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宿州市積極發揮組織優勢推動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一線擔當作為

小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卡,也是社會治理的基礎,築牢小區防線對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提升社區治理能力至關重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迅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各級領導幹部能打硬戰、敢打硬戰、善打硬戰的過硬作風,將幹部下沉小區、組織建在小區、力量匯聚小區,全面築牢全市小區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引導社區治理良性運行,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強大動力和基層治理顯著效能。

宿州市积极发挥组织优势推动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

01

關口前移、重心下沉,門崗亭變為防控一線“指揮部”

市委第一時間出臺《關於建立領導幹部包保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的通知》,向領導幹部吹響戰“疫”集結號,發動黨員幹部積極參與小區疫情防控,將指揮部挺在戰“疫”最前沿。一是堅持“就地就近”。明確在宿居住的廳級幹部擔任所在小區包保組組長,正處級幹部擔任副組長,副處級幹部擔任成員;無廳級幹部居住小區由正處級幹部擔任組長,同一小區有兩位及以上廳級幹部、正處級幹部,“分流”擔任就近小區包保組組長、副組長。市直18名廳級、310名處級和30名駐宿單位領導幹部包保城區11個街道、157個片區。二是實行“市縣同步”。做好主城區小區包保的同時,各縣區結合實際,充分整合縣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力量全部下沉到小區一線。埇橋區同步選派371名科級以上領導幹部配合市直包保組,做好主城區小區包保工作。泗縣將城區小區劃分成71個網格,25名縣四大班子領導負責包保,縣直單位科級黨員幹部擔任網格長。三是建立“臨時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疫情防控一線戰鬥堡壘作用,在全市各小區成立臨時黨支部643個,實現“應有盡有”。臨時黨支部設立黨小組,包保組長兼任黨支部書記,指揮部統一懸掛黨旗,包保幹部統一佩戴黨徽、亮明身份,2.1萬餘名黨員、幹部在黨組織的有力領導下,衝在前、作表率,戰鬥在小區疫情防控第一線。

張網劃格、設崗定責,包保組整合為網格作戰“小單元”。包保幹部派駐小區後,在社區的領導下嚴格履行“三防三查三加強”職責,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健全工作機制。按“網格化管理、小單元作戰”要求,以樓棟為單位,劃小網格,建立小區網格化小組,整合包保幹部、社區幹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黨員志願者等多方力量、統一調配,包保組成員擔任網格長,網格配備網格員,樓棟設立樓長,實現“小區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負其責”。靈璧縣設立小區網格1609個,全部由黨員、幹部擔任網格員。二是精準開展排查。網格小組採取上門查訪為主、電話比對為輔的方式,對所有樓棟開展精準排查,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對居民外出旅居、接觸史、身體情況全部詳細記錄、登記造冊,每天動態調整。建立網格微信群、樓棟微信群、黨員志願者微信群,動員居民每天通過微信主動上報身體情況,統一發布最新防控要求和動態,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及時收集彙總小區有關情況。三是壓實包保責任。制發《關於領導幹部包保市城區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的暫行規定》《關於嚴肅紀律壓實責任確保疫情防控包保工作真包實包的通知》,建立了包保幹部每日到崗、工作情況每日上報、發現問題每日反饋制度,進一步明確包保工作職責,壓實工作責任,嚴肅包保紀律,確保實到實包實效。

02

提級督導、實地考察,“主戰場”成為檢驗初心“練兵場”

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加強對包保幹部實地督導,並在一線考察識別幹部,推動幹部在疫情防控戰場上踐行初心使命、擔當作為。一是督查與服務“兩手抓”。市委組織部、市紀委監委組成聯合督查組,採取“四不兩直”、明察暗訪等方式,專項督查縣區疫情防控幹部包保工作。市委組織部專門抽調精幹力量,組成3個督查組,採取每日推送工作提示、實地督查等方式,對市城區小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每日一督查、每日一反饋,並同步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為包保幹部和小區配送口罩、酒精和醫用手套等物資,將組織關心傳遞到一線。二是激勵與約束“二合一”。以市委名義制發《關於做好在疫情防控鬥爭一線精準考察識別評價使用幹部工作的通知》,著重瞭解掌握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的現實表現,對不敢擔當、作風飄浮、落實不力,甚至弄虛作假、失職瀆職的,給予組織處理。在市電視臺、先鋒網、《拂曉報》同步開設“讓黨旗在防控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專欄,重點宣傳在防控鬥爭第一線表現突出的黨員、幹部。目前,全市累計宣傳黨員幹部先進典型51人次,並作為選拔任用、職級晉升、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

03

全員發動、多方發力,阻擊戰深化為基層治理“一體戰”

以社區“大黨委”為依託,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作用,動員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在職黨員、“兩新”組織、小區商戶、黨員群眾志願者等多方力量全員參戰,切實打贏這場人民戰爭。一是人人參與“護家園”。小區包保組統一指揮、集約調度,加強網格組資源配置,發動各類力量支援小區防控,積極協調口罩、醫用酒精、測溫儀等防疫物資,組織物業和群眾志願者開展小區消毒、24小時門崗值守、登記排查等工作,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抗疫的良好局面。碭山縣包保幹部幫助小區協調解決實際問題937個,捐助防疫物資7.4萬餘元。二是關愛幫扶“送到家”。發動在職黨員幹部到社區報到,參與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包保網格,黨員、幹部擔任網格員比例達80%以上。各小區普遍成立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先鋒隊等組織,對孤寡老人、生活不便等特殊群體,安排專人幫助代購代送生活物資和日常用藥,及時對隔離在家人員做好心理疏導、心理慰藉等思想工作,協助社區開展科普宣傳、排查登記、交通管控、物資調運、環境整治等工作。蕭縣成立23個心理健康服務小組,對武漢返鄉人員等重點人群,安排年紀相仿黨員上門“交友”,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並設置心理諮詢熱線電話,安排專業人員24小時值班,使“送到家”項目成為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金鑰匙”。三是基層治理“補短板”。在疫情防控阻擊一線主動查補基層治理中的短板、漏洞和薄弱項,通過“組織共建、事務共商、活動共通、黨員共管”,進一步優化街道、社區、包保組職能,形成職責明確、錯位有序、三級共治的治理格局。同步進行環境衛生整治、爭創“無疫”小區、建立完善應急管理、聯繫群眾等機制,帶動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市場服務、志願服務下沉到小區,不僅織密了疫情防護網,更有效推動了區域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宿組軒

宿州市积极发挥组织优势推动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
宿州市积极发挥组织优势推动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