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在眾多的“水景房”中

馬鞍山有一個“老小區”

被稱為馬鞍山最早的“水榭名宅”

還是大家公認的“富人區”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珍珠園社區!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珍珠園小區建於1996年,位於花山區,被湖東中路、雨山西路、湖西中路和華飛路環抱,北側“接壤”花雨廣場和南湖公園,南側有市政公園,西側又靠近雨山,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前世”


作為上個世紀90年代馬鞍山最好的小區,珍珠園不僅綠化率高,還有配套的學校、商業,周邊交通也是非常便捷。這一切使得珍珠園小區成為了當時城市精英的置業首選,尤其是珍珠園六村專門隔出了一片獨棟別墅區,據說能住進去的來頭都不小!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今生”


20年過去了,馬鞍山優質樓盤越來越多,房子越建越高,城市南擴東進的步伐不斷加快。珍珠園小區不再是人們心中“最好的小區”,但是曾經人們都認為這裡也是馬鞍山的“富人區”


馬鞍山90年代的“富人區”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城市景觀河碧溪河從小區穿過,小區內的很多景觀也依河而建,讓這裡成了一處完美的水景房。優良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小區環境,自然成為90年代馬鞍山有錢人的擇居之處。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現在的珍珠園小區雖然年代已經有些久遠了,但是小區裡的綠化依然還是很不錯的,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住在小區裡也是很安逸的。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小區裡每棟樓的一樓都有個小院子,被主人種植上花草,悉心照料著,雖然不能說是曲徑通幽、庭院深深,但依然是形成了一隅特別美好的小天地。偶有堆砌了雜物的小院,但掛在外牆上的一輛破舊自行車同樣充滿著藝術感。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珍珠園:曾經的水榭名宅


碧溪河經過整治後,曾經的黑髒臭水質也已經得到了改善,真正成了一條城市景觀河

,這裡也成了珍珠園社區居民們休憩散步的主要場所。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河邊的空地上總能看到打牌下棋的人們,偶爾還會看到釣魚的人佇立在河邊。河的源頭還有一個珍珠園的“專屬遊園”,雖然現在這個遊園正在整修,但來散步、遛狗的居民還是絡繹不絕。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這裡彷彿自成體系,外面的生活節奏再快,這裡還是一如既往的慢節奏。不論是樓下的自家小院子還是河邊的步道,小區環境都會讓人們更想去在這裡享受生活,“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裡就如同一片“桃花源”。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配套一流的小區 房價依然可觀


轄區內有市供電公司、市地稅、市廣播電視局、市檢驗檢疫局、市檢察院、市物價局、市建委、市國稅、珍珠園小學等二十多家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到了,馬鞍山最早的“富人區”


有位即將新婚的朋友就買了珍珠園的二手房,對於配套和學區是他最看重的。它的二手房房價也在6000-6500左右。即使是老小區,但它在很多人心裡依然有著沉甸甸的分量。


隨著馬鞍山的發展,這片富人區頭頂的光環難免暗淡,卻依然保持著當年的一絲“傲嬌”,這裡的人不豔羨外面的高樓瓊宇,生活久了就習慣了這片安逸和閒適。


然而最早富人區才有的光景,現在也只存在老輩們的記憶裡了……


你對這個小區有哪些記憶?

一起在評論區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