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白天上班,晚上陪娃“熬夜”,復工媽媽好難


白天上班,晚上陪娃“熬夜”,復工媽媽好難

2020年2月25日•週二

大家好,

我是父母世界Parents編輯李闖。

前一陣連續數十日的宅家,很多人生活越來越“隨性”,沒有硬性時間安排,生活規律被打亂:就餐不定時、睡眠黑白顛倒,孩子也跟著有時熬到2-3點鐘都不肯入睡;白天又賴床不起,或者經常犯困。

現在大家已陸續復工,因為通勤需要,寶爸寶媽大多已迴歸了規律作息。然鵝~當你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打算回家安心享受幽夜好夢時,進門看到一個精神百倍、兩眼放光的孩子,心情有木有很崩潰?

問了一下有娃的同事,這個現象非常普遍:

“我家這’冤家’是玩瘋了,不過也不能全怪他,前一陣疫情期宅家,全家人都慢慢放飛自我了,飯不定點兒睡不定時,餓了就吃困了才睡,晚上動輒鬧到兩三點,白天快到中午才起床,我檢討!”

——小熊爸爸

“我們米粒兒一直是’睡眠抵抗分子’,為了能晚睡會兒可以找出一堆五花八門匪夷所思的理由,每天都要經歷一場鬥智鬥勇哄睡戰役的老母親表示身心俱疲。”

——米粒兒媽

“樂樂倒還算配合,到了睡覺時間一般不做什麼無謂掙扎就會乖乖上床,但躺下後很久也沒一點兒睡意,那無聊又無辜的小眼神呀,讓我想到失眠時的自己……”

——大樂媽

為了幫這些“小夜貓子”迴歸高質量的規律睡眠,我們請來了北京和睦家朝外診所的王燦醫生,為寶爸寶媽支支招兒。

白天上班,晚上陪娃“熬夜”,復工媽媽好難

小惡魔電沒放完,藉口不斷,花樣百出

有一些孩子就像電沒放完的“小惡魔”,打心底裡不想睡覺,為了晚上能多玩一會兒,找各種藉口和戰術來逃避上床睡覺。比如以下是最常見的3種,父母要見招拆招,明智應對。

One

藉口:“

我還有一個任務,必須完成後才能睡!”

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了逃避就寢時間的藝術,他們百分之百地相信當上床睡覺的時候,樂趣就結束了,所以一聽睡覺,總會莫名多出未完成的“任務”。

如何應對:

對付這類淘氣包,舒緩而堅定的作息規律是正解,強化規則感,讓他清楚沒有任何延遲的餘地。

1.可以從睡前一小時不要看電視開始。電視和電子設備發出的光線會抑制人體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一種幫助入睡的激素。

2.避免做一些可能會讓孩子興奮或者影響睡眠的活動,比如枕頭大戰或者大吃零食。

3.找到一種適合孩子的有效入睡方式。比如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來畫畫或讀書,抑或引導他們進行一個簡短的冥想,讓他們從頭到腳放鬆身體的每個部位。這有助於他們冷靜下來,併發出該睡覺的信號。

Two

藉口:"媽媽,快過來,我好渴!"

即使孩子上床躺下,並和你說過“晚安”,一旦你離開他就會持續呼喚、需求不斷,要麼自己從房間裡跑出來,要麼對你頻繁呼喚——“媽媽,我需要一張紙巾”,“媽媽,我要喝水”……這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如何應對:

應對這招,建議通過設定明確的期望、預測他的常見要求,來提前給予“警告”。

1.你可以先跟他明確,“躺下後如果有事可以叫我,但只可以一次,之後我就不會再來了,因為你需要好好睡覺來保證健康成長。

2.或者跟他玩“優惠券”遊戲,給他一張優惠券,說明遊戲規則是“每張券僅限使用一次”,形成用完後就必須睡覺的意識。

Three

藉口:“救命啊!房間裡有怪獸!”

當孩子獨自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時,他的想象力可以自由馳騁、召喚怪物或強盜,恐懼感確實會隨之而來。

如何應對:

《 Smart Parenting for Smart Kids》一書的合著者、家長顧問艾琳·肯尼迪-摩爾博士給出的建議很有效。

1.用積極的方式引導孩子

讓他回憶一段快樂的記憶,比如上一次生日,然後想想下次生日他想做什麼;或者做一些緩慢的深呼吸。關鍵是要幫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同的方向上。

2.利用白天將恐懼消解

你也可以試著在白天和他談談他晚上的恐懼,向他證明,事物的存在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在腦海中想到了它們。例如,讓他把雙手放在一起,閉上眼睛,想象他的大拇指正在變綠,然後睜開眼睛看手指——“看,手指是正常的!無論你想象出來的事情有多可怕,它都不會成真。”

3.過渡式建立獨自入睡習慣

一些焦慮的孩子可能需要循序漸進地幫他們建立信心,這樣他們才能自己入睡。如果你一直是陪著孩子直到他睡著,可以過渡式地做出一些改變培養他獨自入睡。試著減少你在房間裡陪他的時間,或者把孩子的房間門開著,你向他保證每隔一段時間去看看他,然後逐漸延長每次查看的間隔時間。最終,他會明白他真的不需要你的幫助。

別隻怪孩子,規律作息,全家動起來才有效!

白天上班,晚上陪娃“熬夜”,復工媽媽好難

連續二十餘日宅家,很多人生活越來越“隨性”,沒有硬性時間安排,就餐不定時、睡眠黑白顛倒,這也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作息。解決這類寶寶的睡眠問題,重建作息規律是根本,當然父母也要以身作則、規律生活。

1.吃飯、活動、洗漱、睡眠的時間要相對固定,一般以晚9點左右睡覺為宜。

2.強化床的功能定位,不要把床當作學習和娛樂的場所,讓孩子形成躺到床上就意味著該睡覺了的意識。

3.有午睡習慣的孩子白天不要睡得過晚或時間過長,離晚上入睡時間應保持4小時以上。

4.睡前一小時應儘量保持孩子處於安靜的狀態,可進行一些規律性的睡前活動,如講講情節輕鬆溫馨的故事,或聽一些單調的聲音和慢節拍的聲音,如雨水聲、催眠曲等。

5.睡眠環境要舒適,衣著、蓋被也不宜過薄、過厚或過緊,臥室內相對要安靜,避免突然的大聲干擾;臥室內光線要較暗,可以開一個小夜燈。

6.應避免孩子飢餓狀態下入睡,但晚飯也不要讓孩子吃撐,以免腹部不適影響睡眠。

7.上床或夜間不宜過多飲水,以免因排尿擾亂孩子正常睡眠。

【專家叮囑】

除了生活習慣因素以外,睡眠不安的孩子還要警惕是否是由於疾病而造成睡眠問題。比如過敏、消化不良、溼疹、食物過敏、寄生蟲、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

目前,各地通過網絡教學方式陸續開學,家長應幫助孩子調整睡眠、作息規律,更好迎接新學期。

但要注意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異性,保持自身睡眠規律即可。

家長們可根據自家孩子的不同年齡,保證他們有充足睡眠,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刊載的建議睡眠時間如下,供家長參考:

新生兒(0~3個月):14~17小時

嬰兒(4~12個月):12~16小時

幼兒(1~2歲):11~14小時

學齡前兒童(3~5歲):10~13小時

學齡兒童(6~12歲):9~12小時

青少年(13~18歲):8~10小時

【內容預告】

2020年2月20日——2020年3月2日,是我們的“復工不慌張 安心動”系列專題

你會看到:

1.新冠狀病毒防護措施線路圖

2.保護家人,你需要一平米隔離區

3.疫情過後,我們會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明天的專題預告為:天天戴口罩的人,請收下這份《戴口罩舒服點指南》

辦公室全天戴口罩有沒有很不習慣?臉上有沒有留下壓痕?我們特邀專家為你排憂解難,不要錯過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