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和師父下社區

我和師父下社區

我是成都市公安局2019年新招錄民警李阿敏。自2019年9月到天府新區分局萬安派出所隨崗鍛鍊以來,就一直跟著我的師父——社區警務隊民警田昊,負責定安橋社區。定安橋社區下轄6個在建工地和7個流動人口多、外來人員頻繁的商業樓盤, 是萬安街道治安情況相對複雜的區域。

我和师父下社区
我和师父下社区

新春佳節,本是萬家團圓的時刻,但今年的春節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牽動了億萬國人的心。大年三十,在接到分局啟動一級勤務的指令後,我第一時間返回單位,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迅速進入戰鬥狀態,與師父田昊並肩奮戰在防疫第一線。

我和师父下社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無論是防疫卡點還是社區院落,都能看到我們忙碌奔走的身影。走兩萬多步,敲三百扇門,打兩百個電話,這是我和師父在抗“疫”期間的常態。寒風凜冽中,師父總能為轄區群眾送去陣陣暖意。他不辭勞苦地走訪宣傳,讓缺乏安全意識的爺爺奶奶戴上了口罩;他苦口婆心地耐心勸導,讓在小區私下打牌的長輩不再打堆聚集;他積極主動地協同動員,讓小區物業、社區黨員、平安志願者等“N”的力量不斷壯大。在他的動員下,定安橋社區還成立了一支“婆婆媽媽志願服務隊”,共有46名熱心志願者配合參與到入戶調查、防疫宣傳、小區秩序維護、業主群輿論引導等工作中。

我和师父下社区

連續多日緊張無休的工作,我感到身心都有些疲憊,但看到師父一如既往地帶領社區幹部、網格員、醫務工作者奔走於小區院落,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衝在一線時,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與大家共同努力,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488名“N”的力量參與下,我們保質保量完成了入戶走訪9996戶、排查人數25139人、商鋪321間,排查覆蓋率100%;發放宣傳資料2.6萬餘份,公共娛樂場所均暫停營業,實現了小區基礎要素全掌控。

我和师父下社区

1月26日,大年初二。又是一天的入戶調查,從早上九點出門,回到派出所已是夜幕降臨,師父連晚飯都來不及吃,便倒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睡著了,這是他連續值班備勤的第八天。面對防控疫情的大考,師父從沒有怨言,在紮實開展入戶調查的同時,還在參與派出所接處警、值班備勤、糾紛調解等工作。

我和师父下社区

1月30日,大年初六,晚上8時許,師父忙完一天的工作後,說要給女兒送奶粉。抗“疫”期間,考慮到自己每天都要入戶走訪,師父讓妻子帶著女兒回了孃家。快到家時,師父給妻子打了個電話,說把東西放在門口就不進屋了,可妻子還是跑出門和他見了一面。十餘天來的唯一一次會面,兩人相隔5米遠,沒有抱歉的擁抱,也看不到會心的微笑,只有隔著口罩一句含糊不清的“走了,快回去!”師父揮了揮手,便再次驅車回到了派出所……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師父已經太久沒有見到自己的女兒,想念時也只能抽空通過手機視頻,輕聲問一句:“么女,想爸爸了沒?”有一次父女兩個視頻時,我在旁邊打趣地說:“昊哥,你是不是都快哭了?一定特別想妹妹吧。”不知此時師父的心裡是不是五味雜陳,反正當我說出這句話時,我的聲音已經先哽咽起來。

我和师父下社区

師父說

轄區有大小,但忠誠沒有;警齡有長短,但使命沒有。既然選擇了人民警察這份職業,我就會好好地守護這份平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我守護的萬家燈火,就是為我指路的明燈。

我和师父下社区
我和师父下社区

“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負重前行”。在跟隨師父下社區的日子裡,我看到了人民警察的堅持,感受到了人民警察的榮光,也深深地體會到了基層民警的艱辛與不易,體會到了警察職業的責任與重擔。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入警誓言在耳邊不斷迴響,我將不忘初心,和我的師父一道,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繼續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讓群眾看到,只要有黨旗飄揚的地方,就有源源不斷的力量與希望,就有決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疫情就是命令

我們在春節的中國紅裡逆行

莫道沒有硝煙 我們共穿戰衣

這是對職業的擔當

也是對生命的敬意

你默默不語 沉穩不急

我眼神堅毅 奮進前行

為了轄區百姓的安康 我們願意

用雙腳丈量每一寸土地

用忠誠守護每一戶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