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當前,全省春季茶園管理及春茶生產即將全面展開,為確保茶葉生產和疫情防控兩不誤,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加工後的茶葉

一、加強疫情防控工作

各茶葉企業及基地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增強防護意識,做好個人防護和工作人員管理,按照當地政府的有關要求做好復工復產相關工作。在開工前,要提前配備好有關防控器具,包括口罩、體溫計、測溫槍、消毒液等,並按照生產操作規範對廠區、基地進行衛生清理及消毒,注意消毒物品要與茶葉車間、機械、倉庫等進行隔離,防止串味、汙染茶葉;開工後,要加強對員工的宣傳教育和安全管理,督促員工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並對員工進行體溫監測和健康追蹤,保持安全工作間距。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

二、及時做好茶園管理

1.撤除越冬防護物料。採取打風障、培土、蓬面蓋草遮膜等簡單防護措施的茶園,應適時撤除防護物料;採取拱棚(大、中、小)越冬的茶園,在晴好天氣,棚內溫度普遍達到30℃時,應在拱棚兩側或頂部位置及時掀膜通風,降低棚內溫度,並根據生產需要和天氣情況依次撤掉防護膜。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茶蓬覆蓋

2.水肥管理。根據茶園墒情,在3月上中旬,茶園適時澆足返青水和追施催芽肥。施肥時,在樹冠外沿開溝,溝深20釐米以上,畝施純氮10千克以上;設施茶園可結合施肥灌水措施進行除草和鬆土保墒;在春茶結束後及時追肥,畝施純氮15千克以上。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山東省茶葉首席專家與省果茶站業務領導在威海

3.茶樹修剪。在“春分”前後,對茶園進行一次輕修剪,掌握宜輕不宜重的原則,深度3~5釐米,剪除凍害枝梢和病枯枝葉。修剪工作完成後,徹底清除園內的枯枝、落葉、落花,以消滅病蟲源。如凍害不重且用工緊張,可在春茶結束後修剪,夏茶適當少採,留養枝條。春茶第一輪因疫情無法組織人員採摘、加工的,根據情況可採用輕修剪或者摘心控制茶樹新梢旺長。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機械修剪後的茶園

4.新建茶園。要加強植樹造林及茶園周邊生態建設,改善茶樹生長環境。有條件的地區,可採用無性系良種茶苗,並搭配越冬防護、水肥一體化等設施。採用南方無性系裸根茶苗的,大行距1.5~1.8米,小行距30釐米,株距30~40釐米,每叢(穴)2~3株,栽植深度以超過茶苗“泥門”3~5釐米為宜;採用本地自繁無性系穴盤苗或營養缽茶苗的,建議採用雙行單株栽培,大行距1.2 ~1.5米,小行距30 釐米,株距20 釐米;栽植後,注意及時定型修剪、澆水、遮蔭及保墒。

如出現用工緊張,茶苗栽植可推遲到4月上旬至5月上旬期間栽植,但栽植後必須遮蔭,並配套完善水肥一體化設施。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新建茶園

5.病蟲害防控。①在茶芽萌發前一週,利用黃板、誘蟲燈等做好重點害蟲田間發生的時期和數量調查,及時做好防控準備。②儘量避免在茶園中使用化學農藥,以充分發揮天敵對害蟲種群的控制作用,最大程度減少農藥殘留。③苗木移栽和引種栽培時,確保苗木無病蟲;通過適時採摘或分批勤採和修剪,帶走葉蟬、黑刺粉蝨和綠盲蝽等害蟲產在茶芽和幼嫩枝條上的卵。④害蟲數量達到防治指標的茶園,在害蟲卵孵化盛期,可適當選用印楝素液劑、苦參•藜蘆鹼水劑、魚藤酮乳油等植物源和礦物源藥劑進行防治;在葉蟬、黑刺粉蝨和綠盲蝽等害蟲數量比較大時,可採用黃板和信息素等誘集害蟲若蟲和成蟲,以降低田間蟲口密度,同時可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藥劑防治,但注意施藥後要嚴格按照安全間隔期採摘。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技術交流與研討

6.注意乾旱、倒春寒問題。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積極防範春季乾旱和倒春寒等自然災害。一旦出現倒春寒等災害,科研、技術推廣單位要及時深入生產第一線,指導做好防護和救災工作。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中國北方茶園——山東(拍攝地點:威海)


三、切實抓好春茶加工

1.嚴格實行清潔化加工。在春茶加工前,對所有加工設備、設施及廠房進行全面清潔和消毒處理;對加工人員進行健康檢查,並嚴格執行如下衛生操作規範:進入廠區後一直佩戴口罩,進入加工車間前更換工作服、工作鞋,並戴帽、洗手。每批茶葉加工完畢,及時對所有加工設備、設施和場所進行清潔,並將廢棄物及時清除。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茶葉採摘

2.嚴把鮮葉原料關。鮮葉分品種採摘和貯運,感官指標達到“嫩、勻、鮮、淨”的要求,安全質量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完善鮮葉攤晾設備,茶葉加工企業宜按每平方米攤放1~2千克鮮葉的參數標準足額配備攤晾設備,鮮葉進廠後應及時“透氣、薄層”攤晾,嚴禁直接將鮮葉攤放在地面上。大棚茶原料攤晾一定要充分,當含水量降至約70%時為適度。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茶飲

3.全面提升綠茶品質。進一步優化工藝技術,加工捲曲形綠茶時,可根據生產需要進行兩次揉捻:鮮葉→殺青→第1次揉捻(8~15分鐘至茶葉成條)→初幹(至含水量約40%,茶條柔軟、緊握不成團)→第2次揉捻(12~15分鐘)→足幹→提香;初幹設備用熱風滾筒炒幹機替代瓶式炒幹機,可以改善茶葉色澤品質,降低勞動強度。做到適溫乾燥,避免產生高火、老火甚至焦味,影響茶葉香氣品質。加工扁形綠茶時,建議選擇勻度和嫩度好的原料(無性系品種,單芽或1芽1葉),殺青時要確保“殺勻殺透”,避免紅梗紅葉發生;同時忌過早加壓,導致色澤灰暗。嚴格控制成品茶含水量≤5%。進一步優化綠茶花色品種,可適當提高直條形綠茶的加工比例,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山東省果茶技術推廣站 山東省茶葉創新團隊

2020年2月26日


2020年山東省春茶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專家聯席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