,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因此西方國家把霍爾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其實對於我們中國也同樣是生命線,同樣重要,中國進口石油的一半也同樣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對於這個真主賜予的獨特地理位置,伊朗自然非常清楚自己的這個天然的地理優勢。兩伊戰爭中,伊朗用海空軍直接挑戰美軍,結果慘敗,讓伊朗人明白了跟美軍硬碰硬是不行的,所以兩伊戰爭後,伊朗從自己的地理優勢入手,重點打造了能夠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破壞波斯灣交通線的軍事能力,通過潛艇、水雷、水面的導彈快艇、部署在海岸上的反艦導彈,伊朗已經能夠極大的威脅這條能源大動脈,這也是伊朗手中威懾對手,特別是威懾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一張王牌。

正是因為有了伊朗的綜合國力,伊朗的文化軟實力和地理優勢,我們不難發現,由於伊朗具備了地區大國的軟硬實力、雄心和地緣影響力,所以伊朗在整個中東地區的戰略地位絕對不容忽視,美國對伊朗動手所必須顧忌的因素也就非常多。


照理說事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美國在軍事上對伊朗動手得不償失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王朝。自此,美伊兩個關係惡化。那麼美國為什麼不採取軍事手段推翻伊朗政權呢?以下三個原因,讓美國不敢輕易動手。

1.宗教和民族因素。伊朗國民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屬於伊斯蘭教的少數派。推翻巴列維王朝以後,伊朗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政權。伊朗主體民族為波斯人,曾經建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波斯帝國。政教合一的體制,虔誠的宗教信仰,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得伊朗國家凝聚力非常高。在兩伊戰爭中,具有絕對優勢的伊拉克軍隊卻沒能戰勝剛剛建立的伊朗霍梅尼政權,伊朗憑藉的就是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2.綜合國力不弱。伊朗人口達到8027萬,領土面積164.8萬平方公里,2017年GDP達到4276億美元,排行第27位,在中東屬於首屈一指的強國。伊朗還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排名世界第三和第二。伊朗的工業也很發達,是世界上第十二大汽車生產國。除此之外,伊朗的地形也非常複雜,多是沙漠和山區,易守難攻,不利於軍事行動。

3.軍事實力不容小覷。伊朗擁有51.3萬正規軍,35萬預備役,還有多達100的青年志願軍。伊朗還擁有2300門火炮,數量龐大的火箭炮其中包括中國WS-1火箭炮;海軍基地共有5個,波斯灣的阿巴斯港、布什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的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在裡海沿岸的恩利澤;伊朗空軍僅直升飛機就有600架,16個戰鬥機中隊。最為讓美國忌憚的是,伊朗是否擁有短時間內生產核武器的能力。即使有1%的可能性,美國人也不會對伊朗動武。

美國通過政治和經濟手段頻頻對伊朗動手

1.經濟制裁伊朗。1979年,伊朗霍梅尼政權成立,美國就開始對伊朗進行了經濟制裁。到了2018年,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已經近40年。這40年中,美國的經濟制裁有過鬆動,卻從未停止。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曾經揚言退出《伊朗核協議》,試圖再次加強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2.將伊朗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是美國政府在1979年發起的一份黑名單。按照美國《與敵國貿易法》中的規定,被列入的國家會受到美國各方面的限制和制裁。並且,這對上榜國家的形象非常不利。1984年,伊朗首次被美國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一直是該名單的常客。

3.支持薩達姆發動兩伊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推翻的薩達姆曾經與美國有過蜜月期,這就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是什葉派佔多數的國家,掌權的薩達姆政權確實遜尼派。伊朗也是什葉派為主的國家,支持伊拉克國內什葉派反政府武裝。為了報復伊朗,更為了爭奪中東霸權,1980年伊拉克軍隊侵入伊朗,兩伊戰爭爆發。在兩伊戰爭中,美國為了推翻霍梅尼政權,給予了伊拉克大量軍事援助,如多架美式F-14戰機。

兩伊戰爭片段

結論:美國以商業立國,發動戰爭是為了得到利益,用軍事手段都伊朗動手得不償失,所以採用政治和經濟手段頻頻對伊朗動手。


美國觀察室


美伊雖然沒有直接爆發軍事衝突,但外圍的戰鬥早就打響了,這一次美國聯合以色列針對俄羅斯和伊朗的盟友敘利亞發動了軍事打擊。7月1日俄新社消息稱,6月30日美以聯軍先後突然針對敘利亞發動了空中打擊,其中美國出動幾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向敘利亞境內的伊朗武裝組織發射了數十枚戰斧導彈,而在幾個小時後,以色列也出動了大約十架戰機向大馬士革投射了多枚導彈,現場是火光沖天,爆炸聲震天響。這兩場空襲相差時間如此之短,令俄敘聯軍高度警惕起來。

在波斯灣局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美以如此舉動主要針對誰呢?答案可能就是俄羅斯了。主要原因就在於俄羅斯可是敘利亞和伊朗的大靠山,只要這個靠山存在,美國和以色列就不敢直接對敘利亞和伊朗動大手術。

就在阿曼灣油輪襲擊案之後,俄羅斯不僅宣佈要量產S500導彈,還同意為伊朗繼續提供S400導彈,這顯然是幫助伊朗防備美國攻擊的,既然特朗普不想跟伊朗直接開戰,那麼美軍就只能挑軟柿子捏了,而敘利亞就是反美陣線中最弱的一方,打擊敘利亞就是警告俄羅斯和伊朗不要以為美國好欺負。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美國還拉上了以色列一起幹仗,這背後有什麼用意呢?首先,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最大得打手,美國要在中東有所作為,就必須拉上以色列。比如阿曼灣油輪襲擊案,按照伊朗的說法是,這事兒肯定是以色列情報組織乾的。以色列早就威脅過伊朗,如果伊朗敢搞核彈,就讓其從地球上消失。但伊朗已經表示,永不研製核武器,以色列就沒有藉口打擊伊朗了,只能通過轟炸敘利亞告訴伊朗,以色列可不是好惹的。

再次是,這是美國的戰略需求。儘管特朗普宣佈要從敘利亞撤軍,但絕不會將敘利亞的油田白白讓給俄羅斯,因此讓以色列充當急先鋒轟炸敘利亞,也是警告俄羅斯不要做白日夢,在美軍還沒有完全撤軍的情況下,誰都別想著分美國的蛋糕。目前伊朗革命衛隊在敘利亞境內擁有2萬多人的混合部隊,還控制著約8萬名親阿薩德政權民兵。

當然美國和伊朗雖然強硬,但伊朗也不是慫包蛋。7月1日伊朗國會核小組委員會主席左諾爾放狠話稱,如果美國敢攻擊伊朗,那麼以色列的壽命只有1.5小時。

這說明,面對美國持續的壓力,伊朗絲毫不妥協,一旦美伊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那麼第一個遭殃的就是以色列,以色列要是被滅了,那麼美國在中東的地區的霸權和利益就會土崩瓦解。這也算是伊朗的一個必殺技,正因為伊朗夠狠,夠硬,美國和以色列只能欺負一下反美鐵三角中最弱的敘利亞,以顯示自己的強硬。


科羅廖夫


美國為什麼遲遲不對伊朗動手?

第一、伊朗是世界上穆斯林什葉派之首,攻打伊朗等於和全世界穆斯林什葉派作戰,到時候就不是單單和伊朗作戰這麼簡單了,而是和一個宗教派別作戰。

第二、伊朗國土大,人口多,軍事力量在中東除了以色列之外的軍事強國,總共有54萬軍隊,機械化程度很高,武器種類齊全,和一個擁有54萬軍隊的國家作戰,美國要派多少人作戰,肯定不會少於二十萬,二十萬軍隊的調動可不是小數目,加上軍費開支,美國他自己也很難承受。

第三、伊朗可不是伊拉克,伊拉克在兩河流域,大部分是平原沙漠,伊朗境內山地佔了絕大部分,在山地中作戰,美國的高性能裝備會受但極大的限制。伊朗利用山地作戰的話,美國人很難打的贏伊朗,美國大規模山地作戰的經驗是很少的,唯獨就在朝鮮半島進行過大規模山地作戰,但是被志願軍打的沒脾氣,由於美國不會輕易的進入山地作戰。美國在叢林戰跟山地戰從來沒討到過便宜。

山地戰—朝鮮半島,叢林戰—越南、古巴、硫磺島,除了硫磺島是慘勝之外,其他都輸了。美國軍事力量是很強大,但美國的軍隊從經驗來看,它只適合平原作戰。

美國如果要對伊朗下手,他肯定會選擇速戰速決,如果不能速戰速決的話,美國很容易陷入,伊朗戰爭的泥潭。

所以美國不敢直接對伊朗下手,而是用經濟制裁的方式削弱伊朗的力量,最好能讓伊朗從內部分裂。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伊朗倒了之後中東的局勢將會失去平衡,那時候沙特就是穆斯林的老大,到那個時候沙特還聽不聽美國的話,是很難說的,恐怕到時候沙特成了中東的霸主之後反美,那美國就是得不償失,到時候是不是又要打沙特,那麼美國就會開啟無窮無止的戰爭模式,最終會把自己拖垮。

美國想打伊朗,但是它不敢打。


一號風手


並不是美國不想對伊朗動武,而是伊朗的軍事實力,不是其他小|國家可以比擬的。美國其實很想一口吃掉伊朗的,但是,伊朗事實告訴大家,伊朗這塊硬骨頭是不好啃的。

伊朗有三個死敵,一個是以色列,一個是沙特另一個就是美國了。而這三個國家都想把伊朗吃掉,可是,伊朗卻是最難啃的骨頭。看看伊朗曾經把美國大兵羞辱到什麼樣子,讓他們脫光了衣服,跪在地板上磕頭。這是世界上哪一個國家敢做的事情,恐怕就只有伊朗能夠做到,因為他不怕美國,不怕任何國家。

美國不是遲遲遲不動手,而是不取動手。伊朗擁有的導彈約兩三萬枚,這個數字簡直把美國以色列嚇得半死,比中俄加起來都多呀!如果戰爭真的爆發,可以想象是什麼狀況了。

伊朗如果遭到功擊,必將使以色列成為火海,阿拉伯國家必然全力進功以色列,中東地區最大的戰爭必將引爆,美國也必將被拉入戰火。就靠美國和以色列能夠控制得住嗎?中東國家個個出戰,處處發起進功,這樣的結果誰能預測呢?

雖然沙特與伊朗有仇,但是,沙特不可能全力出兵伊朗,因為沙特背後的也門胡賽武裝隨時都有可能襲擊沙特,所以沙特必然防備。另外,在中東地區殘存的恐怖組織也會趁機發展,四處出擊,請問誰來應付?

再說美國現在在阿富汗的大兵隨時都處在危險之中,他們的問題誰來解決。一旦美國從阿富汗撤離,塔利班捲土重來?美國的日子恐怕就更難了!

由於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美國在內的國家簽訂了棄核協議,美國出兵伊朗不會受到別國的支持的。包括美國的盟友在內的歐洲國家都不會參加的,還有美國入侵伊朗必然將撕掉伊核協議,這樣就更顯得背信棄義了。美國以後怎麼面對自己的信譽呢?難道要美國自己變成孤家寡人嗎?

美國不是遲遲不對伊朗動手,只是還沒有更好的時間和機會罷?由於伊朗才剛剛解除制裁,所以伊朗也想盡快融入世界,所以伊朗也並不想打仗,也成了現在的這個局面了!


幸福地帶2


連敘利亞都待不下去,在阿富汗也乖乖上了談判桌,現在討論美國打伊朗,這是明明舉不起一百斤要猛衝三百斤,是作死的節奏了。。

原來美國要打伊拉克,全世界盟友溜達一圈,要錢給錢要人出人,美國聚全球之力打一箇中等國家,當然摧枯拉朽。。現在美國還不要說打伊朗,就是制裁伊朗,都招來諸多大國盟友的反對,德法更是趁機推動歐元崛起,美國已經喪失聚合全球盟友的能力了。。

在敘利亞美國的撤退恰恰是北約盟友土耳其出手轟走的,承諾打擊恐怖分子掃尾工作特朗普怒而撤軍。。而土耳其眼中的恐怖分子就是美國重金培養的庫爾德武裝,打垮庫爾德人美國在敘利亞血戰數年一無所獲,俄羅斯和伊朗取得完勝。。

接下來土耳其會埋頭剪除庫爾德武裝獨立的努力,伊朗會繼續滲透團結伊拉克,伊朗石油如果可以通過伊拉克和敘利亞直通歐洲,美國就更不敢打伊朗了。。

壘一堵牆都能吵到政府關門,美國大勢已去,老太太過年啦。。



砍大山車大圈


◎事實上美國早就對伊朗動手了,只不過不是明面上的真槍真炮而已。繼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又正式重啟了對伊朗的制裁,並且還強硬表態要通過全面制裁讓伊朗“絕對的服從”。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又頻頻向伊朗拋出橄欖枝,宣稱可以無條件與伊朗進行談判,典型的“胡蘿蔔+大棒”方式。

伊朗的情況與伊拉克是完全不一樣的。美國打伊拉克容易,伊拉克境內全是平地,而且伊拉克的政權內部不團結。而伊朗國內基本上團結一致,而且伊朗境內山地居多,這場戰爭會曠日持久,如果開戰雙方會兩敗俱傷。特朗普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還沒有愚蠢到要與伊朗發動一場戰爭的地步。

其實不管經濟制裁、顛覆活動、石油禁用還是孤立封鎖,其目的都是為了避免戰爭。美國已經陷於戰爭多年,特朗普多次聲稱,“我們在中東扔了6萬億美元足以建設兩個美國,但是我們在幹什麼呢?整天在打仗。”從特朗普宣佈美國從敘利亞撤軍就足以看出,從根本上講美國也不想打。

美國並沒有強大到想打誰就打誰的程度,而伊朗在中東地區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對美國的制裁伊朗敢說“不行我就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近日伊朗海軍司令侯賽因·漢扎迪少將在接受Mehr新聞社採訪時表示,“伊朗海軍與俄羅斯海軍計劃於近期舉行戰術、搜救和反海盜聯合軍演。”他指出,近年來兩國海軍間的合作得到了加強,“伊俄聯合軍演將把兩國海軍之間的合作提高到新水平”。

近年來,伊朗與俄羅斯海軍的合作不斷加強,伊朗與裡海沿岸各國都建立了非常良好的關係。裡海現在是保障和平、穩定以及友誼的典範,裡海沿岸各國將阻止並明確反對任何跨地區國家的介入。面對這樣的強強聯合,相信美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