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精準開方招工 當好復工復產“店小二”

精準開方招工 當好復工復產“店小二”

攸縣農民工返崗直通車發車。

株洲日報 文/馬文章 凌應良 顏小波 任納 供圖/市人社局

“抓緊時間全面摸清在家待業農民工數量。”“有序推動員工返崗復工,是當務之急。”“線上招聘服務還得進一步增強。”……2月19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再次專題研究企業復工復產和農民工返崗等工作。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自疫情爆發以來,全市上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市人社部門主動擔當作為,多措並舉打出解決好重點企業用工、助力務工人員返崗、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組合拳”,確保了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精准开方招工 当好复工复产“店小二”

2月23日,炎陵縣安排專車到桂東縣迎接 48 名勞動者到湖南國聲聲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業。

優化服務,從“撒胡椒”到“點對點”

疫情尚未結束,企業復工復產的“搶人大戰”已在我市打響。

2月23日,桂東縣就業服務市場門口分外熱鬧,兩臺貼有"熱烈歡迎桂東朋友來炎陵國聲就業""祝桂東縣返崗人員一路順風、工作順利"標語的大巴車旁圍滿了攜帶大包小包的人群,炎陵縣為企業復產安排專車到桂東縣迎接48名勞動者到湖南國聲聲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業,正式開啟了炎陵縣企業復產跨區域迎接員工上崗的序幕。

企業復工復產吹響集結號,但我市仍然存在企業復工復產壓力較大、農民工集中出行需求較低等現象。

“農民工群體心中對疫情有恐慌,不敢外出務工。”“機械、建築業等企業開工復工存在困難,導致部分原有員工在家等待。”“主要吸納農民工就業的餐飲、娛樂、零售等服務行業尚未全面復工,導致大量農民工在家待業。”

……

一系列癥結拋了出來,都是難題。但這些問題拖不得!必須盡力解決。

為用心用情留住“遊子心”,市人社部門遵循“省統籌、市組織、縣為主”的工作原則,成立企業復工復產服務工作暨農民工返崗復工服務工作專班,組建多個專項小組,組織縣市區開展農村勞動力資源供給清單、農民工集中出行需求清單、企業用工需求清單“三個清單行動”,充分動員駐村工作隊、農村勞務經紀人等人員力量,摸清底數;採取統一包車、分批輸送的方式,實行“點對點、一站式”直達包車模式,積極做好特殊時期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保姆式服務”,幫助他們安全有序返崗。

“我們已經和湘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協調好,為復產企業推出3種方案接送員工。”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返崗員工較為集中的企業,由各縣市區政府組織專車負責將員工從家門口接回廠門口,包車費用由政府全額承擔;同時,鼓勵園區和企業開通農民工“返崗直通車”,政府將給予適當補貼;此外,對於有外出務工意願的員工,設置好集散點,有序引導他們乘坐各類交通工具。

組織員工返崗復工,不能單靠人社部門“唱戲”。為此,全市衛健部門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對輸送返崗人員車輛提前進行嚴格的安全例檢及防疫消毒,為返崗人員講解疫情防控知識,併為他們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上車前,交通部門對每一位返崗人員進行實名信息登記,採取隔座乘車。為應對緊急情況,車後排也預留出了相應的隔離空間。

“年前就在手機上看到有招聘信息,但受疫情影響一直沒機會出門,現在大巴車直接把我們送到公司門口,太貼心了。我一定要好好幹。”2月24日清早,在淥口區朱亭鎮,一輛載有27名務工人員的大客車鳴笛出發,坐在車上的魏光明難掩內心的喜悅。

淥口區人社局結合“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會,積極組織各鄉鎮用工單位開展“三個清單”摸底調查,為有序推動員工返崗復工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請問您現在找到工作了嗎?您有意願到某某企業務工嗎?”2月25日,炎陵縣人社局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一如往常對全縣各鄉鎮勞務經紀人報上來的求職信息,一對一電話聯繫,耐心為求職者進行求職服務。

該縣發動120個村的勞務經紀人,成立工作專班,對全縣各村有就業意願的人員進行摸底、分類,對前期“春風行動”中769名有就業意向者進行全面回訪,對無明確就業意向的勞動者推薦適合崗位。同時,對因疫情不想上崗的勞動者進行心理疏導,鼓勵就近就業。

茶陵縣除了為縣內就業人員提供“點對點”包車接送、體檢一條龍服務外,還拿出“真金白銀”獎勵返崗員工和積極復產規模企業。截至2月22日,茶陵縣已有95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復工人數達5216人,復工率達72.5%。

當前,我市各縣市區共派出百餘個招工小分隊下沉到鎮、村,發動鎮、村幹部協助招聘工作,將信息送到勞動者家門口。同時,協助企業與當地建立勞務協作關係,組織勞動力與企業“一對一”在線面試,並將面試合格者統一輸送到企業。

一輛輛“復工直通車”開通的背後,是多部門通力合作和辛勤付出。目前,我市共開行“返崗直通車”152班次,接送農民工3167人。

精准开方招工 当好复工复产“店小二”

為返崗員工進行體溫檢測。

搭建平臺,確保重點企業用工無憂

2月21日下午3時許,一輛大巴穩穩地停在株洲麥格米特電氣有限責任公司門口,來自茶陵縣、醴陵市、淥口區等地的30名工人,如期回到公司復工。此次包車的費用由高新區政府“買單”。同時,車輛按載客量的50%控制人數,務工人員全程佩戴口罩,防疫人員全程跟車檢測。

“現有員工每天都是連軸轉,新增的生產線又急需新員工,招工的問題橫亙在前。”日前,株洲市兆源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佳,向市人社局求助幫忙招工。

接到電話,市人社局人資中心工作人員一邊利用微信、網站等平臺,及時滾動推送招聘信息,一邊發動淥口區鄉鎮農村勞務經紀人,鼓勵老鄉去企業應聘。短短几天,近200名求職者通過了電話面試,順利上崗。

“福利待遇跟廣東那邊差不多,還可以就近照顧家人,我就選擇在這裡上班。”2月23日,在攸縣高新區湖南益力盛電子科技公司,工人王春蘭在熟練地組裝著電子控制線路。

當前,攸縣22家園區企業緊缺電工、普工等32個工種,需要務工人員400餘人。攸縣人社局依託“互聯網+”平臺,及時更新推送企業用工需求,進一步提高崗位推介效率,做好企業和求職者的“牽線人”。截至目前,共有13家園區企業加入了線上招聘會,有500餘人達成就業意願。

疫情爆發以來,全市暫停了所有現場招聘會。市人社局提前謀劃,將市本級17類、450家企業、3.4萬個崗位進行梳理彙總,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平臺,每天定時通過株洲人社微信公眾號、株洲人才網等平臺聯動發佈。

“打開株洲人社微信號,千餘個優質崗位不間斷推送過來,方便得很。”近日,餘峰通過線上招聘平臺,與石峰區一家電子製造企業達成了初步就業協議。

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公共就業平臺集中在線發佈招聘信息65期,株洲人社官網、株洲人才網和“株洲人社”微信公眾號招聘專題在線瀏覽量超過27.23萬人次,幫助企業招聘員工8697人,切實做到了“網絡招聘不停歇,就業服務不打烊”。

精准开方招工 当好复工复产“店小二”

市人社局工作人員深入社區摸排就業情況。

政策扶持,暖企惠民放大招

農民工群體對疫情有恐慌,不敢外出務工,歸根結底擔心的是安全問題,這既有對身體上的安全擔憂,也有心理上對權益保護的安全擔憂。

為此,我市人社部門推行“五個一”舉措(組建一個工作專班、開闢一塊復工信息區、推送一封溫馨提示、發放一份防疫手冊、做好一次暖心服務),幫助農民工快速、順利、安全返崗。

加速開發株洲市就業創業地圖。把最新最全的扶持政策、招聘信息等與電子地圖有機結合起來,讓廣大求職者和創業者享受指尖上的就業服務。各職業培訓機構正積極開發線上培訓課程,全市百位創業導師推出“創業講習所”專項服務,讓勞動者宅在家中,也能隨時隨地提升“內功”。

同時,我市還梳理了一系列強有力扶持政策,通過電話短信推送等“不見面”方式,主動對接符合條件的企業,為它們復產復工“撐腰”。

根據上級部門要求,對符合相關條件,且2019年未裁員或者裁員率不高於2019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的企業給予穩崗返還,預計全市可返還1.4億元。目前企業申報正在進行中。

對春節期間復工的,涉及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按企業規模給予最高20萬元的一次性招工穩崗補助。

對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招用員工(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小微企業,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時予以優先支持。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返鄉農民工創辦個體和企業,可按規定給予最高不超過2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

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政策。其中,全市中小微企業,2月至6月,免徵上述費用;大型企業,2月到4月,上述費用減半徵收。預計全市共減免7億元。

據悉,上述配套政策和細則將會盡快制定並落地。

精准开方招工 当好复工复产“店小二”

炎陵縣人社部門為求職者提供一對一服務。

精准开方招工 当好复工复产“店小二”

麥格米特員工乘坐免費專車回來上班。

【記者手記】 安全有序返崗要“大題細做”

馬文章

沒有員工返崗復工,企業復產就無從談起。

連日來,一輛輛“返崗直通車”鳴笛出發,將來自四面八方的務工人員接回企業、園區,為企業用工注入強勁動力。

疫情影響下,解好員工安全有序返崗這道難題,需要多方發力,從細處著眼,在小細節上下大功夫。

返崗,安全為要。作為勞務輸出地,要對即將返崗的員工深入開展防疫宣傳,認真排查健康狀況,建立臺賬,堅決防止已感染或尚在觀察期的農民工外出。作為勞動力輸入地,要做好復工復產防疫設施配備、隱患排查、人員管理等工作,解決好員工健康證明認定問題,確保“產能快恢復、疫情不反覆”。

確保有序,貴在精準。各地要以“省統籌、市組織、縣為主”為原則,因地制宜,採取專車包接送辦法,讓務工人員不要堵在“千里返崗路”上。同時,要精準掌握“農民工出行清單”,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廣泛發動幫扶工作隊、農村勞務經紀人等人員力量,對農民工健康狀況、勞動技能、意願流向以及企業用工需求、所需工種等實施精準對接,實行流入地、流出地健康證明檢測互認機制,解決他們返崗的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