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

與露天栽培相比,大棚栽培桃樹能早上市,獲得的經濟效益更高,可以極大地滿足果品淡季市場供應需求,使桃樹種植戶增收途徑得到進一步拓寬。然而,在對桃樹進行大棚栽種的過程中,對栽培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措施不當,出現不合理情況,就會對果實品質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影響最終生產效益。而果實風味淡、品質低一直是制約設施桃發展的因素,目前關於設施桃品質的研究時間尚短,深度不夠。為此就需要對大棚桃樹栽培技術進行綜合探討,便於準確把握和應用,在提高桃樹栽培質量的基礎上,桃樹樹體小、結果早等,因此比較適合採用大棚設施進行栽培,同時配備相應選種、光照、水分、施肥和修剪等管理措施,可以提早上市以及提高桃的產量和果實品質,進而達到提高種植經濟效益的目的。

基於此,本文對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

1 選擇良種

採用大棚設施對桃樹進行種植,需要選擇樹勢中庸、花粉多、自花結實率高、耐溼、耐弱光以及果實品質較好、早熟、耐貯運、市場需求量大的適於鮮食的品種,無論是授粉坐果率,還是果實品質等,綜合性狀較好。具體選種要求如下:①桃樹果實發育期不能超過80d,②需冷量為7.0℃下的低溫500-800h,③可選擇的油桃栽培良種有未來1號、中農金輝、黃金蜜1號等,可選擇的毛桃栽培良種有春麗、春雪、魯蜜1號等。

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

2 溫度、溼度和光照控制

大棚桃樹栽培進入幼果期時,這一階段對溫度十分敏感,需要對大棚溫度進行良好控制,一般白天溫度需要控制在20-25℃,夜晚溫度需要控制在5-10℃,同時對空氣溼度也要進行有效控制,使其保持在50%-60%。桃樹栽培進入硬核期時,溫度最低不低於10℃,最高不高於30℃,一旦棚內溫度超過30℃,就需要及時打開風孔進行降溫。此外,為了達到豐產提質的效果,就需要積極採取增光措施,通過增加棚內光照強度的方式,以滿足桃樹生長對光照的需求。這裡除了可以選擇透光率比較好的塑料薄膜外,還能採取掛反光幕、延長光照時間等措施來實現。

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

3 肥水管理

當桃樹栽培進入果實生長期和硬核期以後,桃樹果實會不斷增大,通過追施鉀肥、氮肥和磷肥可以起到增產和提高果實品質的作用。除了需要在桃樹葉面施加0.5%磷酸二氫鉀之外,還需要對每株桃樹施加草木灰1.0-4.0kg和磷酸鉀0.5-1.5kg。同時,採用大棚設施進行桃樹栽培需要供應較多水分,一旦土壤持水量低於15%,桃樹枝葉就會呈現萎靡不振的情況,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桃樹幹枯和死亡。因此,需要根據桃樹生長情況及時進行補水灌溉,通常桃樹整個生長期至少需要灌水5次,包含萌芽水、新梢生長水、果實增大水、果實採前和採後水。在灌水方式上,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溝灌、樹盤漫灌、滴灌等方式進行靈活選擇和運用,目前選擇滴灌和痕量灌溉方式較為適宜。此外,在桃樹大棚覆膜栽培期間不會考慮排水,待揭膜以後,一旦出現降雨量較大情況,需要及時開展排水工作。

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

4 疏花疏果管理

做好疏花疏果工作可以使桃樹果實大小和品質得到提高,合理負載量對桃樹樹體健壯生長更加有利,桃樹的抗寒和抗病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其中對桃樹開展疏花管理工作需要在花蕾開始露紅或者開花前四五天進行,可以通過人工疏除發育較差的花蕾,留下位置好且發育一致的,並且針對長果枝只需留中部花蕾、短果枝則留前部花蕾。如果在主枝條和側枝條附近發現花蕾,需要對其進行去除,以保證桃樹可以正常生長。開展疏果管理工作,通常會在桃樹落花後15~20 d進行,果實有蠶豆大小的時候,需要摘除掉髮育不良和果實較密的桃果。該環節疏果量相對較大,佔整體果數的 60%左右。第 2次疏果又被稱為定果,這一工作在落花後第五六週進行。最後在桃樹開花前後10~15 d需要噴灑人工合成的生長調節劑,不僅可以增大桃樹果實,還能提高桃樹坐果率,如促進桃花芽分化可使用生長抑制劑,提高花期坐果率可用赤黴素等,幼果期施用吡效隆等增大果個。

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

5 修剪套袋

為了提高桃樹坐果率,需要對樹形、結果枝、葉面比例等進行修剪調整,促進果樹健康生長。通常,當果枝副稍長至五六片葉時,需要採取摘心控長措施,同時抹去側芽。針對其他生長比較好的新梢,可以在長到10片葉的時候再進行摘心。同時在採果前四五週使用繩子將出現下垂的負載量大的果枝進行吊起,以達到改善光照條件和促進果實著色的作用。針對附著在果實上的葉片也要及時修剪,避免出現花斑影響果實外觀和質量。此外,在桃樹生理落果期結束以後,需要對幼果開展套袋工作,套袋前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在套袋綁紮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要對果柄造成傷害,並在果實成熟前一兩週摘除果袋使果面上色,同時果實糖分和維生素含量也會得到提高。

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

6 病蟲害防治

對桃樹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可以將生態防治、農藝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有效結合起來,如利用殺蟲燈、黃粘蟲板、投放天敵、誘劑誘殺等,可以對一些常見或針對性蟲害進行防治。利用化學手段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應儘可能使用植物源和生物農藥,科學控量使用,不僅可以提高蟲害防治效果,還能避免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此外,通過做好扣棚前後修剪和清掃枯枝落葉工作,並在桃花露紅後噴灑吡蟲啉、碧護等混合藥液,在幼果期噴灑啶蟲脒、苯醚甲環唑等藥劑,可以對瘡痂、蚜蟲、穿孔等病蟲害進行防治。針對性地對栽培區域易出現的病蟲害進行監測預報,綜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可避免大規模發生病蟲害而造成經濟損失。

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

7 重視採後處理

桃果實採摘完成後,要重視對果品的採後處理工作,可以起到提高桃果品價值的作用。桃樹種植戶可以根據果實品質的不同,採用品質分級方式對果實進行包裝、分級銷售。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拓寬桃果產品銷售渠道,減少分銷環節,既能提高銷售價格,又能縮短果品出園到消費者的時間,做到提質增效。此外,可以通過構建和完善產品生產、運輸、銷售和市場服務體系,實現產品產—供—銷一體化,不僅可以滿足市場產品需求量,培養消費群體和掌握市場動態,還能獲得消費者信任,使產品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

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

8 結語

隨著水果種植業的不斷髮展,桃樹種植戶越來越多。為了使果實品質和果品收益得到進一步提高,桃樹種植戶積極引進了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栽培技術。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易受到知識水平、操作不熟練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最終果樹栽培效果不夠理想。這就需要桃樹種植戶立足實際,通過做好選擇良種、溫溼度和光照控制、肥水管理、疏花疏果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達到增產增效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