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复盘:丁丁突前成瓜帅致胜妙招,进攻折中与抉择失败齐祖自食苦果


复盘:丁丁突前成瓜帅致胜妙招,进攻折中与抉择失败齐祖自食苦果

1-2!齐达内的皇马在今天欧冠十六强淘汰赛首回合的比赛中,主场负于了瓜迪奥拉的曼城。而且,球队队长拉莫斯还在比赛中染红离场,无缘次回合的大战。

在伯纳乌球场,瓜迪奥拉做出了大胆的尝试:<strong>德布劳内突前。与过往在欧冠淘汰赛中数次变招失败相比,这次瓜迪奥拉的布局以及后续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战术效果。曼城在今晚成为欧冠历史上第三支在伯纳乌取胜的球队(此前是阿森纳与利物浦),实至名归。

【出场阵容】

皇马:13-库尔图瓦、2-卡瓦哈尔、4-拉莫斯、5-瓦拉内、23-F-门迪、14-卡塞米罗、10-莫德里奇(84'17-巴斯克斯)、15-巴尔韦德、22-伊斯科(84'18-约维奇)、25-维尼修斯(75'11-贝尔)、9-本泽马

替补:1-阿雷奥拉、3-米利唐、8-克罗斯、12-马塞洛

曼城:31-埃德森、2-沃克、14-拉波尔特(33'25-费尔南迪尼奥)、30-奥塔门迪、22-B-门迪、16-罗德里、8-京多安、26-马赫雷斯、20-贝尔纳多-席尔瓦(73'7-斯特林)、9-热苏斯、17-德布劳内

替补:1-布拉沃、10-阿圭罗、21-大卫-席尔瓦、27-坎塞洛、47-福登

【再祭新招,德布劳内突前,瓜帅完美规避兑子战术】

本赛季,曼城在英超的“Big6”内战中表现并不算好,最具代表性的比赛就是输给利物浦与曼联的对局。究其原因,德布劳内遭遇到对手的贴身“兑子”战术,无法发挥他在前场的创造力传球,是核心关键。


复盘:丁丁突前成瓜帅致胜妙招,进攻折中与抉择失败齐祖自食苦果

图1:利物浦与曼联,两种策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丁丁的限制

利物浦依靠自身的对抗、跑动能力,对德布劳内展开了较为激进的逼抢限制,这是他们保障防线安全并进行快速反击的关键;与利物浦相比,曼联的策略则是在放开边路,在弗雷德兑子贴防德布劳内的同时,在高位增加线路限制。

两种不同的策略,但是都取得了较好地战术效果。德布劳内,在曼城负于利物浦与曼联的比赛中,并没有完全展现出他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规避强强对话中的这个问题,考虑到皇马安排了卡塞米罗与巴尔韦德两名具备硬度的中场球员,以及拉莫斯出色的上抢能力。瓜迪奥拉的策略,是德布劳内顶上锋线。


复盘:丁丁突前成瓜帅致胜妙招,进攻折中与抉择失败齐祖自食苦果

图2:德布劳内支撑锋线纵深,双边拉开宽度冲击

虽然热苏斯首发登场,但是他较多的在边路活动还是让曼城实质上以无锋阵出战。德布劳内在中路,不断利用跑动寻求接球机会,一旦得球,他就能送出创造性的传递,去打击皇马的防线。

而且,居中的德布劳内,在球队的反击中作用依然明显:由于位置前提,在接球之后他具备更好地反击推进空间,去发挥他的带球优势。


复盘:丁丁突前成瓜帅致胜妙招,进攻折中与抉择失败齐祖自食苦果

图3:前锋位置上,德布劳内主导反击推进

皇马进攻组织失误之后,德布劳内得球立刻进行持球推进,然后,在队友跑动前插的同时,进行分球。最终,这种有效的推进频繁制造射门机会。

可以说,德布劳内的前锋化部署,是瓜迪奥拉的一次搭档尝试。但是,从比赛的实际进程来看,这种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效果:<strong>他全场比赛完成5次持球推进、4次成功过人、送出4次威胁传球均为全场第一。

【曼城疯狂提速冲击,皇马中场隐忧尽显,齐祖抉择失误】

在德布劳内位置前提的情况下,皇马本场比赛的逼抢线并不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效果:下半场比赛,皇马通过前场的逼抢制造了曼城的防线失误,由维尼休斯助攻伊斯科得分。

不过,皇马的这种前提战术,在下半场比赛的前10分钟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巴尔韦德与莫德里奇在6分钟之内接连拿到黄牌。


复盘:丁丁突前成瓜帅致胜妙招,进攻折中与抉择失败齐祖自食苦果

图4:为了限制曼城的守转攻,皇马中场压力与消耗剧增

从上图可以看到,皇马前场组织进攻失误之后,莫德里奇与巴尔韦德是进行围剿限制的人。面对京多安的过人,巴尔韦德必须要犯规,因为德布劳内已经在前场中路等待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皇马应该进行中场的人员调整,增加防守的兵力与覆盖体能,或是换下有黄牌在身已不能全身心提供侵略性限制的巴尔韦德与莫德里奇。但是,齐达内的选择是强化进攻宽度,隐患就此埋下。


复盘:丁丁突前成瓜帅致胜妙招,进攻折中与抉择失败齐祖自食苦果

图5:两次防守覆盖不足,德布劳内在空位制造机会

德布劳内两次前场空位接球,制造了曼城完成客场逆转的两个进球:一个是他在空位接球之后在禁区内冲击完成的传中;一个是他空位分球找到斯特林进行过人制造的点球。

而且,瓜迪奥拉的思路也很明确,斯特林登场之前热苏斯负责冲击左路,斯特林登场之后热苏斯移动到中路,然后让斯特林利用体能优势去冲击皇马的右侧防线。临场或者说早就准备好的后手冲击,十分有效。

【伊斯科与宽度,齐达内依然在摇摆,折中不是办法】

皇马进攻体系对于宽度的依赖巨大,这是他们制造机会的核心所在。此前客场大胜奥萨苏纳的比赛中,皇马在进攻宽度提升的情况下,伊斯科在中路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此番对阵曼城,伊斯科与维尼修斯的登场,齐达内算是对进攻体系进行了“折中”安排:左侧有提供速度的门迪在,右侧卡瓦哈尔也可以套边。只是,这个部署少了长传球精准的克罗斯,在由防守强侧打到弱侧的过程中,速率较慢,而且,缺乏右侧边路在肋部的配合接应,效果并不好。


复盘:丁丁突前成瓜帅致胜妙招,进攻折中与抉择失败齐祖自食苦果

图6:皇马无法像此前那样完成进攻宽度的利用

从上图可以看到,皇马后场转移左侧形成冲击,维尼休斯与门迪的冲击态势十分明显。在后续组织过程中,曼城在这一侧进行了严密的限制,但是皇马在回到高位时,不管是伊斯科还是巴尔韦德,都没有将球快速转移到右侧找到套边的卡瓦哈尔。此前,这个工作是克罗斯来完成的。

而且,在皮球回到高位找到中卫时,由于距离套边的卡瓦哈尔较远以及曼城可以迅速前提限制,皇马中卫不敢贸然长距离向右侧过渡。

本场比赛,皇马的右侧进攻比例只有31%,而且,在巴斯克斯登场前只有26%。


复盘:丁丁突前成瓜帅致胜妙招,进攻折中与抉择失败齐祖自食苦果

图6:换上贝尔,皇马开始寻求进攻宽度

在这种情况下,齐达内在中场的防守保护与进攻宽度之间的抉择上,最终选了后者:派遣贝尔登场。以及,在后续比赛中派上巴斯克斯去赌宽度,效果并不好。而且,卡瓦哈尔前提之后,他这一侧的空挡开始被对手利用。

【结语】

在阿森纳与利物浦之后,曼城成为第三支在欧冠赛场上贡献伯纳乌的球队,而前两次输球,皇马都是最终出局的一方。

从本场比赛的实际进程来看,瓜迪奥拉将德布劳内顶在锋线上的部署,十分有效。而且,后续比赛中换上斯特林去冲击皇马右侧防线的后招也很有针对性。齐达内本场比赛进攻端的折中选择并不成功,即便是伊斯科取得了进球。而在最关键的临场抉择中,齐达内最终赌输了,让球队陷入了极度的被动之中。

本文首发头条,谢绝转载,抄袭。欢迎点赞与关注,方便以后收看深度复盘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