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村民貼心人 抗疫急先鋒--休寧縣龍田鄉桃林村村委會主任張思海

“等下啊,我這裡忙好就趕過去”......“我來解決,放心我一定安排到位。”他總是電話不停,事情不斷。這段時間,村民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來去匆匆的身影,前一刻出現在防控卡點上,下一刻也許他就出現在返鄉人員家中。鄉衛生院醫護人員下村隨訪他引路在先,鄉幹部下村防控他相助在旁,一旦遇到緊急突發疫情他毫不猶豫挺身在前。他,就是休寧縣人大代表、休寧縣龍田鄉桃林村村委會主任張思海。

2020年的春節,張思海比往年任何一個春節都要忙碌和緊張。桃林村緊鄰京臺高速桃林、地處205國道皖浙交界入口,地理位置特殊,抗“疫”任務異常繁重,和時間賽跑贏得疫情防控主動權,是張思海每天早出晚歸的動力源泉。

保障村民健康的“交通員”

“感謝思海主任啊!不然我真不知道怎麼辦了,真是太感謝了!”被送到市人民醫院做透析的村民陳某心存感謝。正值疫情防控關鍵階段,村裡實行了封閉式管理,村民遇到一些急病到醫院就診就很不方便,張思海每次得知村民有急診又無法在當地救治時,總是第一時間向鄉黨委、政府報告,在履行相關手續後自己義務開車送村民去醫院。有人勸說張思海:“你這麼跑多耽誤自己的事啊。”他對此解釋說,“沒事,鄉里鄉親的就是幫個忙,特殊時期出點力應該的”。截止目前,張思海已經義務送12名病患去市醫院接受治療,他從來沒有問村民要過油費,也不計較自己時間被佔用。因高速下口封閉,去一趟市醫院得翻越茶籽嶺山路,往返一次就得半天時間。

除了護送病患去醫院,他還志願擔負起了村民生活用品代購任務。“我在市區辦事,有沒有需要代購生活物品的?”每當他外出辦事時,總會在村微信聯繫群裡問上一句,至今已為30多戶群眾代購過米、面、油等生活物品。張思海的妻子嗔怪道:你每次都想著幫誰誰誰買東西,就忘記先想想自己家裡還缺什麼。

村裡防疫宣傳的“大喇叭”

每天,桃林村的村民都能聽到大喇叭播放的宣傳錄音,“各位村民,現在疫情很嚴重,請你們不要聚集、不要走親戚......”。這是張思海同志自己錄的防疫廣播,他說,我們村幹部的聲音村民聽了親切,容易聽得進去。作為新時代的村幹部,張思海同志在利用廣播、宣傳標語、公示欄等傳統方式進行防疫宣傳的同時,還做起了新媒體等線上宣傳。微信、抖音成了他宣傳的第二陣地,疫情以來,他累計發放微信提醒1500餘條、抖音宣傳視頻20餘個。他說,對村裡老人傳統宣傳效果好,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網絡宣傳方式。村裡一年輕黨員感慨道,“出門能聽到他的宣傳廣播,打開手機能看到他的宣傳信息,抖音裡還能找到他的宣傳視頻,真是村裡無處不在的‘大喇叭’”。

哪裡需要哪裡搬的“萬能磚”

說起張思海,鄉幹部無不為其點贊。防疫工作有需要他的時候,“交給我,你放心!”他永遠都是乾脆利落的給你一句話。

他是路口熱心值守的“衛士”。大年初一,在接到需要在高速路口設置體溫檢測卡點通知時,他立即同村黨總支書記商量,從村民家借來了帳篷,接好了電線、搬來了桌椅,為卡點值守人員安好了“家”,並自己按照要求做好車輛勸返、人員信息登記、體溫監測等工作。在桃林村水口林勸返卡點需要車輛來封路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己車停了過去。“我來搞定”“我來解決”,是他這些天協助鄉里做好卡點防疫工作說過最多的話。

他是村內認真負責的“網格員”。為做好桃林村外出返回人員全年摸排工作,他同鄉幹部一起入戶走訪,充分發揮自己對民情熟悉的優勢,幫助鄉幹部掌握返鄉人員準確的信息,桃林村共計摸排出返鄉人員700餘人。作為“網格員”主動認領包保段裡、元棚兩個自然組71戶256人。

他是危險困難衝鋒在前的“排頭兵”。對於隔離的發熱病人,很多人都避之不及,但是張思海自願多次擔當“引路人”陪同醫護人員上戶隨訪,並做好村民的情緒安撫工作。張四海說:“發熱隔離村民,我們村幹部更應該給予關心,我們在場,能更好促進他們配合醫護人員檢測”。從湖南返鄉的張某,需居家隔離14天,張思海及時組織村裡志願者服務隊,在其屋外搭建臨時帳篷,實行24小時值守,併為其提供生活上的幫助。

“多任在肩”的張思海經常忙了工作“丟”了家。“都封閉式管理了,他還這麼忙,就在家門口,吃頓安心飯都難。”張思海家人抱怨到。但是張思海本人並不在意這些,他說特殊時候,自己作為人民代表、村幹部就應該挺在前面。在聽到鄉政府捐款號召後,他帶頭捐款1200元,並動員村裡黨員群眾都行動起來,目前桃林村已經捐款23000餘元。在接過休寧縣紅十字會頒發的榮譽證書時,他說:“奉獻愛心是應該的,雖然我只是入黨積極分子,但是我會以黨員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上我還要再努把力,為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再多做一些事情,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志願”。

村民贴心人 抗疫急先锋--休宁县龙田乡桃林村村委会主任张思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